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除了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外,建立良好的家校關系,架設有效的家校溝通的橋梁也是其重要的工作內(nèi)容之一。由于教育過程的復雜性、學生個性的差異性、教育觀念的時代變遷性、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多樣性等因素,班主任與家長在教育觀念和方式上難免產(chǎn)生分歧和矛盾。為此,班主任要講究溝通的技巧,盡量協(xié)調和處理好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共同承擔起教書育人的職責。
一、悉心保護支持型家長
大部分家長都屬于支持型,他們對教育工作非常理解、支持,能積極配合學校教育,重視家庭教育,同時還能主動與老師溝通交流,甚至提出很好的建議。對此,班主任要耐心傾聽家長心聲,悉心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適時表達自己的看法,及時調整工作策略。
家長畢竟更了解孩子,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多和家長溝通,以及時全面了解學生情況。在時間并不算長的班主任經(jīng)歷中,我有一位特別要感謝的家長。那是剛參加工作時,班上有個小女孩,讀書很努力,很懂禮貌,于是我想當然地認為她的家庭教育肯定不錯。一次,要求寫一篇作文《我的母親》,她第一次沒交作業(yè)。我很不解,問她原因她也不肯說,讓她補寫她也不寫,于是我嚴厲地批評了她。正當我為此事犯愁時,她的奶奶主動來到學校。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她告訴我,孩子很小的時候母親就生病過世了#8943;#8943;小女孩的奶奶不但沒有責怪我不分青紅皂白批評孩子,還歡迎我去家訪。通過家訪,我化解了與學生之間的矛盾,也讓我更加了解了我的學生。這讓我真正認識到家校溝通的重要性,真正感受到只有家校間建立良好的溝通才能讓我們的教育更加有效而美好。
二、積極引導依賴型家長
做老師的經(jīng)常會聽到家長說:“一切都拜托你了,老師!”這類家長一般都忙于工作或生意應酬,對孩子疏于管教,與孩子的交流很少。這類家長雖然也明白教育的重要性,卻不懂得教育有其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有意無意地忽視了家庭教育。為此我努力讓家長知道,家庭教育無可替代,孩子的教育工作不能完全依賴學校,家長應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同時,班主任也要做好深入細致的工作,多與家長溝通,引導他們運用正確的教育方法,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tài)和產(chǎn)生問題的原因,對癥下藥。如此,家校聯(lián)系才能真正促使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學生小毅調皮好動,常常惹事生非,通過家訪我了解到,其家長屬典型的依賴型家長——成天忙于生意,只管孩子吃飯、睡覺,很少與他交流。通過與孩子談心得知,雖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可他有時甚至好幾天都看不到父親,因此覺得父母不關心他,沒有人在乎他。由此我分析他的“惹是生非”只是為了引起別人的關注。于是我對他曉之以理,告訴他沒有哪個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讓他學會體諒父母的難處,讓他知道其實有很多人在關心他,比如老師、同學。當然,他人畢竟不能代替父母,為此,我及時與其父母聯(lián)系,想辦法說服他們多關心孩子的成長。
去年十月,他又一次闖禍,傷及另一孩子的身體,我立刻聯(lián)系雙方家長。當小毅的家長來到學校,了解事情經(jīng)過后,嚴厲地訓斥了孩子,并馬上向對方道歉,積極配合受傷孩子的治療。以這件事為契機,我再一次與他的家長溝通。通過交流,我發(fā)現(xiàn)其實家長是很關心孩子的,只是有時候的確生意太忙,所以顧不上關心他。時間長了,也不知該怎樣跟他聊天了。對此我先是曉之以理,讓他們明白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建議他們多掌握和運用科學的育兒方法。事后我還多次和家長聯(lián)系溝通,積極與學生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逐漸改變了家長依賴型的教育方式,家校合力更好地促進了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三、熱心關懷旁觀型家長
每個班級中都會有一小部分家長怕見老師,這類家長分兩種:一部分是文化水平不高、工作忙碌、經(jīng)濟上處于劣勢的家長;另一部分是對學校教育認識不夠,或在教育方面束手無策的家長。這些家長有明顯的自卑感,見到老師總是敬而遠之。對于這樣的家庭,班主任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創(chuàng)造機會傾聽家長的內(nèi)心想法,給予積極引導和熱心鼓勵。
班上有位學生,學習成績不太好,考試常不及格,我一直想找其父母談談,但每次放學時總等不到他們的到來。問孩子,孩子總說父母不來接他。實際上孩子的父母一直都來接孩子,只不過從不到人群集中的地方。有一次在路上正巧遇上他父親,我先表揚了孩子聰明、誠實,然后婉轉地指出其不足,告訴他我會盡力教育好孩子,也希望得到家長的配合和支持,最后還指導他們在家庭中怎樣進行有效的教育。這位家長聽后欣然接受了我的意見,還作了自我批評,說自己忙于工作疏忽了對孩子的教育。從此,這位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多了,還經(jīng)常在放學時進到學校,督促孩子做完課堂作業(yè)再回家。在這樣的家校配合中,孩子成績有了明顯進步。
四、正確對待交際型家長
作為教師,不能把學生和家長分成三六九等,以貌取人,以職取人,以財取人。教師“為人師表”,是學生效仿的榜樣,其理論水平、道德修養(yǎng)、處事原則等都將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影響。所以,教師在接待家長時應親切熱情、禮貌相對,并講究談話的內(nèi)容、方法和語氣,對一些不講理的家長要理智應對。
班上的一個學生因為視力不好,我便把他的座位挪到了前面。有的學生沒有了解情況就向家長告狀,說老師不關心重視他,只關心某某,原因是某某的家長是“當官”的。告狀學生的家長第二天甚至來到學校給我送禮。我婉拒了家長的禮物并和她進行了溝通,家長表示,之所以來學校,只是希望老師能給予孩子更多的關心愛護#8943;#8943;于是我把給孩子調座位的前因后果仔細告訴了她,希望她能體諒老師的工作。這件事雖然在誤會消除后得到了妥善解決,但它告訴我,在今后給學生調換座位的時候,要順便說一下理由,以避免類似的事情再發(fā)生。
總之,有計劃、有目的地搞好家校聯(lián)系,是因材施教,全面提高班級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站在家長的立場上看問題,教師可以更好地理解家長們的想法和需要,從而更加有效地建立起積極和諧的家校關系。
(作者單位:嘉善縣魏塘鎮(zhèn)中心小學
浙江嘉興314100)
責任編輯余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