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是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2000多年以前,他們就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帶。土家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創(chuàng)造出了光輝燦爛的民族藝術文化,古老的擺手舞是土家族最有代表性的民間舞蹈。
擺手舞的起源
擺手舞,土家語稱“舍巴日”、“舍巴巴”,漢譯“玩擺手”,每逢慶賀新年、紀念祖先或是團圓聯歡時,土家人都要跳擺手舞。在《永順府志》中對當時的擺手舞活動有這樣的記載:“各寨有擺手堂,每歲正月初三至十七日止,夜間鳴鑼擊鼓,男女相聚,跳舞唱歌,名曰《擺手》,此俗猶存?!泵糠陻[手時節(jié),人們披著絢麗的被錦(被面),擎著數百幅乃至上千幅繡有龍鳳、繪畫著鳥獸的彩旗,同時木鼓聲、鑼鈸聲、上百枝鳥槍聲、人們的歡笑聲,匯成一派節(jié)日的喧鬧聲,震蕩山谷。成千上萬的人圍成圓圈,男女相攜,蹁躚進退,邁開粗壯健美的步伐,擺動著雙手,可以一連跳上幾晝夜。清代彭施鐸對當時跳“擺手舞”的場面做過詳細的描述:“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官畔水生波,紅燈萬點入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br/> 關于擺手舞的起源,學界見仁見智,眾說紛紜,有人認為其從巴人的原始舞蹈演化而來,有人認為其來源于原始的祭祀巫舞。民間傳說則認為擺手舞來源普舍樹。普舍樹是神樹,相傳土家先民在遷徙的途中找不到安居樂業(yè)的地方,這時候普舍樹自愿飛進水里,人們便爬到樹上隨樹漂流,來到現在土家居住的地方。神樹落地生根,開滿鮮花,人們高興地圍著神樹又唱又跳,通宵達旦。從此就興起了擺手舞,至今仍在擺手堂前栽常青樹,樹上掛滿各種燈籠,圍樹擺手就是紀念普舍樹。另一種傳說是在一場惡戰(zhàn)中,彭公爵主為激勵士氣,迷惑敵方,命男扮女裝于陣前跳舞,敵方軍心渙散,以至一舉獲勝,于是產生了擺手舞。彭公爵主泛指湘西最早的土司王,具體是指曾任溪州刺史的彭士愁。史籍記載,他從江西率工匠千余人入住湘西,其子孫在此維系了800余年的世襲統治。卒后,湘西土家人民將其作為土司始祖和祖先普遍供奉。土家族聚居的每個村寨立有土王廟,又稱“土司祠”或“擺手堂”,專供彭公爵主和死去家人。
“小擺手”和“大擺手”
擺手舞有“小擺手”和“大擺手”之分?!靶[手”在凡有土家族定居的地方都有,規(guī)模較小,只要村寨旁有一個小坪,立一個小廟,就成擺手堂?!靶[手”的舞蹈動作以模擬農事勞動為主。
“大擺手”規(guī)模宏大,“大擺手”的場所是幾個縣會祀的地方或幾個鄉(xiāng)會祀的地方。這里坪大、廟大,到了“擺手”的季節(jié),附近土家族男女老少都穿上最漂亮的衣裳趕來參加。
如湖南龍山縣馬蹄寨,田姓子孫很多,傳說田家兄弟八人是8個將領,于是修建了規(guī)模宏大的8部神廟。在舉行“大擺手”時,場中豎有桅桿,懸有龍風旗,掛著大燈,路旁插有牌燈,寫著“五谷豐登”、“天下太平”等字,神堂內牽有繩索,以備人們將燈籠或獵獲的飛禽掛在上邊。神堂前擺一個祀案,專放打來的各種野獸。整個活動分為三夜進行,第一夜由“梯瑪”主持祭祀祖先,先由“梯瑪”請神,然后把打來的山禽、野獸、家獸當場殺死供上,最后飲宴。第二夜,各寨的青年身披手織的五彩錦被當作古人的甲胄,手執(zhí)刀、槍、旗等器具,進行比武表演。第三天才開始跳擺手舞。
擺手舞是集體舞蹈,大多成圓形,鑼鼓放在中央或邊上。男女老少都可參加,有時兩人一行或四人一行,有時女的在里圈?!皩[者”在行列之前領頭,行列之間有“示擺者”作示范,行列之后有“押擺者”壓隊,在鑼鼓的伴奏下邊唱邊舞。一般要跳完一圈之后才換另一個動作,各個動作連接起來便構成一個完整的情節(jié)。如:耙田、插秧、扯草、望太陽等動作連接在一起,就表現出春季生產的勞動過程。那健樸的舞姿,高亢、自由的歌聲伴著強烈的鑼鼓節(jié)奏,給人以清新而熱烈的感覺。
擺法與服飾
擺手舞真實地反映了土家族人民千百年來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有表現狩獵勞動的,有表現軍事戰(zhàn)斗的,有表現農業(yè)生產的以及反映日常生活的等等。
在擺手舞中反映農事勞動的動作最多,有砍火渣、挖土、燒灰、積肥、種苞谷、種棉花、薅草、插秧、割谷、打谷等等。
表現軍事戰(zhàn)斗的擺手時,擺者分東西排列,中間隔一丈多寬,五人為一“排”,兩排為一“比”,四排為一“隊”,“比擺”20人,“隊擺”40人,手中持長矛或齊眉棍,上面飾有紅纓或黃帛。擺時將武器斜拿,然后以一擺三躍的方式向對方沖去,雙方接近時,兩人武器交鋒,幾個回合后,跳到對方位置,即將武器直拿,慢慢轉過身來,面向對方。隨即又以原來的動作一直沖回自己的原位。這就算完成一次“擺動”。
反映打獵生活的有“空拳斗虎”、“弄虎”等,這類動作是擺手舞中最古老的動作,逐漸失傳,目前保存的還有“跳蛤蟆”、“木鷹閃翅”、“拖野雞尾巴”等。
跳擺手舞時唱的歌叫“擺手歌”,是土家族古老的民間舞蹈音樂。擺手歌均用土語演唱,有齊唱、領唱、獨唱等多種形式,歌唱歷史、軍事、生產、愛情等各方面的內容。擺手舞以大鑼大鼓伴奏為主,節(jié)奏明快、簡練,舞者動作的變化聽鑼鼓“指揮”。
擺手舞的服裝也有顯著特點,大都用自織的藍、黑、紅布做成。男的用黑布或白布纏頭,穿大衣大袖無領滿襟短衣,扣子用布做成,僅胸襟右上角有兩個銅扣,腰系荷包。還有一種最古老的叫琵琶襟,鑲有花邊。婦女穿寬衣大袖,褲子肥大,袖口與褲腳鑲有五寸寬的邊,內鑲七寸寬的絲絨小邊,色彩調和,樸實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