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與京》
(日)酒井順子 著
江明玉 譯
山東人民出版社
定價:28元
這是一部日本版的“二京賦”,關于京都與東京。
千年古都京都曾是舊時日本首都,而東京,則是現(xiàn)在的日本首都,舊稱江戶。
當年,孝明天皇的妹妹和宮親子內(nèi)親王曾經(jīng)說過,“我不要嫁去像江戶一樣的鄉(xiāng)下”?!绑w育系般的都市江戶,看在文化系都市京都人的眼里,恐怕是覺得‘哎呀,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鄉(xiāng)下也需要熱鬧的地方嘛!’”本書作者酒井順子這樣揣度1861年時京都人對江戶的印象。
到了21世紀初,江戶,也就是今日的東京雖已成為與紐約、倫敦平起平坐的“全球城市”,然而,在酒井順子筆下,面對清寂的京都,繁華至此的東京似乎仍須仰視。其筆下對“二京”的比照,無論風物、禮俗還是城市氣質(zhì),更像是作家對兩個城市高下由來的詮釋。
京都之“高”,是因為有超過1200年的歷史打底。公元794年,桓武天皇遷居平安京(即京都),京都從此成為日本的國都,而如今東京所在的地方,那時還盡是蠻荒。
一千一百年后,為紀念遷都大事,京都人開創(chuàng)了“時代祭”,他們在慶祝游行時扮作平安時代以降的圣賢、英雄,藉此向桓武天皇和列島神明致敬。作為題外話,酒井甚至認為現(xiàn)在流行于日本的Cosplay游行活動其實就源于“時代祭”。然而當“時代祭”于1989年被東京學去之后,祭典變成了提升人氣促商機的嘉年華。對于東京而言,“所謂祭典就是要吸引人來”,酒井說,這種忘記祖先、神明而不覺罪的態(tài)度,以及厚臉皮的模仿精神,其實反倒成了支持東京城市發(fā)展的原因;而在京都,“所謂祭典就是借祭拜當?shù)厣衩?,來強化身為京都人還有當?shù)鼐用竦囊庾R”。這種意識,換個說法就是確保純正和文化的留存。
觀念的比較聽來太玄,不如把觀念物化作生活日常:在京都,人們慣用超長的敬語,并將談話變成一種儀式;而在東京,人們已坦率得如西洋人一般,以至在收到不喜歡的禮物時直言“不符合我的風格,還給你吧。”在京都,為保護古城風貌,新建樓宇的高度通常不得超過45米;而在東京,333米高的東京塔是城市現(xiàn)代化的驕傲。在京都,Hello Kitty的形象多為歌舞伎;而在東京,這只小貓卻變作身穿長靴短裙、手提Louis Vuitton的辣妹#8943;#8943;
酒井沒說京都的“和風”與東京的“現(xiàn)代”哪個更加神圣,不過讀的人不難發(fā)現(xiàn),無論東京給了現(xiàn)代日本怎樣的體力和扮相,其民族的心靈,永遠要托付京都。
事實上,和宮最終還是嫁給了住在江戶的德川家茂,她大概沒有料到,7年之后,她的侄兒明治天皇甚至把皇宮也遷到了江戶,并于次年將新都改名為東京。
一個多世紀后的今天,京都仍有老人相信“天皇陛下只是去一下東京而已,其實京都才是真正的首都!”酒井記錄道。
新書信息
《毛澤東最后七年風雨路》
(撰文)顧保孜、(攝影)杜修賢
人民文學出版社
定價:58元
紅墻女作家顧保孜潛心寫就的這部紀實作品,客觀描繪了毛澤東最后七年的風雨歷程,真實再現(xiàn)了1970年到1976年共和國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和國事風云,生動講述了林彪事件前后中國在內(nèi)政外交上重大事件的起因、發(fā)展與結局,同時也曲折反映了毛澤東個人晚年的思想軌跡。
《轉(zhuǎn)基因食品天使還是魔鬼》
一民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定價:29元
書中匯集了當前關于轉(zhuǎn)基因爭論的主要觀點,討論了轉(zhuǎn)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轉(zhuǎn)基因糧食對國家糧食安全的影響、轉(zhuǎn)基因作物對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的影響、跨國生物公司的掠奪、轉(zhuǎn)基因?qū)@葳濉⑥D(zhuǎn)基因主糧推廣過程中人們的知情權等問題。轉(zhuǎn)基因食品,天使還是魔鬼?人們需要作出正確的選擇。
《聯(lián)大八年》
西南聯(lián)大《除夕副刊》
新星出版社
定價:22元
唯一由聯(lián)大學生自行組稿編撰的聯(lián)大文獻,聞一多親筆題署。塵封60年,為你揭開西南聯(lián)大的神秘面紗。1946年初版,60年后首次完整再版。聯(lián)大師生原汁原味之作,如實呈現(xiàn)西南聯(lián)大的風氣、風神與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