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大學生在溝通交流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介紹了《班級日記》這種溝通交流形式,并重點分析了其在大學生溝通交流、乃至大學生教育與自我教育過程中的意義和作用。
【關(guān)鍵詞】《班級日記》 大學生 溝通交流 作用
【中圖分類號】G5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209(2010)07-0-01
大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yǎng)人,實施教育的一個基礎(chǔ)性工作就是了解學生,了解他們的心理、思想、愛好、知識架構(gòu)、特長、甚至身體狀況等。在大學教育過程中還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意識。無論是教育還是自我教育都應該建立在大學老師和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良好溝通的基礎(chǔ)之上。因此,探索和研究大學生有效溝通交流形式在大學教育過程中顯得非常必要,也很重要。
《班級日記》作為一種書面溝通交流形式,可以幫助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了解,在學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中發(fā)揮積極有效的作用。
1 目前大學生溝通交流的現(xiàn)狀
目前大學生溝通交流形式單一,同學們之間了解不夠深入,缺乏相互探討和學習。大學生之間了解的途徑還不夠豐富,老師與學生的溝通途徑也比較單一,作為教育者還應進一步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從而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和教育。
1.1 目前大學生中溝通交流的主要形式
1.1.1 學生之間溝通交流的主要形式
目前大學生之間溝通的形式主要是以一些活動為載體通過聊天的形式進行的,比如班級活動、年級活動、網(wǎng)絡聊天等其他校園文化活動中的組織和參與中相互溝通,在這些活動當中真正坐在一起做交流的是少數(shù)學生,討論的話題自然也是活動相關(guān)內(nèi)容,同時也不具有反饋性,作為教育方自然也無法通過這種形式獲得更多的受教育者的信息,從而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傮w上來講這些交流溝通的形式具有范圍小、不深入、內(nèi)容欠豐富、不具有保留性、反饋性差等特點。
1.1.2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主要形式
大部分任課老師與學生的溝通可能更多是發(fā)生在課堂上,這種溝通很大程度上講是單向溝通。從內(nèi)容上講,更多的是學科知識。雖然在課堂上也能接觸到學生某些行為反應,但是限于課堂的教學環(huán)境,老師也很難深入了解到學生思想心理等深層次的東西。
學生的輔導員班主任通常根據(jù)工作的需要,也通過校園論壇、主題班會、個別談話等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但是很顯然這些方式也存在著局限性,無論從覆蓋率上還是信息的有效性上都是有限的。
1.2 大學生在溝通交流方面存在的問題
總體而言大學生之間溝通呈現(xiàn)興趣化、網(wǎng)絡化和單一化的特點,大學生討論交流的話題大多與自己的興趣有關(guān),但有共同興趣的同學畢竟是少數(shù),這樣就直接導致交流討論的范圍縮小。網(wǎng)絡交流具有不固定性,交流范圍相對較小的特點。從溝通形式上講,比較單一。這樣導致大學生之間的溝通出現(xiàn)不深入、內(nèi)容不豐富、反饋性差等問題,不利于學生的自我教育。
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也呈現(xiàn)信息來源單一、信息不全面、效果難以保證等問題。因此,在現(xiàn)有基礎(chǔ)上探索一種可反饋的更加有效的溝通交流形式顯得非常必要,同時也是對現(xiàn)有大學生溝通交流形式的極大補充。從而有利于對學生的教育和引導,尤其是思想方面的教育和引導。
2 關(guān)于《班級日記》
2.1 什么是《班級日記》
《班級日記》強調(diào)學生主體性發(fā)揮。學生全景式,原生態(tài),持續(xù)性地記錄自己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內(nèi)容沒有限制,只要學生想說的,只要是學生內(nèi)心的話都可以寫下來,班級里面的每個同學每天都可以擁有《班級日記》一天,這一天,你可以翻閱其他同學留下的心語,同時,寫下自己想說的話,想分享的任何東西(心情、愛好、影評等等)。學生的寫作,取材廣泛,大到國家大事,小到個人隨感,往往流露出學生的真情實感,點滴之間,其人生理念往往得到真實的反映。老師應有針對性的給予引導,從而有力地促成學生能力的提升,品性的培養(yǎng),人格的塑造等,使其健康成長。
2.2 如何開展《班級日記》
本活動由各班團支書負責本班日志簿的流動和保護。日志的記錄可按不同的方式輪流進行,但必須保證每人每學期日志數(shù)不少于3篇。
《班級日記》可根據(jù)不同時間段、同學狀態(tài)、社會現(xiàn)象等設(shè)置不同的主題,由各年級團總支或團支部自定。不僅可以記錄自己或同學的學習、生活,也可以對課堂的狀況做以記錄。比如老師的激勵或批評,或者對老師講課的客觀評價等。
同學在寫日志的過程中應把握“真實,原創(chuàng),特色,責任,水平”的原則,可以用文字,圖畫等不同的方式,但不得含有惡意的侮辱,攻擊等性質(zhì)的語言。
每周五各班團支書將本班《班級日記》交到各年級團總支處,并在輔導員的指導下對日志做以點評,并選出具有代表性的日志編輯上傳網(wǎng)頁,供更多的人分享。
3《班級日記》在大學生溝通交流中發(fā)揮的作用
大學生班集體作為學生的最基本的組織形式,在班級里的充分溝通和交流,有利于充分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增強班集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班級日記》作為一種直接溝通的有效形式,是目前大學生溝通和交流形式的有效補充,對大學生教育和自我教育有著基礎(chǔ)性的作用。
3.1《班級日記》是一種相對穩(wěn)定的溝通形式
大學班級作為大學里最基本的組織單位,各項活動基本上都是以班級為組織形式,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在這種組織形式上,建立一種相對穩(wěn)定有效的溝通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成為大學生探討和交流的有效平臺。
3.2《班級日記》能夠增進相互了解,促進互相團結(jié)
《班級日記》之所以能成為一種有效的溝通交流平臺,在于每個同學都要記日記,這是一個自我表達、自我展現(xiàn)的過程。在寫日記之前,大部分同學都會看一看其同學的寫的日記,這樣在一看一寫的過程中增進了同學們的相互了解。這樣建立起來的溝通是真實的、可信的。在日記中同學們可以就某個問題進行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大家的思想認識就會趨于統(tǒng)一,在了解別人的基礎(chǔ)上同學們就會更加理解和支持,從而促進大家的互相團結(jié)。
3.3《班級日記》是自我教育的有效形式
《班級日記》在具體組織實施過程中,可以要求同學們記完日記后,都必須推薦一部電影或一本書或一首歌等,這無形中給大家增加了學習交流的資源。在班級日記當中,有的反映的是自己的思想認識,也有的是對自己學習方法的介紹等等。對于這些,接過日記本的同學就會結(jié)合自身情況認真反思。而這一過程即是同學們自我教育的過程,對于大學生的自我成長都起到積極的作用。
3.4《班級日記》是教育者了解學生的有效途徑
大學對學生的教育和培養(yǎng)具體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教學管理和服務的過程中,而這些過程都應該建立在對同學充分了解的基礎(chǔ)之上?!栋嗉壢沼洝肥敲總€同學參與的一項比較深入的書面交流活動,老師通過對學生在交流過程所呈現(xiàn)的信息,可以更加準確地掌握學生思想狀態(tài)、性格、興趣等深層次的信息,而掌握這些信息對于提升我們的教學效果、提高我們的管理和服務水平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結(jié)束語
《班級日記》是當代大學生溝通交流中的一種有效形式,具有真實、深入、可反饋和可研究性等特點,是大學生傳統(tǒng)交流溝通形式的一個有效補充,在大學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中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