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交易井噴式增長的情況下,網店實行‘實名制’之后,還應使其與‘實體店’形成一種有序競爭的局面,以保護消費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扇绻匀粚ΑW店’實行不征稅政策,那必將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在前不久召開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浙江代表團的林燚代表提出了應向“網店”征稅的建議。
“向網店征稅”建議一經媒體報道,極有可能將林燚推向輿論的風口浪尖,可本著對選民負責的態(tài)度,他依然堅定地向大會提交了該建議。
無稅“網店”沖擊“實體店”
據(jù)統(tǒng)計,2010年中國網上零售市場交易額達5131億元,較2009年翻了近一番,約占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3%。據(jù)有關人士預計,在未來兩年內,網上零售市場交易規(guī)模將會突破10000億元,約占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5%以上。
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林燚算了一筆賬:若按平均4%的稅率計算,2010年網絡交易中國家流失的稅款達205.2億元。
稅收流失是一方面,更讓人擔憂的是“網店”將對“實體店”造成嚴重沖擊,導致市場主體的不公平競爭。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消費者往往先到“實體店”物色好商品,記下其型號、尺寸等,然后再通過“網店”購買,使“實體店”客源大幅流失。
林燚認為,網絡交易能在短短幾年內蓬勃發(fā)展,主要得益于“不交稅、無門店租金、低人員成本”形成的低成本、低價格運營方式。也正是價格的低洼效應,使得網店備受消費者青睞。
此外,由于缺乏稅收在網絡交易活動中起到的市場準入調節(jié)、優(yōu)勝劣汰、整合資源等作用,導致網絡市場準入門檻低,“網店”商品魚龍混雜,“山寨版”產品層出不窮,消費者難辨真?zhèn)巍?jù)有關數(shù)據(jù)顯示,在每年的“3·15”維權投訴中,有關電子商務的投訴已經占了很大比例,像2010年一季度受理的134413件消費者投訴中,涉及網絡投訴的便占65%。
“‘山寨’產品還大大損害了自主創(chuàng)新精神,有損于該產品所在行業(yè)的整體形象,也給網絡交易的健康發(fā)展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币虼?,在經過深入調研和認真研究之后,林燚將《關于對網店實行征稅的建議》帶到了全國人代會。
“網店征稅”應有征有免
林燚表示,隨著“網店實名制”實施和“網店”的規(guī)模發(fā)展,對“網店”實行征稅的時機已經成熟。
“網店”與“實體店”的經營活動及其收入性質是相同的,只是銷售的方式不同,所以對“網店”征稅應適用平等原則。但林燚也提出,由于“網店”尚處于起步發(fā)展階段,且市場前景廣闊,對其征稅也可有所區(qū)別。
目前,“實體店”的征稅種類有增值稅、城建稅、教育附加稅、個人所得稅等,總征稅額一般占其經營收入總額的5%左右。如果嚴格按照這一標準征收,處于“初級階段”的“網店”很有可能因承受不了稅賦的壓力,紛紛退出網絡市場,這無疑是“殺雞取卵”。對此,林燚建議,可在“網店”經營的前兩年,免去其城建稅,征稅總額控制在其經營收入的3.5%左右,兩年后可按“實體店”同等標準執(zhí)行。
為了鼓勵更多的人“上網淘金”,林燚認為還可對部分經營者實行有期限的免稅鼓勵政策。比如,對于年營業(yè)額未超過50萬元,且第一次在網上開店的經營者,以及通過網絡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無業(yè)人員和大學畢業(yè)生,都可對其“網店”免征一定期限的稅收。
此外,林燚還建議有關部門對“網店”進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調查,并建立共享數(shù)據(jù)庫,為今后開展征稅工作提供基礎。同時,要通過各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向群眾說明為什么要對“網店”實行征稅,讓群眾知情知理,支持稅制政策的實施,促成“網店”與“實體店”平等有序競爭。
“雖然征稅會增加‘網店’的經營成本,可能會使其失去低價優(yōu)勢,但從維護市場經濟秩序、避免國家稅款流失、促進網絡交易健康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對網店實行征稅是大勢所趨?!绷譅D說。
事實上,有征稅和“實名制”的約束,網店經營者也會更加注重商品和服務質量,有助于推進網絡交易更加規(guī)范、有序發(fā)展。而規(guī)范的網絡交易,將更能吸引消費者,久而久之,將會形成消費者和經營者雙贏的局面。
而這,也正是林燚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