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吉利集團宣布完成對福特汽車旗下沃爾沃轎車公司的全部股權收購。這筆有史以來中國汽車業(yè)最大規(guī)模收購案的最終達成,將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的個人聲望推向新高。
敢想敢做的李在中國商界顯得個性十足,他不僅寫出“昔日三大風光去,大眾豐田一鍋端。吉利破土誰能敵,世界變臉我凱旋”這樣的詩句,更曾成功預測通用汽車將會破產。
大多數(shù)本土企業(yè)家在表達自己觀點時絕不會如此直白,他們更喜歡迂回、隱晦的溝通方式。但僅僅依靠個性,李書福無法讓沃爾沃重獲盈利并在全球市場獲得成功。
盡管此次收購被視為中國商業(yè)力量在全球崛起的象征,但堅信沃爾沃在李書福手中重生的外部人士卻寥寥無幾。這并非針對李書福本人,而是以其現(xiàn)有資源重整沃爾沃業(yè)務的難度著實太大?!叭绻@件事情很容易就成功,哪里還輪得到吉利來收購?”一位吉利集團的高管對《環(huán)球企業(yè)家》說:“吉利正是在眾多艱難挑戰(zhàn)中不斷成長的。”
事實證明,李書福對于外界的普遍質疑有備而來。收購沃爾沃約1年前,李書福曾買下澳大利亞的自動變速箱公司DSI。這家曾宣布破產的公司目前已實現(xiàn)盈利,并且剛剛在山東濟南投建一座工廠,計劃向包括吉利在內的國內汽車公司出售自動變速箱、收購DSI以及隨后的控股投資管理模式。被視為李書福收購沃爾沃的一次練兵,但兩次收購的實施主體卻截然不同。
與通過香港上市公司收購DSI不同,此次收購沃爾沃由吉利控股集團完成。眾所周知,李書福從2007年就開始著手準備收購沃爾沃,直至金融危機爆發(fā)才真正獲得機會。如果此時通過上市公司吸引股東投資這家巨額虧損的瑞典公司,其巨大的風險會嚇跑投資者,上市公司股價有可能一落千丈。即便收購之初短期能得到投資者的支持,后續(xù)沃爾沃業(yè)務的發(fā)展挑戰(zhàn)巨大,其發(fā)展的起伏必然會影響吉利香港上市公司的股價,從而進一步影響吉利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發(fā)展。同時,李書福也不愿看到沃爾沃的起伏傷及吉利品牌最重要的融資平臺。
這種刻意而為的差異化做法,某種程度上表現(xiàn)出李書福對收購沃爾沃的謹慎一面。即便頗為自信的吉利人,也不得不承認沃爾沃收購交割結束后的第一年,風險巨大。當然,李書福正在按照之前制定的計劃實施沃爾沃的中國生存模式。
中國概念
作為沃爾沃全球最大單一市場,美國的經濟正處于緩慢的復蘇期+很難為李書福治下的沃爾沃及時帶來可觀的銷量增長。根據(jù)商業(yè)咨詢公司AlixPartners 8月發(fā)布的研究報告顯示,70%的美國人認為與經濟衰退最嚴重時相比,個人經濟狀況沒什么改善,甚至更差。83%的被訪問者指出,未來12個月內他們在非必需品方面的消費水平將保持不變或更少。對于期待美國市場需求復蘇的沃爾沃來說,這可不是個好消息。今年上半年沃爾沃的美國銷量同比下滑52%,某種程度上也證明了這點。
如果情況繼續(xù)惡化,李書福甚至還需繼續(xù)為沃爾沃注入數(shù)千萬甚至數(shù)億美元以維持運營。要知道,汽車稱得上是這個星球上燒錢最快的生意。曾在金融危機期間獲得美國政府數(shù)十億美元資助的通用汽車,不是仍在短期內陷入破產保護嗎?
另一方面,李書福說服福特相信自己能夠帶領沃爾沃走出低谷的中國概念,短期內還無法落實。除了修建工廠需投入大筆資金外,截至本文發(fā)稿時,沃爾沃方面仍未宣布確定中國工廠的選址。按行業(yè)平均水平,工廠投建至量產至少需要1年時間。在這期間,沃爾沃在華的現(xiàn)有業(yè)務很難實現(xiàn)飛越。目前,福特在華合資公司長安福特馬自達生產沃爾沃S80L和S40兩款轎車。根據(jù)JD Power亞太公司的數(shù)據(jù),包括進口車在內,今年上半年沃爾沃在華總銷量增幅高達70%,但也僅有1.5萬輛的銷量。相比之下,奧迪上半年在華銷量已超過10萬輛。
按李書福此前公布的計劃,沃爾沃預計在2011年實現(xiàn)盈利。這意味著,在沃爾沃國產之前就能實現(xiàn)盈利——這如何可能?
