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毛澤東兩助姚雪垠

        2011-01-01 00:00:00王維玲
        美文 2011年1期


          王維玲 1932年生,1950年至1994年供職于中國青年出版社,歷任宣傳科副科長,文學編輯室編輯、主任,中青社編委、副總編輯。1980年任《青年文學》主編,1987年任《中華兒女》主編。1987年評為編審;1994年起享受國務(wù)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1975年至1981年擔任《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卷責任編輯。著有《話說<紅巖>》《歲月傳真》等百萬余字評論文章和紀實文學。
          
           但在當時還不是作家想寫什么就能寫什么,而是組織上安排要你寫什么,你才能寫什么。尤其是像姚雪垠這樣從舊社會走過來的作家,想寫歷史小說,談何容易!所以姚老只能在寫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作品以外,抽暇作一些《李自成》的創(chuàng)作筆記(包括小說中人物的性格把握和塑造、細節(jié)的選擇和運用、情節(jié)的展開和描寫、結(jié)構(gòu)的組織和安排,等等),以免日后創(chuàng)作時遺忘。到了1957年10月動筆之前,這樣的筆記他已經(jīng)記下了三十多萬字。
          到了“文化大革命”開始時,這些人便集到一起,重又刮起對《李自成》大批判的黑風,他們先是貼大字報、小字報,接著便在群眾大會上聲討《李自成》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大毒草”,控訴武漢市委在兩三年前不同意發(fā)表批判《李自成》的文章是保護姚雪垠這面“黑旗”,聲言要打倒姚雪垠這個“牛鬼蛇神”“摘帽右派”,要拔掉《李自成》這面“黑旗”,當時黑云滾滾,形勢嚇人,姚雪垠和他的《李自成》面臨著滅頂之災。
           7月中旬毛主席主持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看到王任重同志列席會議(王當時是中南局第二書記、湖北省委第一書記),毛主席將他叫到身邊,對他說:“你告訴武漢市委,對姚雪垠要加以保護。他寫的《李自成》,寫得不錯,讓他繼續(xù)寫下去?!钡诙?,王任重即打電話向武漢市委第一書記宋侃夫傳達“最高指示”。武漢市委立即向進駐文化系統(tǒng)的工作隊作了特別指示,保護姚雪垠和《李自成》不受沖擊。
          
          第一卷瓜熟蒂落
          
           1975年我參加《李自成》第二卷的編輯工作后,和姚雪垠的接觸逐漸多了起來,我對他寫《李自成》的動念和他在創(chuàng)作中遵循的一些原則,有了較具體的了解。我問過姚老:“為什么《李自成》第一卷的草稿,僅僅用了十個月的時間就寫出來了?”姚老閃著一雙明亮有神的眼睛,緩緩地說:“我因為對歷史一向感興趣,讀書的范圍很廣,1933年在開封時,就閱讀了明清之際開封人寫的《守汴日志》和《大梁守城記》,留下了深刻印象。1941年又接觸到一些晚明時期的歷史資料,引起了濃厚的興趣。當時我想,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單以漢民族來說,從秦朝末年以來,大大小小農(nóng)民戰(zhàn)爭不勝枚舉。在中國的新文學中應(yīng)該有一部寫歷史上農(nóng)民戰(zhàn)爭的小說,而李自成領(lǐng)導的農(nóng)民大起義就是很好的小說題材,這是我萌生寫《李自成》最早的動念?!币线€談到:歷史小說在中國源遠流長,深受群眾喜愛。早在宋朝時,就有專門說三國故事的。南宋以后,陸續(xù)出現(xiàn)了許多演義體的歷史小說,最著名的有《三國演義》《東周列國志》《隋唐演義》《說岳全傳》等等,寫農(nóng)民戰(zhàn)爭的小說,有《水滸傳》。姚老覺得,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后,還是這些舊的演義體歷史小說,新文學沒有占領(lǐng)這個陣地,應(yīng)該有人作個嘗試,給讀者寫一部新的歷史小說。這種小說應(yīng)該是不落舊演義小說陳套的新小說。姚老說,這是促使我寫《李自成》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雖然姚雪垠從1941年就有了寫《李自成》的念頭,但一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前,也沒有實現(xiàn),主要是生活沒有保障。當時姚老主要靠教書和寫作的收入養(yǎng)家糊口,微薄的收入,不要說當時沒有條件收集資料、研究歷史,就是維持一家人的溫飽也有很大困難。姚老說:“吃飯是第一件大事,研究歷史,收集資料,只好就擱置起來了?!边€有一個原因,就是寫《李自成》這樣的小說,必須先把晚明許多復雜的重大歷史問題研究透徹,特別是李自成失敗的原因。但解放前的八九年里,姚老對有些問題還不很清楚,所以那時還不能動筆。但姚老也做了許多準備。1948年他寫的歷史論文《明代的錦衣衛(wèi)》發(fā)表在上海進步學術(shù)刊物《建設(shè)》上,以后他又寫了一篇幾萬字的長文《明代的特務(wù)政治》。姚老寫這兩篇文章,就是為了弄清楚明代皇帝統(tǒng)治臣民的特務(wù)工具東廠和錦衣衛(wèi)的內(nèi)情,為他日后研究崇禎皇帝的悲劇和他的性格形成尋找歷史根據(jù)。當時姚老曾將他掌握和研究的史料進行整理后,寫了一篇幾萬字,題名《崇禎皇帝傳》的著作,在《幸?!冯s志上連載了三期。這些都為日后他寫《李自成》和塑造崇禎皇帝提供了充足的準備和歷史的依據(jù)。
           但在當時還不是作家想寫什么就能寫什么,而是組織上安排要你寫什么,你才能寫什么。尤其是像姚雪垠這樣從舊社會過來的作家,想寫歷史小說,談何容易!所以姚老只能在寫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作品以外,抽暇作一些《李自成》的創(chuàng)作筆記(包括小說中人物的性格把握和塑造、細節(jié)的選擇和運用、情節(jié)的展開和描寫、結(jié)構(gòu)的組織和安排,等等),以免日后創(chuàng)作時遺忘。到了1957年10月動筆之前,這樣的筆記他已經(jīng)記下了三十多萬字。所以姚雪垠說:“與許多有成就的作家相比,我自愧不如;但把我具有的條件綜合起來,就產(chǎn)生了我獨有的絕對優(yōu)勢和不同效果,這就是寫歷史小說。同時,我醞釀和準備的時間長,若從1941年算起,到1957年動筆,已經(jīng)準備了十六年。由于天長日久,我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知識,特別是明清之際的許多歷史現(xiàn)象,我沒有停留在歷史故事表面的理解上,而是更深地探索了一些歷史規(guī)律,形成我寫《李自成》的基礎(chǔ)。如果我沒有較多歷史知識,沒有掌握明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的豐富資料,臨時閱讀一些明清的資料,就是想寫《李自成》,也不具備寫作的條件和創(chuàng)作基礎(chǔ)。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是專業(yè)寫小說的,習慣于小說的構(gòu)思。一接觸到歷史生活,便很容易在心中出現(xiàn)小說的輪廓。豐富的生活積累和寫作經(jīng)驗,再加上嫻熟的寫作技巧,使姚雪垠一動筆寫《李自成》就產(chǎn)生了強烈的創(chuàng)作沖動和創(chuàng)作激情,充滿了自信心,這是他能夠?qū)懞谩独钭猿伞芬粫闹匾売伞_@也是姚雪垠為什么在1957年10月開始寫作,僅用了十個月時間,就寫出了《李自成》第一卷草稿的原因,因為《李自成》的寫作,確實到了瓜熟蒂落的時候了。
          
