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英語語感聽說閱讀能力培養(yǎng)
英語語感是人們對英語語言的感覺,它是人們對英語語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們對英語語言組織方法的掌握和運用,是經過反復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經驗和體會。那么,如何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語感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在大量的聽、說交際訓練中培養(yǎng)語感
眾所周知,一個小孩在習得母語的過程中總是先聽若干時間,才學會口語。而在他使用語言過程中并不懂什么語法規(guī)則,而是領悟語音、詞匯、句子的實際意義,在實際交際訓練中不斷掌握母語。因此,語感培養(yǎng)也必須從聽、說交際訓練入手。
1.堅持做好課前5分鐘的“free talk”
教師利用課前3~5分鐘,讓學生用英語自由對話、交談,逐漸過渡到自由選題,從而實現(xiàn)自主學習。為了短時增效,可讓學生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經過循序漸進,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一定能快速提高,同時也培養(yǎng)了語感。
2.通過聽的活動強化聽說訓練
教師把課本作為聽說訓練的書面材料,讓學生聽所學的新內容。聽之前,提醒學生注意模仿磁帶的語音、語調并回答所要解決的問題。在聽的過程中,學生從聽不懂到聽懂,從部分理解到全部理解,從重復句型到造句模仿,逐漸產生良好的語感。聽力訓練時應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先短后長,先單項后綜合的原則。同時,創(chuàng)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排除學生學習英語的心理障礙。
3.利用教材,創(chuàng)設情景,培養(yǎng)語感
實踐性和交際性是英語教學的基礎特征,必須在用中學,在學中用。教師要用得體的英語授課,充分利用實物,合理使用圖片、多媒體等,創(chuàng)造真實場景,讓他們多聽、多看、多感受,達到理解和運用,使英語教學變得直觀、形象、生動、活潑,使學生樂在其中,興趣盎然。另外,教師應充分肯定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因為“教是為了不教?!彼?,在課堂上教師要精講多練,精講巧練,使學生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快速強化學生的語言知識,快速形成語感。
二、在閱讀中培養(yǎng)和訓練語感
閱讀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吸收信息、利用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引導學生對文章做出價值判斷,提高深層理解和評價文章的能力。同時,獲取交際能力,教師要不失時機地通過閱讀來培養(yǎng)和訓練學生的語感。
1.采用課文整體教學模式
課文教學可采用“導入-表層分析-深層分析-整體評價(自由交際)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符合語感訓練的實踐性原則。而教師在課堂上的點播、導思、導讀則顯得更重要。首先,應教給學生一些常見的閱讀方法,例如,精讀、略讀、跳讀、跟讀、瀏覽等。其次,不同體裁、不同內容、不同題材的訓練方法應有所側重,可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也可通過找出問題,闡明主題或中心。
2.朗讀背誦也可培養(yǎng)語感
“講解是死的,如同進行解剖;朗讀是活的,如同給作品以生命。”有表情的朗讀能以聲傳情,扣人心弦。不論對任何年齡段的人,也不論對聽讀雙方,都是訓練語感的最佳途徑。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有意識的引導學生有感情、有節(jié)奏,正確的朗讀一些文字優(yōu)雅、篇幅短小的英美作品,使他們身臨其境,思路通暢,感同身受。長此以往,多讀多誦,語感自然也就流暢了。
總之,語感是一種難以名狀,但又實實在在存在的對語言的感覺,教師不能忽視學生語感的形成和培養(yǎng)。實踐證明,多聽、多讀、精講、多練有利于培養(yǎng)語感。而語感的形成和培養(yǎng)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采用多種途徑和方法,引導學生在實際環(huán)境中感受、把握、實踐語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