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言無忌的階段,是寶寶成長過程中非常珍貴的經(jīng)歷,就讓我們蹲下身來,耐心解讀寶寶的心語,和寶寶一起重新經(jīng)歷人生的那一幕幕吧。
溫暖貼心的話
歡歡媽(兒子4歲):有一天晚上,我正在給兒子講睡前故事,突然停電了。我剛想安撫一下兒子,他卻先開口說:“媽媽不要怕,有我在?!毙⌒∧凶訚h的氣概讓我感覺到無比的幸福。
三四歲的寶寶,已經(jīng)不再是僅僅被照顧的小嬰兒,他們也逐漸發(fā)展出體察他人情緒的能力,他們時不時說出的貼心話,真的可以讓辛苦工作了一天的爸媽頓時暖意無邊。
試一試
做個紀念冊 將寶寶的童言童語記錄下來,作為將來送給寶寶的成長禮物,對于家長自己來說,回味起來也滿是欣慰。
以身作則 孩子們的語言大多是平時模仿而來的,所以爸媽千萬不要忽略平時的點點滴滴,為孩子播下愛的種子,那么在無法預期的某一天,就會收獲大大的溫暖。
令人驚喜的話
小雨媽(女兒4歲):小雨話很多,別的小朋友搶她的玩具,她都會慢條斯理地“教育”小朋友要友愛分享。有一天,小雨跟我描述幼兒園里的事,說到皮皮老搶別人玩具,她描述完以后,又自我總結說:“媽媽,以后他再搶玩具,我就去抱抱他,告訴他,我們都是好朋友。”
這樣的話,由這么大的寶寶說出來,實在很令人驚喜。三四歲的寶寶思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雖然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有限,但是他們也已經(jīng)知道可以運用自己經(jīng)歷過的事情來解決問題了。有的時候,融會貫通出來的結果,甚至是一些大人們都想不到的好方法。
試一試
豐富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 孩子認知能力的發(fā)展,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都有賴于經(jīng)驗這個重要的因素。多給孩子接觸小朋友的機會,就可以發(fā)展孩子的社交能力;多給孩子接觸各種類型的書籍,就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機會。
尷尬難堪的話
苗苗媽(女兒3歲):“奶奶,我討厭你!”當苗苗當著我和她奶奶的面說出這樣一句話的時候,我簡直尷尬極了。立刻捂A住寶寶的嘴,可是我一定還是被她奶奶當成是罪魁禍首了吧!
雖說童言無忌,但遇上諸如此類的情況,作為家長照樣是有口難言,注定了要為孩子背黑鍋。別人嘴上不說,但心里一定會認為孩子沒有家教,或者是爹媽背后指使的。
試一試
體會寶寶的感受 寶寶發(fā)火,說出狠話,一定有他的原因。對于小寶寶來說,很容易一次沒有達到自己的愿望就發(fā)脾氣。此外,他可能也并沒有把這種話當回事。所以,需要爸媽細心觀察背后的故事。
教寶寶禮貌用語 雖然這個年齡的寶寶享有童言無忌的特權,但是對于成人來說,難免“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平時可以教寶寶一些禮儀,拓展寶寶的詞匯量,教寶寶使用禮貌用語。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做到熟練運用這些禮儀。
把聽者的心情表達給孩子 孩子的這種狠話不一定只說給外人聽。如果他對父母也用這種表達方式,我們可以趁勢告訴他自己很傷心,讓他初步理解這種表達有可能會傷害到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