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究孝,是個好事。人類區(qū)別于動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們能夠反哺,產(chǎn)生的效果是人類得以積累生產(chǎn)和生活的經(jīng)驗,也順便發(fā)展了文化。不過,孝這名目,不會老老實實跟人們在底層待著,一旦上升為某種意識形態(tài),就未免有些啰嗦。啰嗦到更像儀式和表演,而且是不合人情的儀式和表演。
儒家主張的守孝三年。父母駕鶴西游,做兒子的結(jié)廬在墳邊,披麻戴孝,不能飲酒吃肉,禁絕性欲,也不能生產(chǎn)掙錢,苦苦熬上兩年多。有幾個人能實行呢?在孔子那個時代,這是說給貴族聽的,一般平民想操練也不行,要餓死的??鬃又螅寮覀惱碜兂闪藝业赖?,奉行三年之孝,成為官員士大夫的義務(wù)。誰要在這個問題上稍有閃失,就再也別想飛黃騰達。漢代做官,不比文章比孝順。最容易見出高低的戰(zhàn)場,就是結(jié)廬守孝,你守三年,我守四年,你四年,我十年。真的守了十年,怎么能熬得住呢?于是有人揭發(fā),這人在父親的墓道里納妾,還生了兒子。
現(xiàn)在講究評勞模,表彰先進,古人其實也好此風(fēng)。古代的先進模范,是孝子和節(jié)烈婦。有意思的是,查一查史籍,凡是孝子,差不多都有一項特別事跡,那就是割股療親。父親或者母親生了重病,在求醫(yī)問藥不靈,或者根本沒有怎么求醫(yī)問藥之際,孝子就割下自己身上的一塊肉,一般都是屁股上,也有個別在胳膊上下刀的。沒有做到這一條,孝子多半當(dāng)不上。
人屁股上的那點肉,跟豬屁股上的肉,沒有多少區(qū)別。煲湯,其實還不如豬腳和雞大腿。對任何的疾病都沒有太多的用處。這個道理,其實古人未必就不知道。否則,醫(yī)生們治病,就無需針砭藥石,只開孝子屁股湯就好了。所以,這種事跡,多半是矯情,屬于為了爭古代勞模而施展的非常手段。
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凡是可以借以牟利的東西,都可以產(chǎn)生迷信。所以,孝之本身,無論是孝行還是講孝道的經(jīng)典,在奉行孝道的人看來,也具有神力?!抖男ⅰ防锕蘼駜?,郭巨為了不讓兒子跟老母爭食,挖坑要埋掉兒子的那一剎那,居然挖出來一罐金子——孝行感天動地了。同樣的例子也是《二十四孝》上的,這回只感動了一個上天的美女。董永賣身葬父,七仙女下凡給他做媳婦。顯然,這個故事比郭孝子的事跡,對人們更有吸引力,要不然怎么會有黃梅戲《天仙配》。漢代對孝道推崇最賣力,甚至還假托孔子,編了《孝經(jīng)》。既然編出來了,信徒們自然奉若神明。東漢末年,黃巾大起義,天下大亂。居然有人對皇帝建議,對付起義,無需派兵,只需派一個大臣,向北面誦讀孝經(jīng),反叛自消。又過了些年,董卓專權(quán),天下災(zāi)異流行。兩位大臣上書,說是念誦孝經(jīng),就可以消災(zāi)去難。漢獻帝從諫如流,真的讓兩位仁兄隔兩天就念誦一遍孝經(jīng)。
郭巨和董永的故事,都是神話,或者大人編給孩子看的中國式童話。如果真的相信活埋孩子能挖到金子,展示孝心可以吃到天鵝肉,等七仙女下凡,那就該進精神病院了。同樣,無論念多少遍孝經(jīng),也止不住刀兵,息不了災(zāi)難。出這樣主意的人,如果不是病急亂投醫(yī),就是思維混亂。但是,幾千年來,無論孝的矯情,還是孝的迷信,都長久不衰。多少輩子都有人津津樂道,傳得婦孺皆知,不斷在民間發(fā)展出些新的故事來。只要孝道還有需求,就會有人將之鼓吹成這個樣子,一點辦法都沒有。《紅樓夢》好了歌云: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子誰見了??上?,癡心父母話語權(quán)大,他們只希望“好”,看不到,或者不想看到“了”。好便是了,就變成了虛幻有“好”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