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的各種肢體語言中,我一直覺得牽手是最美的景致,一大一小踟躕而行的身影,雙手相握而就的弧線,透過這身影后也許是簌簌而落的繁花——溫馨、信賴、恰到好處的距離組成了極美的畫面。想起這些,是因為想起自己的學生,想起那些令教育者們困惑不已的問題——孩子,我們應該走得多近?我應該如何走近你?在我想到“牽手”這個詞的時候,我忽然有所感悟,也許它可以詮釋教育教學工作中師生間的距離,也許在“牽手”中,我們才能不知不覺地走進孩子的心靈而又不至于讓他感到自己的領(lǐng)地受到了侵犯,也許就在“牽手”中,仿如春風化雨,孩子的心中春草萌生,悄然成長。
牽手吧,讓我們彼此扶持
“牽手”,意味著并肩同行,共披風雨。趾高氣揚地走近學生,迂尊降貴地“蹲下去看”,這除了讓孩子看到你的矯情,給孩子制造不平等之外絕沒有別的好處。讓我們把對距離的把握權(quán)還給學生?!捌降取睆膩砭筒皇且粋€既定的姿勢,而是一種真正的心靈上的尊重,一種對孩子自身的能力與責任感的喚起。讓我們告訴孩子,來,老師和你手挽手一起走過這一段路,遇到坎坷時,老師也需要你的扶持。在工作中,我們把自己還原成為一個有喜怒哀樂的人,還原成為一個有個性有弱點的人,使我們的孩子懂得“被愛”與“愛”;懂得“接受”與“付出”,使他們主動地走近你、親近你。我還記得那一天,我做完手術(shù)才幾天就回到講臺上。當時,我并沒有充當“強者”,沒有像歌中所唱“總是把我們高高舉起”,而是帶著熱情與虛弱坐在椅子上,帶著微笑與歉意輕輕地講課。那節(jié)課,顯得特別安靜,孩子們小心翼翼地聽課,井然有序地回答,生怕惹我生氣。一下課,他們都圍了上來說:“老師,你疼嗎?”“老師,你不在的時候我們很乖。”#8943;#8943;我趁機向他們“撒嬌”,要他們給我倒一杯水吃藥,要他們把教室后邊的那疊作業(yè)本給我捧過來。孩子們樂顛顛地跑來跑去,小臉興奮極了,那看你的眼神,感覺就像一個小大人在保護著一個弱小的東西;那苦口婆心地勸你要吃藥不要怕苦的認真勁兒,就像一個嚴謹?shù)尼t(yī)生。幾個班干更是全權(quán)負責好各項常規(guī)工作,不讓我操心。古人說,“親其師,信其道”,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主動地走近你,喜歡你,他想必會更容易接受你的教育,會容易受到你的影響,并積極地付諸道德實踐。
牽手吧,讓我們共同體驗
“牽手”,意味著一路上要甘苦與共,意味著老師要去體驗學生的實際生活,包括學習生活和情感生活,去了解學生的學習負擔、學習要求、心理需要;也意味著要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操勞與重荷。同樣是對學生提出要求,但你若使孩子感覺到你與他同在,你和他感同身受,那么他做起事來就會情愿得多起勁得多。這學期,我們的清潔區(qū)不是那長長的過道嗎?路兩旁的落葉喬木美則美矣,卻給清潔衛(wèi)生帶來許多麻煩。一開始,我為了使孩子們可以快捷地完成任務(wù)想了許多辦法,但他們總是磨磨蹭蹭還掃得不夠干凈。用高壓政策下死命令強求他們?看著孩子們嘟著的小嘴和拿著笤帚不情不愿的樣子,雖然工作很忙,但我二話沒說拿起笤帚就掃了起來。在掃的過程中我也叫累,也善意地取笑他們掃地不講方法,還要跟他們比賽誰掃得快。孩子們的勁頭終于被鼓起來。掃完回教室的時候他們發(fā)現(xiàn)我看著一疊作業(yè)本發(fā)呆,就問:“老師,你怎么啦?”“顧著掃地,沒改完作業(yè),這可怎么辦啊?呆會兒你們還要用呢!唉!”“老師,你以后別跟我們?nèi)叩亓?,我們自己能?”“可是你們多累啊,老師想幫幫你們!”“可你改作業(yè)更累啊!”#8943;#8943;師生之間就像家人一樣有商有量,互相體諒對方的處境,這比講什么道理都要有效,“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我們要相信孩子,相信你的真誠總會澆灌出美麗的花朵。
