高中物理課程內(nèi)容廣、難度大,而且較抽象,邏輯性強,相對于初中物理注重知識的了解和學習,高中物理更注重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應用,注重對學習方法的掌握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很多學生一開始接觸高中物理時,感覺物理突然變得很難,變得難以捉摸。久而久之便對學好物理失去了信心。這樣也使得教師的教學變得越來越困難,如果教師上課時又不注意課堂氣氛的調(diào)節(jié)和學習積極性的調(diào)動,而是平鋪直敘、千篇一律、毫無生氣,那無疑會雪上加霜,使局面更糟。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應該進行反思,而后迅速作出調(diào)整。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確實枯燥乏味,但物理課堂完全可以是活潑生動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高中物理的傳授者,思考如何用深入淺出的方法,用寓教于樂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信心是我多年來一直追求與探索的課題。
物理源于生活,與生活密切相關,如果能把淺顯易懂的生活實例,生動有趣的生活經(jīng)歷,親切熟悉的生活器件以及詼諧幽默的生活故事作為課程資源,適時、適題、適度地引入教學中,溶入課堂內(nèi),一定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從“怕學”逐漸變得“愿學”再到“樂學”,從而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要把生活溶入課堂,要把教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首先要注意從生活中取材。
從生活中取材,可以是家中的瓶瓶罐罐。有些東西只需作一個為演示裝置即可,而有些可以發(fā)動學生自制作為課堂學具,這樣既有助于學生理解概念的確切含義,又可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講《向心力》時,可以用純凈水瓶除去上半截用下半截做“水流星”的演示,也可拿家里的漏斗和乒乓球做“球沿漏斗內(nèi)沿做圓周運動”的實驗,這些都可以從身邊取材,發(fā)動學生自己制作。
從生活中取材,可以是生活中的小故事,比如學習“位移時間圖象”時,用龜兔賽跑的故事作為素材;也可以是新聞事件,比如最近發(fā)生的五百年一遇的日全食現(xiàn)象,討論為何有的地區(qū)看到日全食,而有的地區(qū)看到日偏食。還可以是一首詩、一首歌、一個成語、一個諺語等等,比如:“立竿見影”,“坐地日行八萬里”,“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等等。
生活中處處有課程資源,只要我們平時要仔細揣摩、留心挖掘,就能為我所用,服務于教學。當然,我們也要把這種思想教給學生,讓他們養(yǎng)成細心觀察、認真思考、注重方法、學會學習的好習慣。
激活課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
1.取材生活,巧妙引入課題
好的引入是講好一節(jié)課的基礎,新穎、有趣的引入能調(diào)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能使學生產(chǎn)生愉悅情感、豐富想象、積極思維。尤其對于理論性較強、較抽象的課題,生動的引入尤為重要。比如在講《動量定理》一節(jié)時,我拿一顆雞蛋做了一個表演:先把雞蛋豎直向上拋起用手接住,又拋起一次用碗接住,學生在驚心動魄的觀察和感嘆中根據(jù)看到的結果和老師的提問開始思考并順利進入課題。在講《光的色散》時,我出示“虹”和“霓”的圖片,通過對比從它們的成因切入課題,激發(fā)了學生進一步探索的欲望,順利入題。
2.取材生活、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
在《光的直線傳播》一節(jié)中,為了讓學生真正體會到“人眼有光沿直線傳播的經(jīng)驗”,為了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我讓學生拿出自己的鋼筆,取下筆帽,先閉上雙眼,試著將筆桿插入筆帽中,睜開一只眼睛,同樣做一次,然后睜開雙眼再做一次。一個簡單的小實驗,學生表現(xiàn)出了極大的興趣,課堂氣氛也變得異?;钴S。講《光的衍射》時,我會讓學生安靜下來,聽聽外面汽笛聲的衍射現(xiàn)象,或透過手指縫,讓學生看看日光燈的衍射圖樣,調(diào)節(jié)一下課堂氣氛,緩和一下學生的情緒,給學生營造一個無憂無慮無壓力的課堂氛圍。
3.取材生活,開展自主探究
新課程理念強調(diào)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把課堂交給學生,由學生自主探究得出結論,這是課改的終極理想。比如上《超重與失重》一節(jié)時,安排每一小組帶一便攜測重儀,由他們自主探究超重和失重時物體的受力情況,學生在熱情高漲的氣氛中和激烈的討論中,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總之,生活與教學密不可分,如果能把生活巧妙地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既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激活課堂,又能改變學生對物理的偏見,使學生逐漸喜歡上物理、學好物理,真正從“怕學”變?yōu)椤霸笇W”、“樂學”。如果您相信:物理可以改變生活,也請您相信:生活也可以改變物理。
(作者單位:河南省中牟縣第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