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草地生態(tài)畜牧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各地正著力推廣使用氨化飼料,利用農(nóng)作物秸桿制作大量的氨化飼料,以解決畜牧業(yè)生產(chǎn)中存在的飼料不足難題?,F(xiàn)結合工作實踐,談談氨化飼料制作與使用方法,供參考。
一、氨化池的建造
1. 池址選擇。選地勢高、干燥、地下水位低、易排水、土質(zhì)硬、距畜舍近的地方建池。
2. 池的形狀和類型。青貯池呈長方形、南北向,可建成地上式永久池。
3. 容積。一般1.5米×2.4米×1.4米≈5米3。
4. 建造標準。①青貯池上寬下窄,傾斜度為每深1米、上口外傾5~7厘米。四面壘墻,池底為鍋底形,墻厚20厘米,墻角建成圓弧狀。②池主體建筑采用75號水泥砂漿砌塊石,水平或豎直灰縫均要求砂漿飽滿搗實。③池底采用75號水泥砂漿砌石漫底(厚10厘米)。
二、氨化飼料的制作
1. 氨化秸稈流程。氨化準備→切秸桿→加入尿素溶液→拌勻→裝入池內(nèi)并逐層踩實→蓋膜封嚴。
2. 氨化前準備。①秸稈的準備。選擇新鮮、干凈、干燥、色鮮的秸稈,不能使用發(fā)霉變質(zhì)的,貯存過一段時間的秸稈也可氨化,但應干凈、干燥。秸稈的含水量要調(diào)節(jié)為20%~30%。②尿素溶液的配制及使用。常用的尿素溶液濃度為5%~7%。尿素溶液應盡可能分層、均勻、細霧化地噴灑在秸稈上,分層踩緊,保持密閉,才能發(fā)揮好的效果。③氨化時間。氣溫高于30℃時需貯5~7天,20~30℃時需貯7~14天,10~20℃時需貯14~28天,0~10℃時需貯28~56天。在整個氨化過程中,須加強管理,防止人畜和冰雹雨雪的破壞。要注意密封,防止漏入雨水。
3. 氨化方法。先將秸稈切成長2厘米左右的小段,粗硬的秸稈切短些(如玉米稈),較柔軟的秸稈可切長些。每50千克秸稈(干物質(zhì))用2.5千克尿素、15千克水(含水量大的只加10千克水);把尿素溶在水里,攪拌至完全溶化后,分多次噴灑在秸稈上,入池前拌勻再裝池更佳。邊裝邊踩緊,裝滿后用塑料膜或其他塑料布覆蓋密封,再用細土沿邊蓋好(最好用稀泥),待用。氨化好的秸稈,眼觀質(zhì)地柔軟,顏色呈棕黃色或淺褐色,釋放余氨后氣味重。如果秸稈呈白色,發(fā)黏或結塊等,說明秸稈已經(jīng)霉變,不能再喂牲口。
三、注意事項
一是待用前一天開池取料,不能經(jīng)常開池察看,以免漏氣,氨化不好。
二是氨化時用的尿素溶液不能給牛、羊、豬飲用,否則會致死。
三是注意經(jīng)常查看池的周圍,防止動物破壞或漏水。
(作者聯(lián)系地址:貴州省冊亨縣坡妹鎮(zhèn)畜牧獸醫(yī)站 郵編:55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