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海子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無疑是詩歌精品,它充滿溫暖、關懷、理想、博愛;但詩人本身留給我們的卻是孤獨、悲傷、絕望的形象,他英年早逝,成為上個世紀詩壇的悲劇。詩歌與詩人之間的距離有多遠,一首詩歌傳達給讀者的究竟有多少,這需要讀者細心地去尋找和探索。
【關鍵詞】詩歌 海子 溫和 孤獨 悲傷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愿你在塵世活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上個世紀抒情詩正以其噴涌的氣勢逼近中國詩歌疲軟的狀態(tài)時,海子宣告的結局似乎是當頭一棒。詩人的這一內在層面給教學帶來了解釋上的矛盾和為難,正確認識海子應是教學不可回避的問題。從詩文入手看海子形象也許是一條捷徑。海子詩文中,《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最有代表性,我們可以從解讀這首詩開始。
一、從文本語言層面看海子:一個樸素而溫和的形象
靜心聆聽詩歌:遠離塵世喧囂,安靜,一所房子,劈柴喂馬的人。這個人手中拿著的一定不是《新舊約全書》、《瓦爾登湖》、《孤筏重洋》、《康拉德小說選》,只是一把斧頭、一把干草,準備喂好馬去休息,在睡眠之前想想糧食和蔬菜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話可以考慮周游世界,完成一次或者幾次普通人的旅游,這不算是什么幻想,如今的老百姓早已開上自家的車子出去風光了。詩歌里我們沒有聽到雞鳴狗吠,他安靜有愿望,其愿望樸素單純:給每個人開始寫信,告訴他們幸福,給冷靜的山取個溫暖的名字,祝福所有熟悉和陌生的人。詩歌給予我們的就是一個春天的博大,擁有并且愛,我們有燦爛的前程,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夜半作詩的那個人呢?我們忽略了另個可能的他:蓬頭垢臉,感覺累,寫詩歌,寫著他的純粹與理想或者有多少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我們知道的太少。在這首詩歌里,我們見到樸素與真誠,看不到生活里的災難、精神里的恐慌,他就那么溫和而謙遜地告訴世人:一所房子,寫信吧,我們發(fā)現(xiàn)不了什么他的小脾氣,不過就是一個理想著的青年,他突然站立在詩的面前說,好吧,從明天開始我們將幸福。
這是溫暖的海子,性情溫和、衣著簡單、精神樸素,麥田里長大,懂得喂馬、劈柴、糧食和蔬菜,我們看到的是人間煙火里長大的有理想的健康的海子。
二、從文本語言背后看他的第二層面:骨骼里冒出孤獨和逃逸味道的海子
試想,我們就是蓋一所房子,會選擇人群,鳥語花香。喂馬需要莊稼,至于水我們頂多要的是河流而不是大海,我們的糧食需要鋤犁,蔬菜需要經(jīng)營,一所房子必須蓋在人間內部、鄰里周圍。如果我們把房子主建筑蓋在大海邊,那么他定是個打漁為生的漁民。可海子沒有說,他說的是面朝大海,海上生花。有一首詩歌是“海上生明月”,明月海上,用于表達系念家鄉(xiāng)或者親人,但明月生花貴于虛幻。首先,他構建的房子建錯了方位,詩歌在寫實里出現(xiàn)了虛幻的影象;房子如同一個精神的軀殼,空浮在靈魂的上空,他遭遇了偏離人群;他想起了普通人喂馬是幸福的,而這個人正在靈魂深處游離出塵世;想起麥田,隱遁在句子里,抒寫著他自己的大地。