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檔案工作20多年,檔案意識早已深入骨髓,滲透進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從兒子誕生到如今,歷經(jīng)20個春秋的精心累積,保存了從出生打卡介苗到高三打乙肝疫苗的各種防疫本、病歷記錄,從上幼兒園到小學、初中、高中的作業(yè)本、獎狀、證書、日記、作品,從初中離家到現(xiàn)在與兒子交流的數(shù)十封家信,從百日照到20歲間的百余張照片,還有小童毯、紅領巾、團徽等有紀念性的物品,使兒子的家庭檔案成為我們整個家庭檔案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20年間,兒子從嗷嗷待哺的嬰兒成長為一個陽光帥氣的小伙子,為了自己的事業(yè)和追求,遠赴千里之外求學,作為母親我深感欣慰,但對兒子的牽掛常常讓我不能釋懷。于是閑暇之余,翻閱家庭檔案成為我對兒子思念的一種慰藉。家庭檔案的日記中記載了我們母子間的深厚感情,每當我細細品讀時,心中總是百感交集,感慨萬千,往昔的記憶如涓涓細流般潺潺流淌。
兒子6歲時,一天晚上因偶感風寒有些發(fā)燒,我給他拔了罐、吃過藥、蓋好被子后,兒子的小手依然緊拉著我不放,非讓我等他睡著以后再走,我輕輕地拍著,靜靜地守著,迷朦中,兒子見我一直留在他身旁,就說:“媽媽,謝謝你,等你老了,我背你。”兒子一席話真得讓我好感動,難得他小小年紀就懂得感恩。
兒子上初中時希望離爺爺、奶奶家近些,自做主張到大直要中學讀書,一周才能回家一次。兒子的遠離,讓我心里空落落的,有種失業(yè)的感覺。一個初春的早晨,兒子要返校了,我送他到十字路口等車,很快就來了一輛過路的公交車,望著徐徐遠去的汽車,我突然飛快地向前追去,為的是準確核實那輛車是否真的經(jīng)過大直要,并迅速記下了那輛車的車牌號。事后想想自己是否太神經(jīng)質(zhì)了,但我深知問題的根源在于,兒子是我今生的最愛,他的安危比我的生命還重要。
兒子到外地讀高一,開學軍訓正好是中秋節(jié)期間,中秋節(jié)當天,我到內(nèi)衣店給父母買禮物,正在挑選時,我的小靈通響起了歡快的圓舞曲,兒子在電話中祝我中秋節(jié)快樂,他說:“媽,我們剛學了一首歌,我唱給你聽:‘媽媽,你不要牽掛,兒子已經(jīng)長大;媽媽,你不要思念,兒子已經(jīng)長大……’開始我還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但隨著兒子曲調(diào)悠揚,感情真摯的歌唱,我的淚水開始在眼眶里打轉(zhuǎn),我調(diào)轉(zhuǎn)身子不愿讓其他顧客看到我的表情,但兒子還在唱:“媽媽,你不要牽掛,你要好好保重自己;媽媽,你不要牽掛,祝媽媽幸福安康……。”電話那頭,兒子的聲音哽咽了,我的淚水也按捺不住奪眶而出,啪嗒、啪嗒掉在給母親買得秋衣上。我知道兒子是借用這首歌,向我表達他的心里話。理智告訴我:大庭廣眾之下,不能太過失態(tài),兒子面前我是母親,更要堅強。因此,當兒子終于唱完時,我趕緊說“兒子,你唱得真好,謝謝你”,就匆匆地掛了電話。
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太過潦草,是否辜負兒子的真情和孝心,但我想母子的心靈是相通的,兒子能夠理解我,在這個美好的節(jié)日,何必搞得那么悲悲切切呢?
當年10月,家里裝修,工程還沒完,天空就飄起了雪花,伴隨著西北風,氣溫驟降。考慮學校沒暖氣,兒子被子單薄,我顧不上家里的“陣地”,抱著被子直奔長途汽車站。因不熟悉兒子所在地的情況,加之學校在郊外,出站就上了一輛四面透風的出租三輪車,咣咣當當?shù)刳s往學校。誰知,學校實行軍事化管理,不允許隨便探望,幾經(jīng)周折,才在風雪中見到兒子。臨別前,兒子眼神中流露出戀戀不舍的神情,我避開他的目光,調(diào)頭離去,一直不敢向后看,直至走出校門,躲到隱蔽處才敢向里張望,發(fā)現(xiàn)兒子還站在原地向這邊搜尋,我再也控制不住情緒,任淚水盡情地滑落。
每次兒子回家返校總是我送他到汽車站。有一次,兒子下午坐車走了,我卻總是心神不寧,怕兒子在車上遇見小偷,怕兒子中途轉(zhuǎn)車遇見壞人,怕兒子到不了學校,而學校又認為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