          《李自成》落戶中青社
          
           1961年10月中國青年出版社社會科學編輯室的邵益文到武漢約稿,他聽說姚雪垠正在寫史學方面的稿子,便到漢口璇宮飯店找姚雪垠,見面后,才知道姚雪垠寫的不是學術(shù)著作,而是歷史小說《李自成》。他將這個情況報告給社里。文學編輯室的江曉天得知后,立即以編輯室的名義給姚雪垠寫信,希望交中青社出版。姚老回信告訴中青社,《李自成》第一卷稿已寄到中國作協(xié)去了,希望他們組織一兩位明史專家看看稿子,聽聽反映,以便最后修改定稿。收到姚雪垠的這封信后,江曉天立即和編輯室主任闕道隆研究,決定要把《李自成》的出版權(quán)拿到手,這樣又由江曉天執(zhí)筆給姚老寫了一封熱情洋溢的信,真摯地表達了中青社希望出版《李自成》的心愿。這封信讓姚雪垠受到了感動,他在給中青社的回信中寫道:
          
           第一卷還得修改一次方能拿出來,但不是大動手術(shù)……如果北京的同志看過后和我的估計大致差不多,那么第一卷明年春天可以改成,秋天可以出版。為著不辜負你們的熱情,我同意:如果這部稿子將來有問世價值,交你們出版。但是,為著咱們把這件事作為共同事業(yè),我也希望你們在完成這件工作上給我必要的幫助。怎樣給我些具體幫助,以后慢慢研究。
          
           第一部稿子在作協(xié)總會。既然我同意你們出版,把完成《李自成》作為咱們的共同事業(yè),我希望你們同作協(xié)辦公室聯(lián)系一下,一面由領(lǐng)導機關(guān)請人看稿,一面你們也抽出一位同志花費幾天時間把稿子看看。這樣做,一則是想聽聽你們的寶貴意見,二則是好讓你們了解這部稿子的面貌,以便在具體工作上給我?guī)椭?br/>  
           江曉天看過姚雪垠的來信后,立即把約稿合同給姚雪垠寄去;同時,他與中國作協(xié)聯(lián)系,在1962年1月將《李自成》第一卷稿拿到手,立即進入審讀。審讀后他認為這是一部出色的好作品,由此更加堅定了中青社出版《李自成》的信心。接著社里決定派江曉天到武漢直接和姚雪垠交換意見,爭取下半年出版《李自成》第一卷。當時姚老正在漢口飯店開會,他們長談了兩個上午,頭一個上午江曉天談對書稿的評價、看法和進一步修改的建議;第二個上午姚老談他聽了江的意見后的考慮和想法。二十年后,姚老在寫《學習追求五十年》回憶錄時,對他們之間的這次交談是這么評價的:
          
