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灘,他是赫赫有名的“斧頭幫”幫主,擁有數(shù)千門徒。他出身貧寒,十分同情勞苦大眾。他具有強烈的愛國激情,常以改造社會為己任。他滿腦子的個人英雄主義、無政府主義和江湖義氣。在混亂的戰(zhàn)爭年代里,為了尋求出路,為了朋友義氣,他不惜用暴力和暗殺手段去對抗政府和權(quán)貴。他就是充滿傳奇色彩的“暗殺大王”——王亞樵。民國歷史上的蔣介石廬山遇刺案、汪精衛(wèi)國會遇刺案、宋子文槍案、日本駐華最高司令官白川大將被刺案等等,都和王亞樵有關(guān)。
“砍”出一片天
1887年9月,王亞樵出生在安徽合肥的一個普通家庭。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后,年輕氣盛的王亞樵在安徽都督、同盟會員柏文蔚的勉勵下,雄心勃勃地在鄉(xiāng)間組織地方武裝,后又加入“中國社會黨”,在上海接觸到“無政府主義”研究小組,并和其中的幾名激進分子組織了“安那其學(xué)會暗殺小組”。他還隨柏文蔚加入了“中華革命黨”(孫中山為推翻袁世凱專制獨裁統(tǒng)治、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國在日本成立的資產(chǎn)階級政黨),參加“二次討袁”運動……
種種嘗試失敗后,王亞樵逃亡到上海灘。在柏文蔚的支持下,他接管了上海“安徽同鄉(xiāng)會館”,生活才算安定下來。這段時間,王亞樵接觸到了上海勞工,深深體會到他們的辛酸,決定成立“安徽旅滬勞工會”。他組織了“斧頭幫”,買來100多把鋒利的斧頭分發(fā)給幫會成員,為飽受欺壓盤剝的勞工撐腰出氣。哪個勞工被資本家或地痞流氓欺負了,他的“斧頭幫”就一擁而上,擺出一副拼命的架勢,或砍或殺,異常兇猛。他們高喊“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很多資本家都避而遠之,連上海青幫大亨黃金榮、杜月笙也懼其幾分。
王亞樵的“斧頭幫”在上?!翱场背隽艘黄斓?,勞工會會員達十幾萬。拜在他門下的弟子也越來越多,門徒最多時有數(shù)千人,他也因此一躍成為“上海勞工總會”領(lǐng)袖。
1923年11月,王亞樵受皖系軍閥盧永祥之子盧小川之托,暗殺了盤踞在上海的直系軍閥淞滬警察廳廳長徐國梁,受到盧永祥的賞識。盧永祥除了贈予他重金外,還委任他為浙江別縱隊司令,把湖州地區(qū)劃給他做據(jù)點。
王亞樵把“上海勞工總會”丟給幾名手下管理就到湖州上任了,他在此大規(guī)模招兵買馬,練兵備戰(zhàn)。后來成為國民黨軍統(tǒng)特務(wù)頭子的戴笠,當時在浙江江山縣任保安鄉(xiāng)自衛(wèi)團團總,被王亞樵招進別縱隊,任命為縱隊長。后來成為“西北王”的胡宗南,以及后來投奔馮玉祥的方振武、余亞農(nóng)等人也都加入了別縱隊,成為縱隊長。他們與王亞樵交往甚密,先后結(jié)拜成為把兄弟。
被蔣介石看中
1925年,盧永祥兵敗,通電下野,王亞樵部也作鳥獸散。戴笠、胡宗南等人各自回鄉(xiāng),不久報考了黃埔軍校。王亞樵則返回上海。當時他們誰也沒想到,幾個拜把兄弟日后竟成了不共戴天的生死對頭。
王亞樵在上海重操舊業(yè),繼續(xù)干起了“得人錢財,與人消災(zāi)”的行當。1928年,他暗殺了跟柏文蔚作對的國民黨全國建設(shè)委員會會長兼安徽省建設(shè)廳廳長張秋白。1930年,他受李鴻章之孫李國杰(當時任上海輪船招商局董事長)指使,率人暗殺了上海輪船招商局總經(jīng)理趙鐵橋。李國杰給王亞樵的暗殺酬金是一艘大輪船,可這艘船他早已言明要送給上海灘的黑幫老大張嘯林,這導(dǎo)致了王、張二人后來的爭執(zhí)。王亞樵有一種天不怕、地不怕的膽識,深得柏文蔚等國民黨內(nèi)部西南派人士的賞識,因此受邀加入西南派在上海成立的秘密反蔣組織。
