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位于湘西武岡古城的水西門,沿著一條叫新陵街的小街前行不遠(yuǎn),就可看見街道旁的欄桿下有一口長方形的井,清冽的井水從井沿一側(cè)的缺口溢出。沿著欄桿側(cè)邊的石階來到井旁,只見水面上泛起淺淺的漣漪,井水清澈如瓊漿玉液。井的另一側(cè)是一座龍王廟。當(dāng)?shù)乩习傩找恢眻孕?,有水就有龍王,二者是相依相存的。龍王廟走廊邊沿的條石上,鐫刻著3個遒勁的大字:武陵井。
武陵井是湖南28口古井之一,與洞庭湖君山柳毅井、長沙白沙井齊名。也是舊時“都梁十景”(武岡舊稱都梁)之一,名曰“武陵春色”。武陵井用青石板砌成,呈長方形,長約7尺,寬3尺余。井有七八尺深,站在井邊可見井底絲草飄曳,可見井水之清澈。武陵井水非常豐盈,一年四季源源不斷地從缺口溢出,冬暖夏涼,略帶點甜味。
武陵井最初是口無名井。一天早晨,有人來挑水,看見幾瓣桃花浮在水面上,以為是從井眼里流出來的,便當(dāng)做特大新聞叫附近居民來看。眾人看了,一致認(rèn)為桃花的確是從井水里流出來的。于是,人們充分發(fā)揮想象力,追溯井水的源頭。井眼里流出桃花,便認(rèn)定其源頭是個有桃花的地方。說到這里,一名飽學(xué)之士腦海里突然電光火石般閃過一個念頭,隨即說道:“井水的源頭在桃花源?!睘榱俗尨迕裣嘈?,他還搖頭晃腦、抑揚頓挫地吟誦了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吟誦完畢又接著說:“那桃源仙境就在武陵,我們的井水既然是從那里流出來的,就是仙水了,這口井就叫武陵井吧!”眾人紛紛叫好,后來官方也認(rèn)可了這個名字。無論是官宦還是平民,但凡讀過陶淵明《桃花源記》的,誰不喜歡那令人神往的境界?不久,人們又在井的周圍種植桃樹,春天桃花盛開,夭夭灼灼,如霞似錦,風(fēng)吹過,桃花飄落,井里自然又有桃花“流出”了。
武陵井的傳說就這樣流傳開來,前來觀賞和特地來飲井水的人也漸漸多起來。唐代詩人王昌齡游覽武岡時,曾寫下一首膾炙人口的《武陵春色》詩:“紅綻夭桃綴小春,清深甘井艷浮新。東風(fēng)閱盡嬌花面,不見漁人更問津?!?/p>
沿著王昌齡的足跡,又有很多文人墨客前來武陵井游玩,留下了許多美好詩篇。宋代詩人陳與義曾在武岡搭了一間茅草房,一住就是10多年,留下了一首《武陵春色》被選入武岡地方志,詩曰:“當(dāng)日仙源路已迷,武陵何事又名題。料想洞口春常在,流水桃花過此溪?!?/p>
武陵井經(jīng)過歷代文人騷客的渲染后,名氣更大了。加上有一年,城外的資江漲“端午水”,城內(nèi)武陵井水也漲得很猛,有人來井邊洗菜時看見井里有一漂浮物,撈起來一看,竟是一塊斷槳。井里怎么會流出船槳來呢?那人再仔細(xì)一看,槳上居然寫著“峨眉山”?!八拇ǘ朊忌降拇瑯鞯轿覀兙飦砹耍 蹦侨梭@呼,這個爆炸性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全城,人們推斷,武陵井井水的源頭有兩支,另一支就在四川峨眉山,那里的人賽龍舟折斷了槳,順著一條通道流到了武陵井。武岡人對此深信不疑,并引以為榮:峨眉山也是仙境,武陵井的井水當(dāng)然是仙水了!難怪它那么香甜!
漸漸地,人們都想沾一沾武陵井的仙氣,紛紛在井的周圍建了房屋,形成街道。人們用井水做飯、做豆腐、做米粉、蒸酒、熬糖……做出來的東西比別處的都好吃。尤其是夏天,人們勞作回來到井里舀一勺水灌下去,清涼透頂,一天的疲乏瞬間消失,那是何等愜意??!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美好的東西自然逃脫不了被統(tǒng)治階級占有的命運。到了明初,朱元璋的第十八子朱楩被封為珉王,來到湖南武岡。當(dāng)時正值盛夏,他剛下馬車休息,就有人給他捧來一盞涼水,他喝下后連說:“好水!好水!”朱楩得知好水來自武陵井后,在王府選址時挑中了離武陵井不遠(yuǎn)的一片山坡。武陵井的井水由此被“御用”。偌大的王府,每天要用不少水,王府里挑水的奴仆成群結(jié)隊地到井里挑水,把從王府到井邊的石級路淋得濕漉漉的,路兩邊的花草因水的滋潤更加翠嫩鮮艷;王府里的宮女們挑著后妃和王子王孫的衣裙,娉娉裊裊地來到井邊洗滌,捶衣聲此起彼伏。王府里的人還發(fā)現(xiàn)用井水泡的茶,有一種特殊的香味,夏天用井水冰的水果,也更加爽口。朱家的王子王孫們把武陵井介紹給各地賓客,人們自然要去看井,品嘗井水,并吟詩作賦。
明末清初,桂王朱由榔遷來武岡,給他解渴的也是武陵井水。朱由榔同樣喜歡上了它,可惜他在武岡建立“永歷皇朝”后沒幾個月就被迫出走,臨行前仍十分留戀此井水,特地命令隨行者帶了一罐。
清朝、民國時期的武岡衙門都“陳陳相因”,設(shè)在離武陵井不遠(yuǎn)的那片坡地上。耐人尋味的是,舊時的青樓翠館,也都設(shè)在武陵井附近的街上。新中國成立后,武岡縣政府也建在那片坡地上。直到20世紀(jì)80年代,從縣政府通向武陵井的抽水鐵管,還像龍一樣匍匐在山坡上?,F(xiàn)在武岡城雖然通了自來水,武陵井周圍居民還是會去井里挑水、洗菜、洗衣。那砌在山坡上、一頭連著井街一頭連著舊時珉王府的百余級石階,早已被踩得溜光。
這樣一口仙井從古流到今,不能不說是大自然給武岡人的一種恩賜。
(責(zé)編 王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