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對于大人來說可能是痛苦,也可能是解脫,但對于孩子來說,幾乎都是傷害。父母離婚容易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多疑、極端和不負責任。他們很可能把自己家庭與其他家庭的不同看成不平等,從而自卑、自閉,甚至有可能影響孩子的愛情觀和幸福觀。本期,我們邀請教育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葉春林先生,與離異家長一起討論這個話題。
負疚和抱怨
主持人: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父母離婚,意味著家庭破碎,對于孩子幼小的心靈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當然,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不同,孩子所受的消極影響也不盡相同,有的很輕微,有的很嚴重,所以家長要留心甄別,及時干預,力爭把傷害減到最小。
陸曦文(4歲男孩的父親):我和孩子的媽媽半年前離婚,孩子隨媽媽生活,我每周有一天探視時間。每次探視,孩子都很不開心,連他最愛吃的肯德基都不感興趣了。我問他怎么回事,他反問我:“你們離婚,是不是因為我不乖?”我心里難受極了,真不知道小家伙的心靈經(jīng)受著怎樣的煎熬!我想安慰他,卻不知道對一個4歲的孩子怎樣開口。
葉春林:負疚是單親孩子最常見的消極心理,說明孩子很善良,遇到不好的事情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建議您鄭重其事地告訴兒子,父母離婚是父母之間的事,與他無關(guān)。父母雖然分開了,但還會像以前一樣無條件地愛他,無微不至地照顧他,即使爸爸不能天天在身邊,也會天天想著他,同時,希望他堅強起來,照顧好媽媽,盡快適應新生活。如果孩子聽不懂這些,就耐心多解釋幾遍,因為他需要明白這些道理。
曹慧(10歲女孩的母親):我兩年前離婚,帶著女兒自己過,倒也清靜。不過,最近女兒情緒反常,學習成績也下滑不少。我和她談心,她說:“唉,家都這樣了,學習再好有什么用?”我批評她,她急了,說:“都是你們倆害的,生在這個家真倒霉!”平時,每當她犯了錯誤,或什么事情做得不好,都會把原因歸結(jié)到父母離婚這件事上。我知道離婚對不住孩子,所以常常無言以對。
葉春林:與負疚相反,抱怨這種消極心理是把責任推到離婚的父母身上,不過,不能說明孩子不善良。孩子還很弱小,沒有能力承擔父母離婚帶來的痛苦,本能促使她逃避,而抱怨即是她的逃避宣言。建議您告訴女兒,世界上沒有不犯錯誤的人,有缺憾的人生才是真實的人生。面對生活的磨難,淚水只會讓視線模糊,抱怨只會讓痛苦加倍,怨天尤人和顧影自憐只能讓你成為虛弱、可憐之人,于事無補。積極的做法是勇敢地面對現(xiàn)實,接納自己的處境,努力創(chuàng)造自己的生活。
主持人:除了負疚和抱怨,單親孩子還容易出現(xiàn)哪些消極心理?請葉先生給我們細細分析,找出相應的對策。
葉春林:根據(jù)十多年的咨詢經(jīng)驗,我總結(jié)出8種單親孩子較常見的消極心理,除了負疚和抱怨,還有孤獨、憎恨、自卑、自閉、悲觀和厭世。
孤獨和憎恨
趙潔玉(15歲男孩的母親):離婚四年來,我發(fā)現(xiàn)兒子膽子越來越小,被同學欺負他從來不敢還手,也不告訴我。被我問急了,他就細聲細氣地說:“告訴你,你能保護我嗎?”他這樣說,分明是希望爸爸在身邊。但他不承認,說:“老婆孩子說不要就不要了,爸爸不算爺們兒,不值得信賴?!蹦f,這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
葉春林:安全感過少,失落感過多,其實都是孤獨這種消極心理在作怪。單親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孤立無援、懷疑一切的心理體驗,有的是暫時的,有的會延續(xù)很長時間。對這種孩子,首先要讓他把憋在心里的消極情緒宣泄出來,比如痛哭一場,然后告訴他,沒有安全感的人,并不是他的世界更危險,而是他比別人更擔心。這個世界上唯一讓人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永遠不要想從別人那里得到安全感,人最終都要依靠自己,只要自己堅強、獨立,生活就沒有什么讓人擔心的。還要告訴他,爸爸媽媽雖然分手了,但他們都是你的親人,依然愛你。不負責任的父母絕對是少數(shù)。假如你真的遇到這種情況,也不要緊,不要說單親,孤兒又怎么了?“德不孤,必有鄰”,只要你自己發(fā)展得好,待人好,你隨處都能感受到溫暖,你依然會有一個很幸福的人生。
席斌(16歲女孩的母親):兩年前,我發(fā)現(xiàn)丈夫背叛了我,于是憤然與他離婚。為了女兒不受委屈,我拒絕了好幾個追求者。女兒支持我,她說:“男人都不是好東西,離他們遠點兒!”還說:“你交男朋友我不反對,但千萬別再婚,吃一次虧還不夠嗎?你能保證沒有別的狐貍精同你搶丈夫?婚姻,哼,無非是一個騙局!”您聽聽,這話出自一個16歲花季女孩之口,可怕不可怕?感覺她比我這個過來人還要憎恨男人!兩年來,她還一直拒絕與爸爸見面。去年她生日,她爸爸捧著蛋糕在寒風里站了兩個多小時,她都不肯打開窗戶朝外看一眼,當然,更別說開門了。
