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鮮嫩多汁,酸甜可口,是初夏唯一的佳果。此時(shí),櫻桃已過,其他水果尚未成熟,故有“枇杷黃,果子荒”之說。枇杷,為薔薇科植物枇杷的果實(shí),全國各地均產(chǎn)。枇杷的葉子很像古代樂器的琵琶,由此諧音而得枇杷之名。
枇杷營養(yǎng)豐富,富含蛋白質(zhì)、蘋果酸、檸檬酸、果糖、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據(jù)分析,每100克枇杷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質(zhì)0.4克,脂肪0.1克,碳水化合物7克,此外還含有鈣54毫克,磷36毫克,鐵0.3毫克,維生素C3毫克,胡蘿卜素1.3毫克,比蘋果、梨高10倍以上。枇杷既可生食,又可制成罐頭、果酒、果膏、果醬等。另外,枇杷花是珍貴的蜜源,枇杷核又是釀酒的原料。
中醫(yī)認(rèn)為,枇杷性涼,味甘、酸,入脾、肺、肝經(jīng),有潤肺止咳、生津止渴、和胃降逆之功,適用于口干煩渴、肺熱咳嗽、暑熱聲嘶、咯血、吐血、少食、嘔吐、呃逆等?!妒辰?jīng)》言其“下氣,止嘔逆”?!度杖A子本草》言其“治肺氣,潤五臟,下氣,止嘔逆”。此外,枇杷的根、葉、花以及樹之嫩皮均可入藥,枇杷葉更是常用的中藥。
藥理研究表明,枇杷葉含皂甙、苦杏仁甙、油質(zhì)等。所含的皂甙有止咳、止痛作用,所含的油質(zhì)有輕度祛痰作用,對肺炎雙球菌等有較明顯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流行性感冒病毒。本品配冰糖煮粥服食,可增強(qiáng)枇杷葉潤肺化痰、和胃降逆之力,對肺熱咳嗽、胃熱嘔吐等,均有治療效果。枇杷葉背面有許多絨毛,常會(huì)刺喉作癢,使咳嗽加劇,故煎汁前務(wù)必刷洗干凈,或用布包煎汁。風(fēng)寒引起的咳嗽,不宜選用。目前市場上應(yīng)用的枇杷制劑,都是以枇杷葉為主制成的,常用的有枇杷膏:由枇杷葉加川貝、沙參和蜜制成,有潤肺止咳作用。枇杷露:用枇杷葉蒸餾制成,用于肺熱咳嗽,痰多嘔逆。枇杷沖劑:由枇杷葉、川貝等加工制成,用于傷風(fēng)咳嗽和急慢性支氣管炎。
健康養(yǎng)生方一:藕百枇杷湯
材料:鮮藕100克,百合、枇杷各30克,白糖適量。
做法:將鮮藕去皮,節(jié)洗凈,切片;枇杷去皮及核,與百合同放鍋中,武火煮沸后,大火燉至爛熟,白糖調(diào)味服食。
功效:滋陰潤肺,清熱止咳。適用于肺結(jié)核咳聲低怯、痰少、午后潮熱不堪、顴紅等病癥。
健康養(yǎng)生方二:枇杷姜汁飲
材料:枇杷150克,姜汁適量。
做法:將枇杷去皮、核,榨汁,與姜汁適量混合均勻飲服,每日2~3次。
功效:和胃止嘔。適用于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及妊娠嘔吐。
健康養(yǎng)生方三:枇杷葉粥
材料:枇杷葉10克(鮮者30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枇杷葉擇凈,布包,水煎取汁;或?qū)Ⅴr枇杷葉背面的絨毛刷去,洗凈,切細(xì),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shí)調(diào)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功效:潤肺化痰,和胃降逆。適用于肺熱咳嗽、咳吐黃色濃痰,或肺燥咳嗽、干咳痰少,或咳血、衄血、胃熱嘔吐、呃逆等病癥。
健康養(yǎng)生方四:杷葉茅根豆花茶
材料:枇杷葉10克,茅根30克,白扁豆花5朵,白糖適量。
做法:將三藥水煎取汁,沖入白糖,代茶飲服,每日1劑。
功效:清熱生津,和胃止痛。適用于食道炎、胃炎、潰瘍病胃脘灼熱、疼痛、口干口苦、小便短黃、大便秘結(jié)等病癥。
?。ň庉?湯知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