           老江對第一卷稿子所提意見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明末地主階級對農(nóng)民的剝削以及土地集中情況都太少,須要大大加強。我十分同意他的意見,說我自己也明白第一卷存在的這個問題,但是進行修改時恐怕也不好補救,只好在第二卷加強筆墨。
           這次見面使我感動的是江曉天同志的那種為發(fā)展黨的文學事業(yè)而懷抱的滿腔熱情和真誠。雖然這種對黨的事業(yè)的熱情和真誠是團中央在十年浩劫以前的一貫精神,也是中國青年出版社的共同作風,但是在江曉天對待出版《李自成》這部小說的具體問題上,表現(xiàn)得最為突出。
          
           姚雪垠于1962年4、5、6、7月間分批將《李自成》第一卷的修改稿寄到中國青年出版社,闕道隆和江曉天看過后,認為是一部難得的好作品,基本上已經(jīng)定型,于是分兩批發(fā)排,經(jīng)過三校,于7月下旬排出了征求意見本,分別寄給湖北省和武漢市有關(guān)部門和有關(guān)人士征求意見。在北京,中青社送給了吳晗、阿英、李文治三位學者。
           姚雪垠看到征求意見本時,心情是十分愉快的,這反映在1962年7月29日他寫給出版社的信里:“我下決心,這第一卷不改得像個樣子不拿出來,萬一今年耽擱了,明年出書也不遲。第一步走得踏實,往后就好走。”同時表示:“北京的幾位同志把稿子看完時,請通知我,我親自去聽聽意見。”說是這么說,但姚老也怕大改,心情是矛盾的,這在他8月17日給出版社的信中表露出來:“據(jù)我看,稿子到現(xiàn)在只可修修補補,不能大改。可能有人提出大改,作家也有自己見地,不能東倒吃豬頭,西倒吃羊頭。至于逐步使它提高、完美,那是長期問題,不經(jīng)過幾版之后,很難一切做得好。最使我感困難的是李自成的出場問題。你們提李的出場不及張獻忠的出場有聲色,確實如此。在武漢也有人對我提過。但我感到了,卻一時無力扭轉(zhuǎn)。要改,就得創(chuàng)造新的場面和細節(jié),影響到前邊的既成結(jié)構(gòu)?,F(xiàn)在我主張暫不改。古典小說中對主要人物的出場也有不同的寫法,有的人物一出場就十分突出,有的人物出場時比較不十分突出,他們的性格是逐步揭開的。但現(xiàn)在還不完全肯定怎么辦。如有的同志在看過樣本(指征求意見本——筆者注)后,提出一個改的辦法,即令這辦法僅是一個有用的暗示,解開我腦中的疙瘩,新的改法也就容易出現(xiàn)。”姚老嘴上說不改,但也不甘心,心中一直在鉆研、在思考,在看完征求意見本后,新的修改方案果然在胸中形成了。僅僅一個月,他就變得十分自信,滿懷信心了。他在9月14日給出版社的信里寫道:“重讀之后,小說的毛病已經(jīng)清楚。除你們指出的毛病外,還有一個毛病在下半本。我現(xiàn)在暫不談,免得影響你們的思路。改起來也容易,改過后可以使小說比較完整,而后半本的氣氛和分量也就不同了?!?br/>  
          姚雪垠進京訪名家
          