“如何做到扭虧為盈,迅速形成強大競爭力和強勁的競爭力。我們想了很多,沃爾沃現(xiàn)任最大的問題就是規(guī)模太小,但它的研發(fā)投入我猜測跟奔馳、寶馬是差不多的。每輛車的成本較高,因此就虧錢?!标P于如何能夠迅速將沃爾沃扭虧為盈,李書福向《環(huán)球企業(yè)家》解釋道:“我們要想辦法把這些技術充分發(fā)揮的同時擴大銷量。每一輛車成本下降,利潤就出現(xiàn)了?!?/p>
李書福的回答傳遞出其盈利計劃中最重要的一條——降低成本。與一度巨額虧損的時期相比,如今沃爾沃的員工數(shù)量從之前的264萬人,降至如今的19萬人。最初的人力規(guī)模是福特準備將產量提升至60萬輛準備的,隨后的金融危機迫使福特將產量降至40萬輛,并相應裁掉多余員工。因此,同樣是30多萬輛汽車的產量,李書福接手后的沃爾沃勞動力成本大幅下降??紤]到退休、病退等自然減員,預計2011年沃爾沃員工總數(shù)將降至1.8萬人。
在保持各自獨立運營的前提下,李書福未來將會利用吉利集團現(xiàn)有的資源,支持沃爾沃進行低成本研發(fā)?!皬难邪l(fā)的角度,我們更多的是尋求兩個企業(yè)之間的一種戰(zhàn)略合作的可能性,在能力允許和沃爾沃有這種需求的情況下,能夠提供給他們低成本的研發(fā)支持?!奔瘓F負責研發(fā)的副總裁趙福全告訴本刊。
風險何在?
新的變化自然會引發(fā)外界對沃爾沃工會與新東家之間關系的擔心。但截至目前沃爾沃工會與李書福代表的收購方還保持著蜜月期的關系。一方面,之前的大規(guī)模裁員是由福特完成的,李書福接手后并未做出任何刺激工會方面的舉動;另一方面,沃爾沃的工會與美國底特律和韓國汽車行業(yè)的工會有著很大差異。
在高強度的國家體制保障下,沃爾沃工會無需以極端方法解決問題。從歷史上看,沃爾沃的工會表現(xiàn)溫和,極少出現(xiàn)大罷工。勞資雙方通常會采用更溫和、更合理的處理問題方法。關鍵在于,雙方在很多立場上的觀點較為接近。
“你如果能夠在基本面上保證他的權益要求,并不會出現(xiàn)雙方差異很大的情況?!比鸬渫顿Y促進署的大中華區(qū)副署長陳永嵐告訴《環(huán)球企業(yè)家》:“如果像此次并購協(xié)議所說,沃爾沃仍然保持獨立運營,我認為勞資雙方的關系不會有太太變化?!?/p>
“我們要向他們敞開心扉,我們也要認真地去傾聽他們在想什么、希望得到什么信息。西方企業(yè)的管理有它一套自身的規(guī)律,我們不要把中國那套東西拿過去,那一定是行不通的?!崩顣R恢痹谂ο蚬屯饨鐐鬟f他的誠意,但更重要的是真正做到這些。
好消息是,沃爾沃的全新管理團隊有助于維持之前與工會良好的合作關系。盡管前任沃爾沃CEO斯蒂芬·奧德爾(Stephen Odell)為代表的幾名高官調回福特任職,但短期內不會對沃爾沃未來運營產生巨大負面影響。福特自從2007年就已在沃爾沃實施模擬分離,即核心管理團隊正職不在公司期間,由副職或適合人選履行正職的權力,培養(yǎng)屬于沃爾沃自身的管理團隊,為日后出售沃爾沃做好準備。完成收購后,原副首席財務宮漢斯·奧斯卡森(Hans-Oskarsson)立即成為公司代理首席財務官。在交割完威的同時,沃爾沃還宣布了新一屆公司董事會成員。李書福得到了在沃爾沃工作近40年的漢斯-奧洛夫·奧爾森(Hans-Olov Olsson)擔任副董事長。
但完成收購之后,李書福并沒有把沃爾沃的實際運營大權交給一個擁有“沃爾沃血統(tǒng)”的經理人以期望平穩(wěn)過渡,而是從公司外部挑選了前大眾汽車北美區(qū)總裁兼首席執(zhí)行官斯蒂芬·雅克布(Stefan Jacoby)出任公司總裁兼CEO。這一舉動并不符合完成并購后的通常做法,不由令人想到2005年收購IBM公司PC業(yè)務的聯(lián)想集團。