葉春林:女孩子這種憎恨男人和婚姻的心理一定要警惕,任其發(fā)展下去,后果不堪設想。事實上,她憎恨的不僅是男人,還包括第三者和男女之間美好的愛情。16歲女孩正值青春期,本應該對異性感興趣,對愛情充滿期待,卻如此絕情,表面看是父母離婚造成的,其實是父母離婚的壞影響被她無限放大了,變成了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建議您經(jīng)常與女兒談心,慢慢告訴她,正如不能因為某天風雨交加就斷定以后每天都將如此一樣,你不能因為父母婚姻破裂而斷定所有人的愛情和婚姻都必然失敗。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之一,婚姻是人類精神和情感歸宿的一種重要形式,也是生命傳承的一種需要,只不過需要我們有足夠的成熟去把握。其實,什么事情不需要我們好好把握呢?愛情和婚姻正如其他事情一樣,本身并沒有特別的危險。如果情況沒有好轉(zhuǎn)的跡象,建議您尋求專業(yè)心理人士的幫助。
自卑和自閉
竇海濱(8歲男孩的父親):我兩年前離婚時,兒子還沒上小學,什么都不懂,加上我和前妻對孩子都挺好,有時還一起帶孩子過周末,所以他好像也沒受什么傷害??墒莾鹤由蠈W以后問題就來了。我發(fā)現(xiàn)他總是悶悶不樂的,放學以后很少出門找小伙伴玩。我問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他問:“為什么咱家跟別人家不一樣?”我知道他是想問媽媽為什么不回家來住,卻不知道怎么回答。兒子見我遲疑,也不追問,眼圈紅紅地說:“我感覺兩個人的家不像家!”老師也反映,兒子在學校有點孤僻,上課也很少舉手回答問題,好像挺自卑的。我很苦惱,離婚已既成現(xiàn)實,我和前妻能做好自己的事,卻無法為孩子擋住外界的干擾。我該怎么辦呢?
葉春林:孩子年齡尚小,無法理解離婚的本質(zhì),對他來說,父母離婚就是親人分離,是不好的事。所以,您也急不得,有些道理孩子長大一些自會明白?,F(xiàn)在您需要做的是,與前妻配合,繼續(xù)給孩子關(guān)注和愛,但要注意不要有補償心理,越自然越好。在此基礎上,慢慢讓孩子懂得,每個人的命運都是獨一無二的,差異是世界上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單親家庭不過是萬千區(qū)別之一罷了。單親家庭不是另類家庭,是健康家庭的一種,而單親孩子當然也不是怪物,所以不必自卑。
需要提醒的是,自卑是一種心理腐蝕劑,若不及時矯正,很可能惡化成自閉,表現(xiàn)為多疑、憂郁、寡言、拒絕社交、自我孤立。矯正要點是:自卑和自閉的孩子,其實自尊心很強,特別在意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他拒絕與人交往是害怕獲得負面的評價。所以,應該多給他贊賞和鼓勵,用外界正面的評價抵消他內(nèi)心的負面預期,幫助他逐步認識到自己和別的孩子沒有什么不同。如果孩子已經(jīng)發(fā)展為自閉癥,一定要尋求心理醫(yī)生的幫助。
悲觀和厭世
郭志鵬(15歲男孩的父親):我兒子不自閉,卻有自暴自棄的念頭,不用功學習,還學會了抽煙。
馬燕平(16歲女孩的母親):我女兒也是這樣。她甚至認為自己來到世上是一個錯誤,多次揚言要自殺。她還發(fā)誓一輩子不結(jié)婚,因為她不想讓悲劇重演。
葉春林:我曾遇到過一個這樣的單親男孩,父母離婚使他很受打擊,整天逃學,和幾個社會青年賭博,輸了不少錢。我和他談了很多道理,都沒用。最后,我無意中引用的網(wǎng)上流傳的一句話打動了他。我說:“生命的意義不在于起到一把好牌,而在于把手里的爛牌打好?!睆拇怂憬淞速€,回學校上課了。這個案例給我的啟示是:第一,講大道理沒用,孩子根本不理解;第二,只要孩子理解了,通常效果極好,因為孩子悲觀厭世多是一時的情緒,就像遮住太陽的烏云,就看父母能否用情和理的春風為他們驅(qū)散。
主持人:生命是一種偶然,也是一種幸運。生命的美好與否,不取決于生命的處境,而取決于人的處世態(tài)度。樂觀的人擁有快樂的理由,悲觀的人擁有悲觀的理由。兩種人的理由同樣多,可是樂觀的人積極應對,生活會變得越來越明朗;悲觀的人怨天尤人,生活會越來越晦暗。
葉春林:以上分析了單親孩子容易出現(xiàn)的8種消極心理,希望能夠引起家長的注意,積極防范,合理應對。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只是思路上對孩子的引導,生活中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溫暖的環(huán)境,以及和孩子積極的互動則更為重要。
【編輯: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