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蘇富比、倫敦佳士得兩家拍賣公司6月舉行了“印象派和現(xiàn)代藝術夜場拍賣”,拍賣結果喜憂參半。
一、成交額反彈
從總體成交額來看,夜場拍賣成交額較2009年同期有較大增長,甚至創(chuàng)出了近期的最好紀錄。
1、6月22日的倫敦蘇富比“印象派和現(xiàn)代藝術夜場拍賣”,成交了35件拍品,總成交額為1.12億英鎊,與2009年同期相比增幅高達234%。
2、倫敦佳士得的“印象派和現(xiàn)代藝術夜場拍賣”,成交47件拍品,總成交額為1.52億英鎊,為2005年以來該專場拍賣的成交新紀錄,較之2009年同期增幅達3 10%。
二、出現(xiàn)高價指標
從指標性價格來說,高價作品的成交轉暖,一些優(yōu)質精品創(chuàng)出了近期的高價。
1、印象派:畫家馬奈的作品《拿調色板的自畫像》(圖1),創(chuàng)作于1 878年至1879年間。目前馬奈的自畫像存世僅兩幅,一幅收藏于東京石橋美術館,此件是唯一的私人珍藏。這件作品于1958年1 0月倫敦蘇富比“雅各布戈德斯密斯專場”拍賣以6.5萬英鎊成交,被認為是現(xiàn)代夜場拍賣的標志性事件。1997年5月作品再次現(xiàn)身紐約佳士得,以1.870萬美元成交。此次又以2.000萬至3000萬英鎊的估價出現(xiàn)在倫敦佳士得夜場,最終為藝術顧問弗蘭克·吉哈德以2,244.12萬英鎊(約合3,308.73萬美元)的價格購得,刷新了馬奈作品拍賣自1989年11月以來一直保持的2.640萬美元的價格紀錄。
2、后印象派:文森特·梵高的作品《圣保羅醫(yī)院花園》(1889年作)以900.12萬英鎊成交。
3、維也納畫派,克里姆特的女性肖像《羅阿·穆克III肖像》以1,880萬英鎊成交。
4、野獸派畫家:安德烈德朗的《科利尤爾的樹木》(圖2)以1,628.12萬英鎊成交,亨利馬蒂斯的《下棋的宮女》以1,1 80.12萬英鎊售出。
5、現(xiàn)代藝術:畢加索的作品《喝苦艾酒的人》(圖3),由韋伯基金會委托拍賣,該基金會于1995年5月在紐約以2,915.25萬美元的價格拍賣競購此畫,此次又以3,476.1萬英鎊(約合5,262.81萬美元)成交,價格增長了80.53%,另一件畢加索作品《吻》(1969年作)以1,213.72萬英鎊成交。
6、倫敦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家公司,價格在500萬英鎊以上成交的拍品有16件,其中6件拍品的價格在1,000萬英鎊以上。
三、藏家的疑慮
在令人欣喜的成交數(shù)據(jù)背后,一些關鍵性數(shù)據(jù)更值得我們關注。
1、成交率依舊低迷。雖然成交額雙雙拍出新高,但成交率目前仍處于低位:倫敦蘇富比夜場成交率創(chuàng)下了自2005年以來的最低,成交率為68.62%,倫敦佳士得專場的成交率為74.6%,遠沒有恢復到2007-2008年同期專場拍賣成交率在80%以上的水平。
2、估價失準反映市場判斷差異。經過了2010年2月份的成功拍賣之后,委托方對于市場行情走勢的估計過于樂觀,造成了部分委托拍賣的估價偏高,在高端拍品的估價上尤為明顯,如在成交價超過1,000萬英鎊的6件拍品中,3件拍品的成交價格比最低估價略高,2件略高于最高估價,這樣的結果充分說明買家的出價明顯有別于賣家和拍賣公司的判斷。
3、目前藏家心態(tài)仍較謹慎。藏家對于市場復蘇的疑慮,與歐洲經濟走勢的不明朗息息相關。尤其是英國經濟已經經歷了連續(xù)6個季度的衰退,雖然自2009年第四季度開始出現(xiàn)復蘇,但進入今年以來經濟整體情況仍不容樂觀,再加上希臘等國債務危機的爆發(fā),為歐洲區(qū)經濟復蘇的前景增添了不少不確定因素。整體經濟復蘇緩慢且動力不足,勢必會影響到藏家尤其是歐洲藏家花錢購買藝術品的態(tài)度。
4、歐洲買家比例大幅下降。根據(jù)倫敦佳士得透露的參與競拍買家的比例構成,55%來自歐洲,40%來自美洲,5%來自亞洲,而2009年同期則是83%來自歐洲,14%來自美洲,3%來自亞洲,對比之下歐洲買家所占比例大幅下降。
5、現(xiàn)場買氣仍顯不足。根據(jù)Artinfo網(wǎng)站記者賈德·圖利的現(xiàn)場描述,蘇富比夜場拍賣氣氛并不熱烈,現(xiàn)場幾乎沒有出現(xiàn)“拉鋸戰(zhàn)”,導致拍賣只進行了一個半小時就告結束。
四、短期的判斷
1、除了買氣不旺,重要作品再次流拍也昭示著市場復蘇并不會一蹴而就。法國印象派大師莫奈的名作《睡蓮》(圖4)是佳士得此次專場的主打,估價在3,500至4,000英鎊之間,不少專家們認為這件作品甚至有望成為有史以來單價最高的藝術收藏品,但當晚現(xiàn)場拍賣師以2,200萬起拍,在價格達到2,900萬英鎊時,就再無買家應價,最終這件作品遺憾流拍。
2、重要作品的流拍,往往會打擊收藏者的信心,甚至影響市場發(fā)展,最近的例子為2007年梵高作品《麥田》在紐約蘇富比的流拍,就曾引發(fā)了紐約藝術市場最近一輪的調整。所以綜合兩場拍賣的種種信息,全球藝術市場的復蘇趨勢已經確立,但復蘇目前仍是局部的效應,而真正的復蘇仍有待下半年的行情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