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督導工作作為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監(jiān)控環(huán)節(jié),使學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形成了決策、執(zhí)行、監(jiān)督三位一體協調管理的格局,具有非行政職能性、權威性、工作方式靈活多樣化等特征。建立并實施研究生教學的督導制度,對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有著非常直接而有效的作用,則首先必須明確研究生教學督導的基本內容和具體工作方法。
【關鍵詞】淺談 研究生教學 督導 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209(2010)07-0-02
1 研究生教學督導的基本內容
研究生教學督導貫穿于研究生培養(yǎng)的全過程,包括督教和督學兩個方面。督導員作為教學方面的專家,長期從事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具備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從督導工作的性質和要求出發(fā),通過與教師(包括任課教師和研究生導師)以及研究生多方面的交流溝通,為教師的發(fā)展提供幫助和指導,并激勵教師勇于鉆研業(yè)務,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進而提高研究生的培養(yǎng)質量;了解研究生的需要,與他們一起探討提高培養(yǎng)質量的途徑。老教授們嚴謹求實的作風、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為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專家們深入研究生培養(yǎ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收集了大量的來自一線的信息,經過分析篩選,反饋給職能部門后,又可以督促職能部門完善、規(guī)范相關的工作,使教學管理更加科學化、規(guī)范化,從而也對研究生培養(yǎng)的職能部門起到了督管的作用。
2 建立研究生教學督導制度的意義和作用
研究生的培養(yǎng)質量,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高校生存和發(fā)展的生命線。研究生培養(yǎng)單位要緊緊圍繞為國家培養(yǎng)高層次專門人才這一任務,不斷加強、完善研究生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嚴格管理,要堅持行政管理與思想教育相結合,以教育為主的原則,調動研究生自我管理的積極性。在研究生的培養(yǎng)管理工作方面,多年來已經形成了一系列的規(guī)章制度,這些規(guī)章制度,一般是由行政領導機構實施的,這樣有可能出現隨意性和人為因素的干擾。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對研究生教育管理過程進行監(jiān)督和評估的機制。實踐證明,建立研究生教育督導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2.1 建立研究生教育管理督導制,有利于保證研究生課堂教學的質量
課堂教學是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不斷提升研究生課堂教學的質量,對于實現高素質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至關重要,意義深遠。目前,我國高校研究生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多數是專職的行政管理人員,對研究生課程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幾乎都不了解,盡管有些工作人員是由教學人員兼職的,也只能是對自己的研究領域有一定的認識。不同的學科專業(yè),不同的課程,針對不同的授課對象所采取的授課方式方法又不同,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不可能對教學工作做出客觀的評價。因此聘請來自各個學科專業(yè)的老教授擔任教學督導,由他們?yōu)槿握n教師提供幫助和指導,明確課程定位,全程規(guī)劃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從完整學位的設計原則出發(fā),合理布局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明確不同層次人才培養(yǎng)特點和不同層次人才培養(yǎng)的知識結構,全方位設計課程體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課程定位不明的問題。同時,當多名教師同開一門課時,開課學院需要合理組織課程教學,需要由主講教師對課程整體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進行認定,明確課程教學完整的體系和每一位教師的教學內容,只有這樣,才可以避免這類課程出現內容拼湊的現象。拓展思路,針對研究生教育特點,適當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研究生的教學區(qū)別于本科生,因此,應針對不同層次研究生的特點和課程本身的特點,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如講座式、導讀式、討論式等等??梢允盏礁玫男Ч?,促進教師在自我發(fā)展和完善中提高研究生的課堂教學質量。
2.2 建立研究生教育管理督導制度,有利于提高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
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質量是研究生培養(yǎng)質量的核心和關鍵。督導小組對研究生學位論文的督導方式主要是對研究生學位論文完成過程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進行考查。在開題時,主要看論文的選題是否屬于本學科的研究范圍,是否適應當前國民經濟和專業(yè)發(fā)展的需要,是否處于學科發(fā)展的前沿,以及是否有應用價值等等;在論文研究進展過程中,主要考查研究生的工作態(tài)度是否認真,工作是否扎實;在論文預審過程中,主要是看論文有沒有創(chuàng)新的地方,學科的專家治學是否嚴謹;在論文的預答辯過程中,一方面要考查論文作者是否能清晰地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專家匯報,同時也要看參加的專家能否對論文質量負責;在答辯過程中,主要是考查論文是否達到相應的學位水平,同時也要看參加答辯的專家是否是同行中的專家。通過督導員的一系列督導活動,可以確保論點正確,符合客觀實際,表述準確,相對完整,觀點和方法有推廣價值,可靠性強、實用性好,對學科發(fā)展有推動作用;論據真實、可靠、穩(wěn)定、嚴密,實驗中取得的數據準確可靠,對數據處理的結果實事求是;研究方法科學,資料數據詳實,推理嚴密,統(tǒng)計分析正確科學性;提出新的研究途徑,方法和手段,對已有的教育理論進行科學的修正和補充;文章結構嚴謹、邏輯性強,內容和摘要切題,杜絕某些漏洞的發(fā)生,進而保證學位論文的質量。