           姚雪垠于1962年10月來到北京,住在中國青年出版社院內(nèi)的客房里,受到熱情的款待。他在京的這段時間,由江曉天陪同他拜訪了阿英、李文治和吳晗。
           阿英除了對一卷稿說了一些肯定的話以外,提了三點意見。
           晚明史學家李文治充分肯定這部小說的結(jié)構(gòu)取材、詳略取舍都很合適。
           在姚、江拜訪吳晗之前,吳晗已經(jīng)兩次約江曉天面談,他對《李自成》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他對江曉天說,《李自成》第一卷,在人物塑造上,“真實、合理,寫得很好,完全符合歷史實際”?!罢Z言上,寫景、抒情都很生動,讀來引人入勝,放不下手。我是三天一氣讀完的”。吳晗對《李自成》第一卷征求意見本,看得十分仔細認真,他用紅筆改正了一卷稿中的錯字,補了漏字,對用詞不當?shù)牡胤?,畫上紅線,加了眉批。他發(fā)現(xiàn)有些地方,在用作者身份敘述的文字中,仍不自覺地使用“滿清”一詞,他指出:“對明清關(guān)系,漢滿關(guān)系,不能寫成國與國之間的關(guān)系。寫滿入侵,明抗清,都不對。只能作為國內(nèi)兄弟民族之間的關(guān)系,作為內(nèi)部矛盾處理,因此有的提法要修改?!币ρ┷笤诎菰L吳晗之前,江曉天已把吳晗的這些看法和意見告訴了他,所以姚對吳晗充滿了感激之情。在吳晗家中,他們談了一陣之后,吳晗便邀請姚、江一起去北京飯店吃飯。在一個單間餐廳里,他們縱談歷史、歷史小說和有關(guān)《李自成》寫作中的一些重要問題。吳晗想知道《李自成》全書的寫作計劃。姚雪垠把第二卷直到第五卷的尾聲、重要的情節(jié)、重要的人物命運以及每一卷所要表現(xiàn)的中心,都不厭其詳?shù)卣劻顺鰜?。當時有人勸姚老不要寫五卷,不要把計劃搞得那么大。吳晗聽了全書的具體內(nèi)容后,覺得每一卷的情節(jié)直到尾聲,還是動人的,毫不松懈,贊成姚寫五卷。此外,他們還對歷史小說的語言問題,中國古典傳統(tǒng)小說的手法和西洋小說手法的運用問題,作了深入的交談。姚當時認為吳晗是明史權(quán)威,完全是懷著一種求教的心理,他對吳晗說:“我是學習小說的,對史學原是門外漢,也是小學生。這次來北京聽取專家的意見,也就是來拜師的。吳晗同志,你是明史專家,我很希望多聽聽你的意見。我剛才談的那些問題,都很重要,關(guān)系著《李自成》一書的成敗。我對這些問題雖然有自己的看法,但沒有十分把握。這是一部歷史小說,如果寫成了,出版了,史學界不同意或否定了我的意見,或?qū)懳恼屡u糾纏,使我不能集中精力寫完以后的幾卷,到那時損失就大了?!甭牭酱颂帲瑓顷霞悠饋?,他將桌子一拍,說:“你不用擔心,倘若有人從歷史方面批評你,我吳晗站出來替你打筆墨官司?!?br/>   吳、姚這次交談,對《李自成》第一卷稿的修改和以后幾卷的寫作起了促進作用。特別是吳晗對姚雪垠歷史觀的肯定以及他那熱情豪爽的性格和他在史學、文學上的學識水平、修養(yǎng)造詣給姚雪垠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一直到1982年姚老在寫《學習追求五十年》回憶錄時,還深深懷念這位學者、教授、好人吳晗。
           爾后姚雪垠住在中國青年出版社的客房里,埋頭修改《李自成》第一卷,一直到1963年1月才回武漢,整整在京一百天,《李自成》第一卷才正式發(fā)排。
           當時經(jīng)常同姚雪垠談修改意見的是文學編輯室主任闕道隆和責任編輯江曉天,討論中為表述各自想法,說服對方,常常發(fā)生辯論。一次,姚對闕、江說:“不要說我這樣的普通作家,即使將曹雪芹和托爾斯泰找來,我也可以從他們的作品中挑出許多毛病?!标I、江怔了片刻,隨即說道:“假若曹雪芹和托爾斯泰是當代作家,將稿子交給我們,我們也要對他們的稿子提意見。”姚先是一怔,想想有道理,便哈哈大笑起來。
          
           中青社原來計劃年底出書,但在和姚接觸的過程中,闕、江發(fā)現(xiàn)姚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為使《李自成》第一卷一炮打響,編輯部決定推遲出版,讓姚再一次進行充實、修改和潤色。江曉天對姚說:“你不要將有些好的構(gòu)思留到第二卷、第三卷。你要先讓第一卷吃飽,到寫第二卷的時候自然會想出許多新的好情節(jié)來?!?963年春天,清樣排出來了,中青社在給姚寄清樣時,江曉天在信中寫道:“這雖然是清樣,但是你如果覺得需要再修改,請你隨便修改。”姚老又在清樣上大改了一遍,后來許多頁都重排了,雖然費時費工,但保證了第一卷的質(zhì)量。
           《李自成》第一卷的修改定稿,姚老與闕、江這一段合作,是很愉快的。當時他們對第一卷稿增些什么,補些什么,壓些什么,刪些什么,反復交談、反復醞釀,付出了不少心血。尤其是姚老,為了精益求精,每天閉門不出,伏案工作十幾個小時,在藝術(shù)上進一步錘煉,在內(nèi)容上做了充實和豐富,有的章節(jié)做了較大的修改,甚至重寫,如李自成的出場問題,李自成整體形象的創(chuàng)造和他性格的形成、發(fā)展,都有了進一步的豐富和提高,不僅使第一卷稿令人滿意,也為后面的第二卷至第五卷寫作開拓出了一條寬廣而多彩的創(chuàng)作道路。
           當時姚雪垠雖然已經(jīng)“摘帽”,但在政治上依然受歧視,被視為“摘帽右派”。在當時那樣的政治空氣下,中青社不能不出面征求湖北省、武漢市委對出版《李自成》一書的意見。1963年6月12日作協(xié)武漢分會正式來函通知中青社:“省、市委有關(guān)領(lǐng)導商量的結(jié)果:第一,可以出版;第二,印數(shù)控制在十萬冊以內(nèi)(也可以先印五萬,然后根據(jù)讀者需要再印五萬);第三,關(guān)于該書的評論文章要掌握分寸?!边@三條意見,今天看來是很不合適的。但在當時的政治氣候下,已經(jīng)是大開綠燈,很不容易的了。中青社有了這封公函,就多了一個說頭。這里我附帶說一句,就我的看法,當時編輯室對待一卷稿還是很積極的,并未受政治氣候的影響。一是表現(xiàn)在一卷稿的出版上,簽字付印后,不到一個月就出書了。二是在稿費標準的掌握上,當時長篇小說支付標準是千字15元、千字12元、千字10元,編輯室選擇12元,經(jīng)辦公室主任請示社領(lǐng)導后同意按這個標準付酬。第一卷從1963年7月出版到1964年5月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印了193000冊,基本稿酬加上印數(shù)稿酬超過了2萬元。這與中青社當時努力爭取、出版后享有南方《紅旗譜》美譽之稱的長篇小說《太陽從東方升起》千字4元相比,可說是天壤之別了。就是與“文革”后1976年出版的第二卷和1981年出版的第三卷相比,都超過這兩卷第一版的稿費。
          
