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以其營養(yǎng)豐富、香甜可口而誘人口腹,此為人所共識。但大量食用或食之不當,則能誘發(fā)各種水果病。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某富翁家有二子,均嗜食櫻桃,日食一二斤,連吃半個月后,大兒子得了肺瘺,二兒子得了肺癰,久治不愈,終相繼死去。因此,李時珍發(fā)此感慨:“百果之牛,所以養(yǎng)人,非欲害人,富貴之家,縱其嗜欲,敢死是何?”此言可謂中肯。雖此故事未免有些離奇,但當今也常常發(fā)生因多食水果而致病的事。
菠蘿菠蘿酸甜可口,又有一股清香,許多人都愛吃,是一種很好的水果。但是有的人不能吃菠蘿,尤其不能空腹時吃,否則就會發(fā)生過敏性反應,有的甚至引起休克,發(fā)生生命危險。據(jù)報道,一位37歲的男子,因空腹時吃了4片菠蘿,30分鐘后出現(xiàn)臍周陣發(fā)性劇烈疼痛,并且嘔吐2次,繼而出現(xiàn)頭暈、胸悶和蕁麻疹,后來竟導致休克昏迷,被送往醫(yī)院急診。經抗過敏、抗休克治療始愈。菠蘿中含有菠蘿蛋白酶,這種酶能使胃腸黏膜通透性增加,使胃腸道內大分子的異性蛋白吸收入血,從而使得那些有特異體質的人發(fā)生過敏反應,甚至休克昏迷,如不及時搶救,還可能造成死亡。這就是“菠蘿病”或“菠蘿中毒”。預防辦法就是有菠蘿過敏史的人忌食菠蘿,或者吃菠蘿時削去皮,切成薄片,放進鹽水中浸泡片刻,這樣可破壞菠蘿蛋白酶。
荔枝荔枝味道鮮美,近幾年價格一直在漲。但是,荔枝有毒,不可多食,多食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據(jù)四川某報報道,四川樂山地區(qū)有3個兒童,2男1女,最大的8歲,最小的3歲半,為一家堂兄妹。3個兒童由于進食了大量荔枝,引起出汗、嘔吐、顏面灰青、四肢發(fā)冷、精神萎靡、心動過速。其中一個昏迷、抽搐、瞳孔縮小,送往醫(yī)院急診,經注射高滲葡萄糖,大量使用維生素B和維生素C,對癥治療,糾正電解質紊亂等處理,才痊愈出院。在這3個兒童入院之前,他們的5個堂兄妹因進食大量荔枝已先后死亡,癥狀也同這3個患兒相似。荔枝多吃后可引起體內糖代謝紊亂,導致低血糖,故荔枝不宜多吃。
橘子橘子多吃可引起皮膚上的黃色素沉著,這在醫(yī)學上叫“葉紅素皮膚病”。葉紅素皮膚病不但會破壞機體皮膚的屏障功能,還很容易與肝炎黃疸混淆,不利于肝炎等疾病的防治。
柿子柿子有“最甜金果子”的美稱,但柿子也有美中不足之處。柿子含有大量的柿膠酚、可溶性收斂劑、膠質、果膠,特別是在未成熟的柿子中這類成分含量更高,果皮中的含量比果肉中的高,且遇酸時會凝成不溶解的硬塊。故空腹時吃帶皮的柿子,容易與胃酸凝結成塊停于胃中,此硬塊稱之“胃結石”,中醫(yī)謂之“柿石癥”。此癥可導致腹痛膨脹、嘔吐、腸氣不通,甚至可使原有胃潰瘍者誘發(fā)胃穿孔和胃出血。若要避免該癥,千萬莫在空腹時吃柿子,特別是未成熟、帶果皮的,更不宜多食。另外,柿子中含的鞣質容易與鐵質結合,故缺鐵性貧血者也不宜吃柿子。
古人云:“爽口物多終作疾?!彼嗳弧C绹茖W家最近研究表明,食用過多的果糖會使人體缺銅。含有果糖較多的水果有蘋果、梨、柑橘、柿子、蜜桃、西瓜、楊梅、楊桃、枇杷和羅漢果等。當人體缺銅后,會導致血液內膽固醇增高,引起冠心病。所以,吃水果也應適量。
(編輯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