1932年,第一次淞滬會戰(zhàn)后,日軍駐上海指揮官白川大將準備于4月29日在上海日租界的虹口公園,為日本天皇誕辰舉行“慶功會”。中國老百姓十分氣憤,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總指揮陳銘樞更是氣得拍桌子大罵。他親自跑到上海,讓王亞樵破壞日軍的“慶功會”。駐上海日軍規(guī)定,大會只準日本人和朝鮮人參加,中國人不得入內(nèi)。王亞樵無法下手,便聯(lián)絡(luò)了原“安那其學(xué)會”成員、流亡上海的朝鮮獨立黨人安昌浩等3人,請他們實施暗殺任務(wù)。
4月29日,安昌浩等人把定時炸彈裝在暖水瓶里帶入會場,放在講臺桌下,然后迅速離去。兩分鐘后,炸彈爆炸,白川重傷后送往醫(yī)院不治身亡,日本駐華公使重光葵被炸飛了一條腿,其他十幾名日本文武官員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傷。
喜訊傳出,大快人心,南京國民政府官員也深受鼓舞。蔣介石對此事極為關(guān)注,立即派剛剛擔任特務(wù)處處長的戴笠去了解內(nèi)情。戴笠很快了解到此事系王亞樵所為。蔣介石認為王亞樵干了政府官員不能干的事,對他刮目相看。
蔣介石急于想把王亞樵控制在自己手中,先后派戴笠、胡宗南等人去拉攏、收買。王亞樵擔心自己過去暗殺蔣(介石)、宋(子文)之事被查明,就斷然拒絕了。蔣介石、戴笠認為王亞樵不識抬舉,非常氣憤。不久,王亞樵的幾個門徒被捕,供出了王策劃暗殺蔣、宋未果之事。蔣介石怒不可遏,立即命令戴笠緝拿王亞樵。王亞樵在家人和門徒的掩護下,化裝成搬運工,搭乘開往香港的貨輪,逃脫了戴笠的追捕。
刺殺汪精衛(wèi)
1935年,王亞樵和部分門徒云集香港,在國民黨元老胡漢民等人的支持下,繼續(xù)醞釀暗殺蔣介石和汪精衛(wèi)等國民政府首腦的計劃。為了準確掌握蔣介石等政府首腦的行蹤,王亞樵在南京設(shè)立了“晨光通訊社”,派得力助手華克之負責,帶領(lǐng)孫鳳鳴、張玉華等人前往南京,偽裝成記者,設(shè)法獲取有用情報。
1935年10月,王亞樵通過自己的情報網(wǎng),得知國民黨將于11月1日在南京中央黨部禮堂召開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認為這是刺殺蔣介石、汪精衛(wèi)的大好時機。孫鳳鳴主動要求承擔此次刺殺任務(wù)。華克之讓張玉華以“晨光通訊社”的名義去申請六中全會的記者出入證,他自己則負責善后工作。
11月1日,孫鳳鳴以記者身份進入中央黨部大院,只見汪精衛(wèi)率中央委員們在禮堂門口合影留念,卻不見刺殺的主要對象——蔣介石。
原來,中央委員們開完會走出禮堂,準備合影留念時,蔣介石見記者蜂擁而上,不悅地退回禮堂。汪精衛(wèi)返回禮堂催請,蔣介石謊稱身體不適,汪只好返回,率中委們合影。
雖然蔣介石沒有露面,孫鳳鳴還是不想錯過這次絕好的暗殺機會。待中委們合影完畢準備散去時,他毫不猶豫地抽出藏在攝影箱里的手槍向汪精衛(wèi)射擊。汪精衛(wèi)連中三槍倒地,孫鳳鳴也被衛(wèi)士開槍擊斃。事發(fā)后,蔣介石非常氣憤,把戴笠叫去大罵了一頓,命他3天內(nèi)查出線索。戴笠?guī)捉?jīng)周折,終于抓到了張玉華。在特務(wù)們的嚴刑拷打下,張玉華供出了王亞樵、華克之等人,并說出此次的刺殺對象還包括蔣介石。蔣介石氣急敗壞,命戴笠迅速緝拿王亞樵。