           “文革”前第二卷稿已基本完成
          
           《李自成》第一卷出版后,姚雪垠的心情是無比舒暢的,幾十年的夙愿開始實現(xiàn),創(chuàng)作的勁頭比過去更大了,到1963 年11 月,《李自成》第二卷已經(jīng)寫出了35 萬字。當時《收獲》雜志向姚老提出連載第二卷的要求。姚老曾一度動過心,想把第二卷部分初稿拿出來連載。但他和出版社研究后,還是放棄了。主要考慮是:第一卷出版后雖未見到評論文章,但讀過的人都持肯定態(tài)度,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二卷應(yīng)保持同樣的感染力,其藝術(shù)水平至少應(yīng)不低于第一卷,力爭高出第一卷。出于這樣考慮,姚老暫且放棄了連載,先埋頭把第二卷全稿寫完,待基本定稿后,再考慮連載的事。到了1964 年,他對第二卷的寫作信心和決心更足了。在4 月6 日給中青社的信中,他寫道:
          
           第二卷因爭取不低于第一卷,甚至某些地方有所突破,所以原稿大部分拋棄,重新構(gòu)思細節(jié),精雕細刻,筆筆不茍,進度很慢?,F(xiàn)在把前邊所寫的大約30萬字仔細推敲,認真修改,俟初步改定,再接著寫后一部分。第一卷寫作是“大轟大嗡”的,速度較快,但章與章,單元與單元之間,往往水平很不齊,后來在北京改的時候很吃力。第二卷吸收了這個經(jīng)驗,采取穩(wěn)步前進的辦法,各單元的水平大致統(tǒng)一,所以看起來似慢,最后算起來,可能是快的?,F(xiàn)在估計,一個夏天中可以全卷脫稿。爭取今年第四季度問世,但也可能來不及。(考慮到征求意見本和再修改,征求意見的范圍較大,以中南局來說,有幾位領(lǐng)導同志對這部書都相當重視,答應(yīng)第二卷在出版前看看。)原則是質(zhì)量第一,但也加速進行?!安磺蠹惫Γ蠊鸦凇?。第一卷出版后,有不少朋友和讀者,也包括中南局的領(lǐng)導同志,希望以后的四卷能夠都保持第一卷的藝術(shù)水平。但是根據(jù)我自己的看法,第二卷有可能有所突破。目前工作,既樂觀而有信心,也謹謹慎慎,一絲不敢大意。
          
           1964 年9月10日他給江曉天的信里,高興地寫道:
          
           第二卷已寫了大約40萬字,正在打印,俟這一部分打印出來,即先寄上,請你們慢慢推敲。余下的部分,希望今年底以前完成。今日需要思想和藝術(shù)水平更高,故稿子不急于拿出,以多推敲修改為上策。
          
           到“文化大革命”開始時,第二卷稿已基本完成。當時姚老怕二卷稿被抄走,悄悄地交給他信得過的兩位年輕朋友藏在武漢作協(xié)宿舍樓房的頂棚上,這是文學界許多人都知道的事實。
          
