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農(nóng)村,家里兄弟姐妹多。幼時生活只能解決溫飽,談不上營養(yǎng)。
兒時的我體弱多病,經(jīng)常被爸爸背著,行走在去診所的路上。身高和體重都比同齡人小一號,能夠做的最大“運動”就是跟隨父母到田間地頭,趁他們不注意的時候搞搞“破壞”。也許是我“實習”得早,到初中時,就可以利用放學、寒暑假的時間,幫助家里干農(nóng)活了。也正是我不斷地勞動,不斷地參加各項體育運動,我逐漸“強壯”起來。在大學期間,我已成為班級的體育健將。當時的條件有限,運動完只能用冷水洗臉洗澡。洗冷水澡既增加了我適應氣溫的能力又鍛煉了我的意志,這個習慣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一些“小毛小病”很難找上我,偶爾感冒一次,我就多喝些水,第二天就“打敗”了它。冬天我也不怕冷,很少需要穿棉襖。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物質(zhì)條件的改善,各種電氣化、機械化、自動化的設(shè)備進入了我們的工作場所和家庭。與上幾代人相比,我們生活工作大約可少消耗三分之一的體力。加之休閑時光和娛樂方式已被電子游戲機、電腦、電視、網(wǎng)上生活所占據(jù),人們?nèi)狈械倪\動,“都市病”的發(fā)生率逐年提高。很多人總認為自己忙,沒時間去鍛煉。其實運動無處不在,每天都應該擠出半小時到一小時,進行適合自己的體育運動。我也是“被城市化”的上班族,平時上班常遵守一個原則,能步行就不騎車,能騎車就不開車,能爬樓梯就不坐電梯。在家里力爭做一個“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男子漢。別小看家務活,認真做起來也會讓你出汗。
運動是我健身養(yǎng)生的第一妙方,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安靜的心態(tài)。提到健康養(yǎng)生,人們想到最多的是運動,合理的飲食,充分的睡眠,規(guī)律的生活,還有食補和保??;而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就是健康源自良好的心態(tài)。
古人云“養(yǎng)形不如養(yǎng)神,調(diào)身不如調(diào)心”。健康之本,心態(tài)為先。一顆平常心,勝過萬靈藥。平和心態(tài)就是用平常心情看待人生,用和諧心境對待世界。是積極而不消極,樂觀而不悲觀,不大悲大喜,不大驚大恐。只要保持開朗與健康的心態(tài),就能讓自己的世界變得歡樂和安寧。每個人都有個人利益,人人也都有欲望,必須正確對待個人利益和欲望。放縱自己的欲望,追求個人利益,必然導致思緒繁多,情緒波動,影響健康。
工作之余,我用書法、繪畫、攝影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寧靜致遠的心境。不刻意為運動而運動,不強迫自己保健進補,也不貪圖享受。養(yǎng)成隨遇而安的性格,讓自己在平淡中愜意地生活。在工作中,我保持不爭強,不好斗;追求專業(yè)進步,淡泊社會名利。偶爾遇到不愉快的事情,通過溝通或者朋友聚會聊天即能釋懷。有時“阿Q”一下,一笑了之。始終保持樂觀、豁達、積極的心態(tài),努力做到身心和諧,永葆健康。
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四季如春;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延年益壽。這就是我的一動一靜健身養(yǎng)生方法。
(本文作者為南京市第一醫(y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