吉利集團對沃爾沃的收購,被視為繼聯(lián)想之后,第:次中國企業(yè)得以完成對國際著名消費品牌的收購。作為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公司之一,聯(lián)想為收購后新公司的核心管理層人選制定了特殊計劃。收購之初,原聯(lián)想總裁楊元慶擔任董事長,同時聘用了IBM老將斯蒂芬·沃德(Stephen Ward)擔任CEO近1年時間平穩(wěn)過渡,隨后從外部聘用來自戴爾公司的阿梅里奧(William Amelio)。200g年年初,聯(lián)想創(chuàng)始人柳傳志重返一線擔任公司董事長,成長于中國市場的楊元慶成為CEO,此舉在當時引起極大轟動,并誘發(fā)關于國際化人才風險的爭論。
相比之下,在完成收購之初,李書福就敢于啟用一名外部高管運營公司,頗為大膽。不過,這卻符合李的個性,以及沃爾沃被收購后的現(xiàn)狀。一方面,這得益于福特撤離后沃爾沃原有管理團隊較為平穩(wěn)的過渡,以及對沃爾沃了如指掌的奧爾森加盟。另一方面,也凸顯出在外部環(huán)境的壓力下,李書福不希望也不能給沃爾沃一個單純的所謂過渡期,沃爾沃必須盡可能快速高效的運轉起來,以實現(xiàn)盈利目標。
來自大眾汽車的雅克布擁有在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工作經驗,曾擔任大眾集團全球市場、銷售執(zhí)行副總裁和總代表,具有極強的銷售管理能力。過去3年中。他幫助大眾重新在美國市場建立經銷網絡、修建全新工廠,開拓了這個全球極為重要的汽車市場并獲得不錯的業(yè)績。雅克布管理上的個人特點正是目前急于擺脫困境的沃爾沃所需要的。
在降低成本、確定全新管理團隊的同時,李書福還希望沃爾沃能夠在交割完成后的第一年獲得更多的收入。即便未來12個月內,沃爾沃在中國的新工廠都處于修建狀態(tài),無法實現(xiàn)量產,但沃爾沃仍計劃通過車型的技術轉讓費用獲得大筆收入,這幾乎沒有什么成本。
屆時,擁有沃爾沃100%股權的吉利集團將會在中國建立一家全資子公司,來運營沃爾沃中國業(yè)務。而自身獨立運營的沃爾沃將會采用技術轉讓的形式,將幾款車型授權給這家中國公司本土化生產。這一方式與許多跨國公司向在華合資公司技術轉讓車型的模式有些類似。吉利集團為收購沃爾沃和后續(xù)的運營,已在集團內部、中資機構以及國際資本市場籌集了27億美元現(xiàn)金,其中只有13億美元現(xiàn)金支付給福特。同時,可以讓李書福長舒一口氣的是,沃爾沃的現(xiàn)金流狀況正在發(fā)生好轉。
目前看來,沃爾沃的運營正向著李書福希望的方向發(fā)展。今年前兩個季度,沃爾沃分別實現(xiàn)了4900萬美元和5300萬美元的稅前盈利。今年前6個月沃爾沃全球銷量超過了19萬輛。而2009年沃爾沃全年銷量為33.5萬輛,虧損額為6.5億美元。
李書福所做的努力,更多屬于通過削減成本和財務手段向外界塑造個積極正面的沃爾沃形象、他仍需讓外界看到,在中國人治下,沃爾沃的研發(fā)、市場營銷等關鍵能力發(fā)生真正的積極改變?!拔蚁爰①徫譅栁诌@個項目也是一種新的實踐和探索。我不能向大家保證成功,但我可以告訴大家,我們對此項目充滿信心,成功的希望是很大的?!崩顣U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