          關(guān)鍵時刻毛澤東兩助姚雪垠
          
           1963 年《李自成》第一卷出版之后,在北京的讀書界和全國的讀者中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雖然中央一級的報刊上沒有發(fā)表過一篇評論文章,但看過第一卷的評論界的人士,無不交口稱贊。
           此刻姚雪垠的心情是無比舒暢的,他的創(chuàng)作激情倍增,正準備滿懷熱情和信心投入第二卷的寫作和最后沖刺時,可怕的政治漩渦在悄悄地向他襲來。先是有人在武漢市散布《李自成》第一卷有重大的政治錯誤,主要論點是:1. 作者寫李自成有帝王思想和天命觀,是對農(nóng)民起義領(lǐng)袖的歪曲和誣蔑。2. 崇禎皇帝是地主階級的總代表,是《李自成》這部小說中最大的反面人物,作者不是無情地揭露他、批判他,而是充滿了同情,寫他如何辛辛苦苦,勵精圖治,錯誤地歌頌他、美化他。3. 盧象升參加過對農(nóng)民起義軍作戰(zhàn),兩手沾滿了義軍戰(zhàn)士的鮮血,是明朝和崇禎的忠實走狗和劊子手,而作者卻把他寫得很有民族氣節(jié),在抗清中陣亡,成了民族英雄,對他充滿了同情和愛,完全是站在地主階級和封建士大夫的立場上說話。4. 用大量的筆墨從各個方面吹捧舉人牛金星如何如何有學問,實際上是借題發(fā)揮,吹捧姚雪垠自己。繼之便有人寫文章批判《李自成》第一卷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大毒草”。當時武漢市的領(lǐng)導同志因為知道《李自成》不但在北京反響強烈,而且中南局第一書記陶鑄對此書也大為稱贊,所以市委不同意發(fā)表批判《李自成》的文章。到了“文化大革命”開始時,這些人便集到一起,重又刮起對《李自成》大批判的黑風,他們先是貼大字報、小字報,接著便在群眾大會上聲討《李自成》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大毒草”,控訴武漢市委在兩三年前不同意發(fā)表批判《李自成》的文章是保護姚雪垠這面“黑旗”,聲言要打倒姚雪垠這個“牛鬼蛇神”“摘帽右派”,要拔掉《李自成》這面“黑旗”,當時黑云滾滾,形勢嚇人,姚雪垠和他的《李自成》面臨著滅頂之災。就在這嚴重的關(guān)鍵時刻,毛主席向姚雪垠伸出了救援之手,發(fā)出了保護姚雪垠和《李自成》的“最高指示”。這是姚雪垠萬萬想不到的。1963 年秋天,在《李自成》第一卷出版后,他和老伴一起到郵局給毛主席寄去一部,一則是表示他對毛澤東的敬意,二則也是匯報他這個從舊社會走過來的小說家做出的一點成果。除此,他不敢有任何一點奢念。至于毛澤東能不能收到,收到了會不會看,他沒多想,只是樸素地表示一個自30 年代初就跟著黨走的老作家對毛主席的一點心意。沒想到三年后,姚雪垠竟因為此舉而獲得救助。
          
