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結(jié)合近年的教學實踐,就小學品社教學方法進行了初探。一、注重細節(jié);二、教師與學生合作;三、開展學生與學生的有效合作。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活生生的,我們要靈活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新教法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讓品社教學煥發(fā)生命的活力。
關鍵詞:合作學習;優(yōu)化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3315(2010)8-102-001
俗話說: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也是如此。教師苦思冥想進行教學預設,就是要盡最大努力使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掌握所學的知識并隨之產(chǎn)生相應的品德修養(yǎng)。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倡導學生結(jié)合實際問題進行動態(tài)式討論、合作,讓他們親身體驗、感受“合作學習”的樂趣,感受道德觀念在自己行為中的力量,并能不斷地將新的道德觀念內(nèi)化為自己的行為準則,促進行為外化。
本文結(jié)合近年的教學實踐,就小學品社教學方法進行了初探。
一、注重細節(jié)
教學是由細節(jié)構成的,教學細節(jié)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蘊含智慧;看似簡單,而簡單中孕育深刻。關注細節(jié),就是關注教學行為的改變,就是重視新課程的理念是否落實到位,就是追求教學實踐的智慧與藝術的統(tǒng)一。一位專家說:“細節(jié),往往反映著教師的教學水準,折射著教師的教學思想?!睂毠?jié)的處理,既是衡量教師素養(yǎng)的“標桿”,更是測定好課的“天平“。有一位老師教《從一滴水說起》時,一處教學細節(jié)令人印象深刻。
師:同學們,節(jié)約用水,保護水資源,刻不容緩!作為小學生的我們,能做些什么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nèi)討論,看哪個小組的方法多又好?
師:誰來說說有什么好辦法?
生:(熱烈交流)
師:同學們想出了許多節(jié)水護水的好方法,還懂得了一水多用,真是了不起!那么,老師剛才做演示用的這一盆水該怎么辦?
生:可以用來拖地。
生:可以用來抹桌子。
生:可以用來澆花。
師:瞧,講臺前就有幾盆花,誰來幫忙澆花?
(指名一生上前澆花,師生共同鼓掌)
對于課堂上已經(jīng)發(fā)揮過作用的極不起眼的一盆水,這位老師并沒有忽略它,而是緊緊圍繞著本課的教學目標,恰到好處的進行了處理,讓節(jié)水的意識落實到行動中,可謂務實而求真!
二、教師與學生合作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尊者、長者、說教者,學生是晚輩、是聽者,這種合作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狀態(tài)。而新的品德與生活課程強調(diào)以活動為載體,避免生硬的說教,那么活動中教師就應放下架子成為學生的合作伙伴,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成為學生的啟發(fā)者、支持者、合作者。如教學《我要攀登》一課時,某某老師是這樣執(zhí)教的:
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老師來和大家做一個游戲,名字叫《體力大測驗》。這個游戲的規(guī)則是怎樣的呢?請看老師的示范,預備齊一
首先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半蹲成坐的姿勢;然后抬頭挺胸,兩臂前平舉,腳跟著地;接著動作要標準,堅持不住請回座位;最后嘴巴不出聲,看看誰能堅持到最后。
為了使游戲順利進行,我們選了6個小裁判,請裁判起立,希望同學們能服從裁判。
學生:(做好準備)
教師:好,現(xiàn)在,請同學們起立,前后空開一個手臂的距離。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
學生:(開始做游戲)
教師:你的動作真標準!你的動作走形了,請回座位!小裁判很公正。這些同學做得很認真。
教師:游戲到此結(jié)束,放松一下,請回座位!這些同學是裁判員一致公認的動作標準、堅持到底的同學,他們真了不起啊!老師給他們頒發(fā)最佳體力獎!同學們,怎么樣——
老師和學生一起參與游戲,承擔的是學生忠實的游戲組織者、參與者,平等的活動伙伴,角色的替換,實際上就是和學生融為一體,真正成了合作的伙伴。
三、開展學生與學生的有效合作
玩游戲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通過游戲可以培養(yǎng)人的興趣,形成人的性格感,增長知識,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成為中心,阻礙了學生與學生間的合作。采用“生生合作”教學則是新課堂的重要方式。學生組合到小集體中,由于有了共同的活動目標,成員必須合作完成。也只有好好配合,互相合作,才能完成個人所達不到的任務。某某老師在執(zhí)教《我們的合作》一課時,是這樣組織學生活動的。
教師:通過今天的學習和體驗,你們都有哪些收獲?
學生:我知道了合作很重要。
學生:合作可以使我們更好地完成任務,
學生:可以交到許多好朋友!
學生:……
教師:你們的收獲真多,從一個普通的游戲悟出這門深刻的道理,你們真了不起!對,我們從小就要養(yǎng)成合作的意識。下面有這樣一些活動(出示:三人四足、剪貼畫、做拉花、做紙花、朗誦、做小報)請一個同學讀一下。
學生:讀題目
教師:為了讓活動順利進行,老師做了6個席卡,準備好了材料,請組長來領?,F(xiàn)在選擇一個你想?yún)⒓拥幕顒?,你們選好了嗎?現(xiàn)在,無聲地走到你的小組里去。
學生:走到小組里
教師:在每個席卡的背面有活動的要求,請組長組織大家討論如何分工合作完成。
學生:小組討論分工
教師:討論好了嗎?要求明確了嗎?
學生:活動(放音樂)
學生依靠集體的智慧、合理的分工,討論、交流,在思維的碰撞中完成任務。依靠小組合作,大家在一起自主安排各種活動方案,設計活動形式,更激起了孩子們愛玩的天性。所以課堂上的生生合作,不僅僅是體現(xiàn)了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過程,還將品德這個靜態(tài)的課堂轉(zhuǎn)為動態(tài)的活動場所,把學生的實踐活動延伸到了課外。學生在游戲中學會了合作,或者說更好地理解了合作,相信他們的成長會更快,收獲會更多。
品社教育源于生活,是“學生生活”“學會做人”的教育,孩子們就在生活中不斷地活動,不斷地充實著自己的知識,不斷地長大。我們面對的學生是活生生的,我們要靈活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新教法組織有效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動”起來,接受“活”的教育,閃爍“活”的思維。在“動”中去體驗,在“動”中獲得真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和個性,讓品社教學煥發(fā)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