王亞樵初到香港時,胡漢民曾請香港總督關(guān)照他,說他是反蔣人士,不是刑事犯。所以“刺汪案”發(fā)生后,大批國民黨特務(wù)涌到香港,都未能找到王亞樵的行蹤。情急之下,戴笠親自帶人赴港。因為走得匆忙,戴笠隨身攜帶的兩支手槍沒有辦理入港攜帶證,一下飛機就被香港警務(wù)處拘留了,直到南京國民政府送來公文,才將他釋放。
戴笠受此侮辱,羞憤交加,發(fā)誓要干掉王亞樵。這時,一個叫陳亦川的特務(wù)向戴笠獻計,表示愿意打進王亞樵集團,或擒或殺王亞樵。經(jīng)戴笠同意后,陳亦川隱去特務(wù)身份,混到王亞樵身邊,成為他的門徒。陳亦川打聽到王亞樵妻子的胞弟在香港開了個“茂源綢布莊”,便常?;搜b到綢布莊附近轉(zhuǎn)悠。一天,王亞樵等人去綢布莊閣樓上開會,陳亦川立即報告香港警察局,謊稱一伙匪徒在綢布莊聚會,要求協(xié)助拘捕。當警察沖進綢布莊時,王亞樵聽見樓下掌柜的叫喊聲,立即飛身越窗跳到閣樓外面的房頂上逃脫。警察破門而入,將王亞樵的親信余立奎等人逮捕。
戴笠得知消息后,立即趕往香港,指控余立奎等人是上海“斧頭幫”的人,專門做暗殺綁票勾當,要求以刑事罪引渡。當時中英雙方正在宣傳“中英友善”,英國政府電令香港總督將余立奎引渡給中方,并協(xié)助逮捕、引渡王亞樵。無奈之下,王亞樵只好帶領(lǐng)部分親信前往西南派人士李濟深的老家——廣西梧州。
余立奎被捕后,他的夫人余婉君常去探監(jiān)。陳亦川暗地里跟蹤她,還給她送禮、送錢,企圖打聽王亞樵的去處。余婉君一直很尊重王亞樵,怎么都不肯說出王的下落。這時,遠在南京的戴笠設(shè)計了一出“戲”,讓特務(wù)混進監(jiān)獄,與余立奎關(guān)在一起,故意造謠說余婉君和王亞樵有染。
余立奎聽信了特務(wù)的謠言,十分生氣。一次,余婉君去探監(jiān),余立奎一見她就破口大罵,還給了她一記耳光,把她踢了出去。余婉君委屈地伏地大哭,躲在暗處的陳亦川立即上前相勸。另一名特務(wù)也出來裝好人,說:“余先生對你有誤會。他聽人說,你在外面與王亞樵關(guān)系曖昧,所以很生氣!”一個獄警上前勸說余婉君:“你看,你要是說出王亞樵的地址,抓住他,你丈夫就沒事了,不就證明你的清白了嗎?”余婉君知道特務(wù)們是想套出她的口供,連連搖頭說不知道王亞樵的地址。陳亦川陪余婉君從監(jiān)獄回到家后,又一再勸她,說:“蔣介石是愛惜人才的,絕不會殺王亞樵。抓到他后,開導(dǎo)開導(dǎo)他,日后還會重用他。”
頭腦簡單的余婉君信以為真,便說出了王亞樵在梧州。陳亦川立即和十幾個特務(wù),帶著余婉君趕到梧州。
余婉君通過李濟深找到了王亞樵。她抱著孩子向王亞樵哭訴道:“立奎被判了死刑。我們母子在香港活不下去了,望您容我們母子住在這里,也好有個依靠。”
王亞樵見狀,立即答應(yīng),并派人給余婉君母子租了房子。余婉君說,過幾天,她打算派傭人張媽去南京看望丈夫。王亞樵說:“到時我寫個條子,讓張媽設(shè)法轉(zhuǎn)交給立奎?!?/p>
1936年10月20日晚,李濟深宴請王亞樵。余婉君找到李家對王亞樵說:“張媽明天就去南京。”
晚宴結(jié)束后,王亞樵離開李家,走到半路上,突然想起要讓余婉君帶字條,便轉(zhuǎn)頭去了余家。不料剛一進門,躲在門后的國民黨特務(wù)便往他臉上撒了把石灰,然后一擁而上,想活捉王亞樵。
可王亞樵絕非等閑之輩,雖然眼睛被迷住了,但他臂力過人,揮舞著手腳與特務(wù)展開搏斗。特務(wù)見不是他的對手,慌忙掏槍,當場擊斃了王亞樵。這位名震一時的“暗殺大王”,就這樣死在了軍統(tǒng)特務(wù)的槍口下,終年49歲。
(壓題圖:“暗殺大王”王亞樵)(責編 王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