           那是1966 年6 月“文化大革命”剛剛開始,7 月中旬毛主席主持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看到王任重同志列席會議(王當時是中南局第二書記、湖北省委第一書記),毛主席將他叫到身邊,對他說:“你告訴武漢市委,對姚雪垠要加以保護。他寫的《李自成》,寫得不錯,讓他繼續(xù)寫下去。”第二天,王任重即打電話向武漢市委第一書記宋侃夫傳達“最高指示”。武漢市委立即向進駐文化系統(tǒng)的工作隊作了特別指示,保護姚雪垠和《李自成》不受沖擊。正因此姚雪垠未遭到“革命群眾”的野蠻揪斗,逃過了一場皮肉之苦,也因此,《李自成》的原稿以及大量的藏書、筆記和兩萬多張讀書卡片未被查抄,免遭損壞。正如姚老后來所說:“當時我隨時都會被受煽動和欺騙的群眾揪斗游街、打傷、關(guān)押,稿子和藏書會被燒毀,大量的讀書卡片、讀書筆記也會被燒毀……”在那個動亂年代,毛主席的“最高指示”起了關(guān)鍵作用,既保護了姚雪垠,也保護了《李自成》。如果不是這樣,不要說寫《李自成》第二卷以后的寫作夙愿早已煙消云散,化為泡影,付之東流了,就是姚雪垠能否生存下來也是個未知數(shù)!這是“文化大革命”初期發(fā)生在姚雪垠身上意想不到又極不尋常的歷史故事。
           關(guān)于毛主席1966 年這次對姚雪垠和《李自成》的講話,在當時對姚雪垠來說,實在是想也不敢想的,就是想也想不到的!但他從當時自身苦難遭遇的突然變化和后來在勞動中斷斷續(xù)續(xù)聽到的一些傳聞中,知道毛主席說了話。但毛主席說了什么,怎么說的,他一直蒙在鼓中,直到“四人幫”被粉碎后,1977 年春天,他和王任重夫婦在西安相遇,他寫信給王任重,問及此事的具體情況,才從王的回信中,搞清楚事情的頭尾,這中間經(jīng)歷了十一個年頭。
           姚老曾和他的幾位朋友談到:1963 年9月毛澤東曾嚴厲批評文化部應(yīng)改為“帝王將相部,才子佳人部,或者外國死人部”,他這個指示一發(fā)表,在全國就掀起一陣批判的狂潮。而《李自成》第一卷一開始就塑造了崇禎皇帝這個帝王形象,而且為了寫好崇禎皇帝,還在他身邊塑造了后妃、宮女、太監(jiān)、文武大臣等眾多形象,可以說,當時要橫掃的“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在《李自成》里全寫到了。然而毛澤東在讀完《李自成》第一卷上冊之后,不但沒有認為《李自成》是“大毒草”,反而下達“最高指示”,對作者要加以保護,這就說明《李自成》第一卷獲得了毛澤東的肯定。對此姚老講過這樣一段話:“盡管我們對毛澤東的后期思想和行事有許多意見,但是我們至今沒有人不承認他是我國(詩歌的王國)現(xiàn)代的最偉大的詩人,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位多方面的偉大天才。在中共中央領(lǐng)導人中間來說,沒有第二人在文史修養(yǎng)方面能夠同他相比。請恕我說一句實話,《李自成》第一卷能夠獲得他的真心肯定,我認為是我運用我的‘歷史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方法的勝利,也是《李自成》的藝術(shù)魅力征服了偉大的詩人的心靈。倘若《李自成》不是這樣的作品,也許就不會驚動毛主席,有‘最高指示’這一極其特殊的保護措施和歷史事件了?!?
           當時“最高指示”保護了姚雪垠和《李自成》,不再有人敢公開出來攻擊姚雪垠是“牛鬼蛇神”“摘帽右派”,攻擊《李自成》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大毒草”了。暫時的平靜,讓姚雪垠又一次如癡如迷地走進《李自成》的世界,在當時稱為“五七干?!钡沫h(huán)境里,充實修改第二卷。白天他外出放牧,把豬和牛趕到野地里,他自己坐在一旁寫《李自成》,遇上刮風下雨便提著一盞馬燈躲在牛棚里寫。晚上回到集體宿舍,也是爭分奪秒,在夜深人靜以后,他便悄悄地爬起來,點上油燈,用棉被擋住燈光,伏在床上寫《李自成》。累了就停下來,到院子里打上一套太極拳,回來再寫。天天如此,從不間斷,即使每天只寫上三五百字,他也堅持,決不放棄。姚老說:“我這么做,就是為了使自己的文思文筆始終不斷,精神上總有寄托?!睆?966 年“文化大革命”一開始,就有人要打倒《李自成》,對姚雪垠來說,把《李自成》打倒了,也就打倒了姚雪垠;《李自成》寫不成,寫不完,姚雪垠也就完了。雖然當時不再直接批判斗爭姚雪垠了,但仍要他參加陪斗,陪斗中也要低頭、彎腰。姚老說:“腰都彎疼了,也不準你直起來。” 就在他天天陪斗,苦受精神、皮肉折磨的日子里,他想到:“歷史上任何一次曲折,在歷史的長河中雖都是短暫的,但對于老年人來說都會是致命的?!碑敃r姚雪垠56 歲,他清醒地認識到這一點,從此時開始,他便默默地作了安排。白天,他得接受造反派的批判斗爭,晚上,一回到家里他便抓緊休息,常常小憩一會,休息過來,便在燈下讀書,思考《李自成》中的人物和細節(jié),然后記在筆記本上,以防遺忘。當時姚老曾同老伴商量,萬一自己被趕出創(chuàng)作隊伍,只要有一間小屋居住,只要有飯吃,也要下決心寫《李自成》,能寫一卷是一卷,將稿子留下來,就是自己死了,還有子女,由后人獻出來,只要是好作品,總會有出頭之日。
           1972 年,武漢市委為貫徹毛主席的指示,終于結(jié)束了姚雪垠的“五七干?!钡纳?,讓他回到武漢,繼續(xù)寫《李自成》。但在“四人幫”控制的意識形態(tài)的惡劣環(huán)境下,要想專心寫作《李自成》是不可能的。每天總有一些讓姚雪垠意想不到的任務(wù)攤到他的頭上,讓他面對重重的干擾和各種難題,有說不出道不完的苦衷,無法坐下來寫《李自成》,就是當時已經(jīng)寫出的第二卷稿子,也沒有時間進行推敲、修改、潤色。特別是到了1975 年春夏之間,不斷地叫他看劇本,大批大批地送了來。姚老一再申訴:“我已經(jīng)65 歲了,正在寫的《李自成》是一部規(guī)模大、人物多、情節(jié)復雜的小說,一旦停下來,再拿起來就特別吃力。倘不寫下去,或?qū)懖煌辏瑢Σ黄鹈飨?,也對不起全國讀者?!钡珱]有用,誰聽你這一套?!劇本依然是一本接著一本的送了來。到了這年的10 月,姚老實在不能再忍受下去了。在和江曉天通信時,他談了自己的苦衷。江建議他給毛主席寫信,姚也感到現(xiàn)在只有給毛主席寫信訴說自己的苦衷這一條路了。此刻姚決定給毛主席寫信,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背景,這就是當時文藝界的大環(huán)境出現(xiàn)了一時的松動和變化。1975年7月毛澤東就文藝問題講了話,他說:“百花齊放都沒有了”“黨的文藝政策應(yīng)該調(diào)整一下,一年、二年、三年,逐步逐步擴大文藝節(jié)目。缺少詩歌,缺少小說,缺少散文,缺少文藝評論?!睍r任國務(wù)院第一副總理的鄧小平,立即把這一重要講話向他直接領(lǐng)導的國務(wù)院政治研究室傳達了。胡喬木是政研室的主要負責人,立即貫徹這一指示。他將張?zhí)烀?、謝鐵驪、錢江關(guān)于電影《創(chuàng)業(yè)》《海霞》被禁放寫給毛主席的申訴信送給鄧小平,鄧小平立即轉(zhuǎn)呈毛主席。毛主席及時作了開禁的批示。這在當時的文藝界引起了強烈的歡呼和反響,自然也深深地激動著姚雪垠。但他心里也明白,給毛主席寫信是要冒很大風險的,他是30 年代的作家,又是“摘帽右派”,萬一這封信毛主席見不到,就會惹下大禍。他夫人說:“你這么做太冒險!”但姚老經(jīng)過反復考慮,他覺得這不僅僅是他個人寫《李自成》的問題,而是關(guān)系著還要不要老作家寫作這個關(guān)系大多數(shù)人的原則問題,不能只考慮個人冒險不冒險這樣的問題,不走這一步,《李自成》可能被扼殺、被窒息,自己的創(chuàng)作生命也就完結(jié)了。寫信的決心下了,但信怎么發(fā)出,他思前想后,決定先給原來在武漢市委做文教書記、現(xiàn)在中國社科院工作的宋一平寫信,問他可不可以給毛主席寫信,有沒有辦法將信直接轉(zhuǎn)到毛主席手中。宋一平找胡喬木商量,胡喬木在向鄧小平匯報工作時講了這個情況,小平同志說他可以轉(zhuǎn)給毛主席。在胡、鄧的支持下,宋一平給姚雪垠回信,支持他寫信,告訴他有辦法轉(zhuǎn)給毛主席,并告訴他毛主席患了眼疾,要他用毛筆寫信,字要寫得大些。這樣姚雪垠才決定給毛主席寫信,報告《李自成》的寫作狀況及當前所處的困境,請他幫助。這封題為“上毛主席的信”中有這么一段感人的話:
          