我們不知道前面的那個小伙誰在替他完成喂馬和劈柴,他沒有去做,他只是坐下來寫詩歌,渴望與人間貼近,渴望過普通人的生活,又渴望有情人終成眷屬,同時還在渴望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他所渴望的,他沒有,普通人更沒有,因為他最終是個不懂得生存的人,面朝大海只是虛幻,房子只是他精神世界的堡壘。他住在昌平的一個小房子里,懷抱著《新舊約全書》,然后失眠,我以為那所租來的房子一定沒有生火爐,沒有下棋子的聲音,沒有愛人相陪,更沒有酒精,一個把自己顛覆在句子和幻想里的人他有的是孤獨,然后足夠用來幻想一所虛幻無形的房子,滿眼里看見海上春暖花開。只在意識和智慧的邊緣行走定會被世人忽略。
孤獨是可以拯救的。
三、從海子的其他詩歌和自身經(jīng)歷以及高貴的追求來看他的第三層面:野蠻而悲傷的海子
他的野蠻是看不見的,是建筑在那所虛空房子里儲存的極大力量。首先,他要求的圣潔屬于一個獨舞者的純粹舞蹈,靠近神靈和太陽。他是一個明白自己說什么的詩人:“太陽是我的名字,太陽是我的一生”;“千年王國和我,騎著五千年鳳凰和名字叫馬的龍……”,把自己放大到神靈般呼喊,天資聰慧心氣太高,一眼辨認世俗塵雜躲避起來。其二,他十五歲上北大,十九歲在中國政法大學哲學研究室工作,精神的迅速膨脹是否和這個瘦弱的孩子匹配?樂于形而上的思維能否使年輕人盡早涉世成熟?經(jīng)典和貴族的氣質能否安頓一個出身平民的孩子的心靈?這似乎都成為對生命極端浪漫的可疑。其三,他的野蠻更表現(xiàn)在詩歌的取勝上,神靈的語言和氣息沒有可緩慢的余地。語言在他那里自由馳騁這并不是不好,而年輕的海子在這里尋找到王的感覺,駕馭千里一躍江河不可阻擋,帶著他的靈魂走遠,是一位詩歌烈士,在詩歌王國里是一位雄心勃勃的詩歌競技者,無人能超越他。其四,他把瘋子畫家凡·高親切地叫做“瘦哥哥”,稱呼自己為歌德式的人物,可《浮士德》從構思到脫稿用了長達近六十年的時間,海子卻沒有了耐心,他喜歡以英雄和飛蛾兩種姿態(tài)取勝,并沉陷于對生命的誤解里。所以他想象的春暖花開,這自然的屬性在他那里只能開在安靜僻遠的大海上,成全他一個人的理想和神秘。
在通往太陽的路上,他注定像夸父一樣倒在大地上。在這樣的路上他獨立無助又驕傲自豪,像尋找圣杯的騎士,揮舞著長矛越走越遠,留給后人的只能是蒼涼而悲壯的背影。
這是一個悲傷到極度疲倦的海子。
再回到文本看,一切都從明天起吧,那么今天呢?今天的力量正在封閉的呼救里獨自消耗。今天他也許開始了自我審察,但正是這一瞬間,他找到了自己在人間的命運,葉賽寧式的命運?!按禾?,十個海子全部復活……在春天,野蠻而悲傷的海子/就剩這一個,最后一個/這是一個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傾心死亡/不能自拔,熱愛著空虛而寒冷的鄉(xiāng)村”,這些從詩人內心分裂出的自己的形象發(fā)出了對人間這個海子的“嘲笑”,他和現(xiàn)實和物質只作了短暫的情人。
海德格爾說:“在這個世界陷于貧困的危機境地之際,唯有真正的詩人在思考著生存的本質,思考著生存的意義?!ㄓ姓嬲脑娙瞬趴赡懿挥嬍浪椎墓檬Ф阉伎嫉囊庀虺浆F(xiàn)象界的紛紜表象而去思考死亡,思索人類的出路,而當他自身面臨著生存的無法解脫的終極意義上的虛無與荒誕之時,他便以身殉道,用自己高貴的生命去證明和燭照生存的空虛。”
“尸體是泥土的再次開始/尸體不是憤怒也不是疾病/其中包含著疲倦、憂傷和天才”(海子《土地·王》)。這就是海子,讓我們永遠懷念他,永遠熟背溫暖而憂傷的《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作者單位:陜西省榆林市靖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