2.3 建立研究生教育管理督導制度,有利于提高職能部門的管理質量和水平
督導員深入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研究生培養(yǎng)的各個階段,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資料,為研究生主管領導和職能部門反饋了大量寶貴的信息,而且他們超脫、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不怕得罪人、敢于說真話、敢于涉及敏感問題的思想作風,可以為研究生教育管理職能部門和領導層提供許多有益的改革建議和意見,使規(guī)章制度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從而有利于管理質量和水平的提高。
3 開展研究生教育督導的具體做法
3.1 明確督導組機構設置
從便于工作的角度出發(fā),研究生督導組掛靠在研究生部。由研究生部提出總體要求,各學院認真選拔人員并報研究生部審查,最后由主管領導進行聘任。研究生教育管理督導組由研究生部提供經費支持,使督導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督導組在主管校長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研究生部培養(yǎng)辦公室負責總體協調。
3.2 明確督導員的任職條件
(1)熱愛教育事業(yè),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并長期從事研究生教學、指導工作,具有豐富的研究生教學指導經驗。
(2)具有較強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
(3)治學嚴謹的教授、副教授或相當職稱的專家學者。
(4)為人正派,處事公正,敢于發(fā)表意見。
3.3 明確督導員的工作職責
(1)開展研究生教學及教學管理督導工作。了解學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職能部門的工作情況,并對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提出建議;參加學校相關的教學工作會議,協同研究生部開展教學研究工作;
(2)參與對研究生培養(yǎng)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的監(jiān)督、檢查和評估;對各學院及各學科貫徹落實有關研究生教育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了解各學院及各學科開展教學工作、教學改革和教學管理的情況;
(3)參與研究生教學改革項目的調研、論證及項目實施情況的檢查評估;參加有關研究生的學位論文開題及學位論文答辯工作,并反饋有關情況
(4)定期參加教學督導會議,匯集、分析各種教學及管理信息,及時反映教學過程中的各類問題,針對實際問題,結合實際情況提出提高培養(yǎng)質量的建議,并向研究生學院和學校提交督導報告。
(5)每學期結束時要有工作總結,并做好下一步的工作規(guī)劃。
3.4 明確督導員的工作內容
(1)檢查教學內容是否符合國家的教育方針和政策;是否符合培養(yǎng)方案、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要求。
(2)檢查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方法和教學效果以及教師為人師表和學風情況。
(3)檢查課程考核與考試工作是否嚴格、規(guī)范。
(4)檢查論文開題報告、中期考核、教學實踐、論文指導、論文答辯等環(huán)節(jié)是否嚴格、規(guī)范。
(5)檢查教學管理規(guī)章制度是否健全、執(zhí)行是否規(guī)范;教學保障是否到位。
3.5 明確督導員的工作方式
(1)深入教學第一線,對全校研究生教學工作進行隨機性檢查。通過聽課了解各學院及學科教書育人、授課質量及學風等情況,做好聽課記錄,反饋教學信息。了解研究生的課程考試情況,每學期抽查一次試卷。。
(2)定期或不定期召開任課教師、導師、管理人員座談會和研究生座談會了解教學信息。了解各學院及各學科教學改革的好經驗及好做法。
(3)深入研究生培養(yǎng)部門和開課院系了解研究生培養(yǎng)情況和課程建設情況。參加研究生的教學檢查及評估工作。
(4)定期召開督導例會,將督導員提供的內容材料匯集整理,形成教學督導簡報。
(5)對需要及時解決的問題,形成書面督導意見及時反饋到研究生部。
(6)教學督導以集體方式和個人方式結合進行。
4 進一步開展教學督導工作的設想
總之,隨著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對高層次人才的培養(yǎng)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先進的管理科學、行為科學、人文科學以及現代化的管理手段將不斷地被運用到督導工作中來。通過教學督導,能夠真實了解我校研究生課程的教風和學風,保證教學秩序的正常進行,同時,教學督導能夠和學院及時溝通,并給予青年教師一定程度的指導。而且,教學督導們認為,通過聽課拓寬知識面、開闊思路,是他們學習的一個機會。
研究生教學督導組的工作應通過對開設的研究生課程情況進行分析和研究,將工作的重點放在以下幾個方面:對首次承擔研究生課程主講教師所授的課程和新開課程進行集中檢查;對反映良好的主講教師所授的課程進行集中檢查,為樹立優(yōu)秀課程、評選免檢課程打下基礎;對教學效果差的主講教師所授的課程進行集中檢查,通過各種渠道及相關部門,幫助、提高其授課水平。只有不斷地更新督導思路、手段和方法,增強督導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不斷創(chuàng)新督導工作的模式,建立科學的督導運行機制,才能真正提高督導效能,充分發(fā)揮研究生教育教學督導在研究生培養(yǎng)中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曹夢霞,謝章麗.教學督導創(chuàng)新的探索與實踐[J].江蘇工業(yè)學院學報,2004(9).
[2] 陳安民,張駿,薛靜.研究生教學督導工作的實踐與認識[J].中國高教研究,2004(11).
[3] 戴志明,等.建立健全教學督導體系的研究與實踐[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4(12).
[4] 高俊芳.構建高等院校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的探索[J].現代教育科學,2003(2).
[5] 周濟.督政督學結合,保障教育發(fā)展[N]中國教育報,2003年12月6日.
[6] 張敏強.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40—58.
[7] 駱克任.社會經濟定量研究與SPSS和SAS的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2:10-50.
[8] 曹健,芮國強.研究生教育質量觀:轉變及重構[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1):13—15.
[9] 柳國輝.高等教育評價質量觀芻議[J].江蘇高教,2001,(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