牽手吧,讓我們保持距離
“牽手”,意味著雙方面朝前方,手相觸,身相隔;意味著彼此之間有交集,也各有自我的空間。師生之間應該是“零距離”還是“師道尊嚴、師生有別”?這其實是一個不能量化的概念,它既包括教學過程中師生的空間距離,也包括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我總覺得,老師若是以為自己是孩子的老師就有權(quán)介入孩子的全部生活、思想,這是一種多么自以為是甚至是魯莽的想法!雖然也許初衷只是為了關(guān)心他。有一個學生從小被抱養(yǎng),與養(yǎng)父母之間的關(guān)系不是太融洽。她很忌諱別人知道她的身世,有一段時間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對她,我并沒有“走近”,以“救世主”的角色來拯救,而像對其他孩子一樣去對待她,提起她父母的時候也總以正常的語氣。漸漸地,她也覺得自己的身世沒有什么“挾以自重”的地方了。有一次,她和養(yǎng)父母一起旅游回來,我當著幾個小孩子的面羨慕地說:“你真幸福,我多想和我的父母一起去玩啊!”她馬上感覺到周圍向她投去的羨慕的目光,于是她笑了,為自己擁有的父母的疼愛笑了,她在學習上也漸漸自覺起來——恰到好處的距離,蜻蜓點水的關(guān)注,維護了她脆弱的心靈里的孩童的尊嚴。
教師與學生是共同學習者,但同時也是學生的引導者和監(jiān)督者,“零距離”會使得教師的教育缺乏說服力和勸導力——就像有的人教育學生頭頭是道,但對于自己的孩子有時卻會束手無策;“師道尊嚴”會在師生之間豎起一道屏障,使我們教育者無端失去了看到許多美麗風景的機會。
牽手吧,讓我們彼此信任
“牽手”,意味著向?qū)Ψ缴斐鍪?,意味著信賴。還記得運動會前夕,我因故把選運動員的事給耽擱了。就要交名單了,我做出一副無助的樣子跟孩子談起這件事?!袄蠋煟@任務(wù)就交給我吧?!闭{(diào)皮的葉毅栩第一個站起來說。這是一個專愛搗蛋的家伙。但我記起他平日里吹噓自己體育很棒的樣子,于是信任地點點頭。接下來我?guī)缀酢巴恕边@件事。幾節(jié)課下來,他忽然氣喘吁吁地跑到我面前,手中揚著一張皺巴巴的紙,上面分門別類寫滿了名字。原來,他利用課余時間與同學們商量討論并征得大家同意后,擬出了這份名單。“老師,你拿去交吧?!彼拇笱劬膩頉]有這樣明澈,我忽然覺得好喜歡他。信任一個人,會給對方帶去多大的鼓舞啊!他上課不再做鬼臉了,對紀律不再漫不經(jīng)心了,因為他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對班級很重要的事。對我們教育者來說,那份名單的合理性倒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信任給一個孩子帶去了快樂和自信。
“牽手”,使我和我的學生們共同跨越了教學生活中的一道道溝壑。在這樣的師生關(guān)系中,學生體驗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寬容、親情與關(guān)愛,同時受到激勵、鞭策、鼓舞、感化、召喚、指導和建議,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作者單位:順德市容桂區(qū)瑞英小學
廣東佛山 528305)
責任編輯余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