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沂東:約會春天
6月19日下午4時,“約會春天”——王沂東藝術展在北京藝凱旋藝術空間開幕,本次展覽是王沂東的首次個展,展出了王沂東自]977年以來的各階段代表作品,其中以1 986年以后創(chuàng)作的油畫作品為主。作品涵蓋油畫、版畫及創(chuàng)作手稿,并通過這些多元的視覺邏輯來呈現(xiàn)藝術家一直在進行的對西方古典繪畫與中國傳統(tǒng)繪畫和民間藝術相結合的藝術探索。
2 馬嬿泠:再現(xiàn)“花樣年華”
6月26日,馬嬿泠個展《花樣年華》在對畫空間舉辦。馬媾泠是一位在攝影、行為和繪畫上都有出色表現(xiàn)的藝術家,她的創(chuàng)作始終圍繞著真實的個人體驗展開。馬嬿泠的繪畫作品以舊時代女明星做底,在白色的畫布上細膩的勾勒出橫豎交織的墨線。這種帶有書寫性質的描畫,每一筆都反映了繪畫者的心緒起伏。線條組成的網(wǎng)淡淡地籠罩住畫中人物,隔開了那些曾經(jīng)或風華絕代或叱咤風云的偶像與試圖一窺究竟的我們。盡管她們依然明眸皓齒,依然唇紅齒白,但一切都風消云散。我們只能透過馬嬿泠的作品回顧那個時代。
3 張?。号e辦首個歐洲回顧展
7月7目,剛剛在佩斯北京結束個展的張洹又馬不停蹄的在歐洲米蘭當代藝術空間舉辦了首個回顧個展——香灰人,這次展覽包括張洹的行為藝術作品、攝影、雕塑、裝置影像和繪畫,涵蓋了其整個藝術生涯,囊括了42件重要的國際收藏作品。這些作品將傳統(tǒng)的神圣意象同當代藝術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顯示出了佛教思想在張洹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地位。其中,“柏林佛”是一尊由香灰制成的巨大佛像,這尊香灰佛像放置在他的鋁制模具前。而香灰制成的“柏林佛”會隨著地面顫動、空氣流動和參觀人群的運動而慢慢垮掉,直至完全解體,這件作品也是在第一次在公共機構展出。
4 邱炯炯:自己的藝術節(jié)
2010年6月19日下午,第一屆邱炯炯藝術節(jié)在星空間拉開帷幕。此次藝術節(jié)包括繪畫展、電影放映兩部分,畫展在798星空間舉行,展出了邱炯炯的繪畫作品40余件,現(xiàn)場還循環(huán)放映了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紀錄片《黃老老拍案》:邱炯炯創(chuàng)作的電影在798藝術區(qū)伊比利亞藝術中心放映,并舉行了紀錄片《姑奶奶》的首映禮、碧浪達演唱會等活動。
5 鄧新黎:上演“神仙眷”
鄧新黎的首次個展7月10日在林大藝術中心(北京)開幕,展覽布置得如仙境般煙霧繚繞,并有美女撫琴,工作人員都以中式服裝示人。此展覽將以2009年開始構思創(chuàng)作的新系列《神仙眷》為重點。各個階段的作品從繪畫語言來講,以形象的突變?yōu)橹?,開始是圓潤的寫實造型,又進而吸收動漫的夸張,再演變?yōu)榻梃b設計的明快,創(chuàng)造出一種透明的片狀式造型,成為具有多種結構可能性的語言。鄧新黎通過自己的繪畫塑形,證明了可以汲取其他媒介的啟發(fā)之處,加以會通變化,來創(chuàng)造新的視覺感。
6 王滿晟:首次回京辦展
“半升水水半升一紐約藝術家王滿晟”作品展19日在北京今日美術館開幕。王滿晟又名搬生,半升,自幼研習書法,專攻中國文學,曾供職央視,之后遠涉重洋,轉身為職業(yè)畫家,十余年間廣泛游歷世界各地,尤其對各大博物館的藝術藏品進行細致的研究。學者白謙慎認為,王滿晟的一部分繪畫作品便是他在異國背景下反觀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的結果。
7 葉錦添:在京舉行個展介紹會
7月12日,以電影《臥虎藏龍》榮獲2001年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的葉錦添出現(xiàn)在今日美術館,為北京的媒體介紹他在臺北當代藝術館舉行的《仲夏狂歡一葉錦添個展》。這個從今年6月11日起為期兩個月的個展是葉錦添迄今最大型、最完整、且最純粹的創(chuàng)作個展。展覽以一個虛構的女主角“莉莉”為主軸,去書寫當代城市文化和都會人性:就某方面來說,這個“莉莉”象征的即是你、我、他,乃至于生活在這城市中的每一個人。
8 梁碩:西五個展“費特”
西五藝術中心于2010年6月12日舉辦“費特”——梁碩個展,展出梁碩繼2008年之后的又一個階段的大型裝置藝術,其主題延續(xù)了《臭美》和《臨時結構》兩大作品系列,通過對普羅大眾審美觀念的觀察與反思,顛覆了常理中物質本身被理解的功能和意義。此次展覽的重點是梁碩對空間、物體、結構、功能等元素的再解構重組,也是他回國后對實驗藝術創(chuàng)作的又一次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