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禪話(二十一)
野狐禪
一天,百丈懷海禪師說法圓滿之后,大家都已經(jīng)退出了法堂,有一位老者卻依舊站在原地,不肯離去。
百丈禪師見狀就問道:“前面站立的是什么人呢?”
老者回答:“其實我不是人,而是一只野狐。過去在古佛時,我就在百丈山修行。當時曾經(jīng)有一位學僧問我:‘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也無?’我回答說:‘不落因果?!鸵驗檫@一句回答墮了500世的狐身,至今猶在畜生道中受苦。所以想請禪師下一句轉語,讓我能夠超脫這野狐之身?!?/p>
百丈禪師慈悲地答應了。
于是老者就合掌恭敬地問:“大修行的人還落因果也無?”
百丈禪師大喝道:“不昧因果!”
老者聞言大悟,作禮告辭。
第二天,百丈禪師率領寺中大眾,來到后山石巖洞內,以杖挑出一具野狐死尸,然后用亡僧的禮節(jié)予以火葬。
一個是不“落”因果,一個是不“昧”因果,一字之差,卻是天壤之別?!安宦湟蚬?,是指所有修行的人不受因果報應,這是胡言亂語的指點,大錯特錯;任何人都逃不出因果的定律和報應。
百丈禪師的“不昧因果”,實乃至理名言。因為任何修行悟道的人,都要不昧因果,都要受因果報應的。
所以,無門慧開禪師有一首偈頌云:“不落不昧,兩采一賽;不昧不落,千錯萬錯?!奔词钦f明此則公案。
誰當住持
唐朝時,馬祖禪師創(chuàng)建叢林,百丈禪師訂立清規(guī),自此以后,禪法大盛。在百丈懷海禪師座下,有一位姓司馬的頭陀禪者,精通天文地理。
一天,司馬頭陀外出回來,告訴百丈禪師:“有一個地方叫溈山,可以建叢林安僧,是個能容納1500人修行的好道場?!?/p>
百丈禪師聽了以后,打趣道:“既然如此,我可以前去開山建道場嗎?”
司馬頭陀回答:“溈山是肉山,百丈禪師您是骨人,如果您前去,骨人肉山結合在一起,將來門徒恐怕不會超過1000人?!?/p>
百丈禪師就指著眾人當中的華林覺善首座問司馬頭陀道:“華林禪師可以去嗎?”
頭陀說道:“華林也不相宜?!?/p>
百丈禪師又指著負責煮飯的靈佑問頭陀,頭陀說:“他可以去?!?/p>
華林禪師很不以為然,對百丈禪師說:“我在您座下忝居首座,尚且不能前去住持,靈佑只是個典座,為什么他能去呢?”
百丈禪師回答:“若能于大眾中下一轉語,出奇制勝,就可以前去住持了。”說完,隨手指著座前的凈瓶說:“不得叫凈瓶,你們喚它作什么?”
華林說:“不可叫門閂?!?/p>
百丈禪師轉而問靈佑,靈佑什么也不說,直接上前一腳把凈瓶踢倒。
百丈禪師大笑著說:“華林首座,你輸給煮飯的人啰!”于是派遣靈佑到溈山住持。靈佑禪師在溈山大闡宗風,后來成為禪門溈仰宗一派。
禪的體驗,不講地位高低,也不談知識的有無,只論證悟的深淺?!安坏媒袃羝?,喚作什么?”這是試題,靈佑一腳踢倒凈瓶,什么都不說,這就是最好的答案。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禪不必解說是什么,揚眉瞬目,語默動靜,都可以表達微妙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