          
           這部書共有五卷,估計寫成字數(shù)在250萬至300萬字之間,愈往后反映的社會生活愈廣闊,故事也愈波瀾壯闊……第二卷稿子已經(jīng)寫成將近兩年,約70萬字左右……雖然我寸陰必爭,不論盛暑寒冬,每日凌晨三時左右起床工作,但我已經(jīng)是進入66歲的人了,不能不有任重道遠之感。許多讀者都擔心我會完不成《李自成》的寫作計劃。雖然我打的是較有準備的仗,但我仍需要對有關(guān)的歷史問題和歷史生活繼續(xù)做大量的研究工作,而且將歷史研究的成果化為小說藝術(shù),要花費很多的辛苦勞動。往往為幾句符合人物性格和歷史特點的對話,得反復推敲,才能寫定。至于構(gòu)思一個藝術(shù)細節(jié),安排一個人物的活動,更要苦心經(jīng)營。我從來只靠下苦功夫,不曾靠什么靈感,不曾有過“文思如泉”,下筆千言的時候。倘若在一切方便的條件下,我能夠?qū)P闹轮镜毓ぷ鳎由弦呀?jīng)有了個8萬字的寫作提綱和一、二卷的基礎(chǔ),大概用三年時間可以寫成一卷。由于部頭龐大,書中出場的人物眾多,頭緒穿插復雜,反映的歷史問題和生活問題較廣,五卷陸續(xù)出齊后須再將全書統(tǒng)改一遍方算完成。主席!要在我的老年完成這樣大的寫作計劃,不僅需要我自己加緊刻苦努力,更需要黨的切實領(lǐng)導和具體幫助。我多么希望能夠得到有關(guān)部門或機構(gòu)的具體幫助!……我希望再次獲得您的支持,使我能夠比較順利地完成《李自成》……
          
           在這封信的后邊,姚老附呈一首他寫的七律《抒懷》:
          
          堪笑文通留《恨賦》,恥將意氣化寒灰。
          凝眸春日千潮涌,揮筆秋風萬馬來。
          欲與云霞共馳騁,豈持杯酒退徘徊。
          魯陽時晚戈猶奮,棄杖成林亦壯哉!
          
          1975 年11 月2 日毛主席看過姚雪垠的信和胡喬木寫的情況報告后,用很粗的鉛筆在報告上批示:
          
          印發(fā)政治局各同志。我同意他寫《李自成》小說二卷、三卷至五卷。
          
          毛澤東十一月二日
          
           從姚雪垠寫信寄出到毛主席批示,共十四天。這中間沒有耽誤,毛主席就作了批示,可見毛澤東對姚雪垠寫《李自成》的重視。
           從1966 年7 月毛澤東主席當面向王任重指示,到1975 年11 月2日毛澤東又一次親筆批示,相隔九年多,這中間中國發(fā)生了多少事,發(fā)生了多么大的變化!就是毛澤東主席本人在1975 年11 月時也已病了很久,又患很重的眼疾,寫字都很困難,但他沒有忘記《李自成》第一卷留給他的深刻印象。

        亚洲乱亚洲乱妇无码麻豆| 国产V日韩V亚洲欧美久久| 在线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av在线|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不卡毛片 |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欧美在线 | 亚洲| av一区无码不卡毛片| 国产麻豆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美女午夜福利视频网址|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性潮| 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 | 欧美巨大xxxx做受中文字幕| 亚洲最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三级av在线|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性生交xxxxx免费| 99在线播放视频| 欧洲人体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伊人av综合福利| 亚洲自拍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综合亚洲伊人午夜网|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 亚洲黄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a毛片色欲| 91熟女av一区二区在线| 秋霞在线视频|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欧美乱| 精品2021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 人妻尤物娇呻雪白丰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精品视频|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躁婷婷视频|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视频|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狠狠躁中文| 国产夫妻精品自拍视频|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色妞www精品视频| 色系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