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意外爆發(fā)的美國次貸危機將全球資產泡沫無情地刺破,大宗商品價格以近乎雪崩的方式大幅暴跌。人們發(fā)現(xiàn),原本強烈無比的通脹預期,幾乎在瞬間消散得無影無蹤,緊隨而來的竟是久違的通縮擔憂。
2009年,在各國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全球經(jīng)濟終于見到了復蘇的曙光。不過,由極度寬松貨幣政策所引發(fā)的通脹預期再度抬起頭來。
2010年,歐洲債務危機爆發(fā),引發(fā)投資者對全球經(jīng)濟二次探底的擔優(yōu),金融市場頻頻動蕩。在歐債危機蔓延與經(jīng)濟復蘇緩慢的陰影下,許多新興經(jīng)濟體國家為避險轉而大量購買黃金,國際金價在一年內上漲逾30%。
投資者避險情緒的升溫推動了黃金價格的持續(xù)上漲,黃金一枝獨秀的不俗表現(xiàn)充分彰顯其良好的避險吸引力。
截至2010年6月18日,當紐約黃金期貨價格收盤定格在1258.3美元/盎司,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的時候,全球投資者意識到,期待已久的黃金大牛市真的已經(jīng)到來。政府大量發(fā)行貨幣的救市行為最終會否令貨幣體系土崩瓦解?在新的貨幣單位出現(xiàn)之前,黃金是否將成為各路資金最后的避風港呢?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遲遲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引發(fā)投資者避險需求的高漲,是國際金價屢創(chuàng)新高的重要原因。從中期來看,國際金價再創(chuàng)新高沒有太大懸念。我們得出這個結論主要是基于以下幾點原因。
與避險情緒密不可分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寫道:“貨幣天然不是金銀,但金銀天然就是貨幣”。黃金兼具商品和金融的雙重屬性,具有天然的貨幣職能。因此,在金融危機爆發(fā)后,黃金的投資和避險價值進一步提升。
黃金作為貨幣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商品或者貨幣具有黃金般悠久的歷史和地位。然而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黃金似乎變成一踩百沉的“賤金屬”,自1980年創(chuàng)新高后連綿不絕地下跌了整整20年。原因很簡單,世界經(jīng)濟發(fā)展平穩(wěn),美國成為世界標桿,美元成為世人追逐的對象,在耀眼的美元和美國的光環(huán)眩暈之下,沒有人愿意為不是貨幣的金屬給出很高的價格,黃金甚至一度跌穿了絕對成本價。
但隨著新經(jīng)濟泡沫的幻滅以及“9·11”戰(zhàn)爭的爆發(fā),人們重新思索美元的價值,尋找新的貨幣來避險和保值,這開始直接導致了歐元的暴漲。事實上歐洲經(jīng)濟相對于美國來說顯然沒有穩(wěn)固的政治架構聯(lián)盟,甚至經(jīng)濟也是乏善可陳,所以歐元也有極大局限性,故價格波動很厲害。再加上去年年底以來爆發(fā)的主權債務危機,歐元也已處于風雨飄搖之中。由于日本經(jīng)濟深陷衰退的20年中,世界第三大貨幣日元也只能作為套息工具使用。新興市場國家經(jīng)濟發(fā)展雖迅速,但貨幣對外開放的步伐或者政治體制的不協(xié)調都無法解決投資者內心的困惑和擔心。因此,人們把目光重新投向了黃金,黃金價格自2001年開始觸底反彈,從2008年又開始出現(xiàn)一波大的上漲。
對于金價的長期走勢,我們仍然維持比較樂觀的態(tài)度,雖然美國3月PPI數(shù)據(jù)下降1.1%緩和了市場對于通脹的預期,但各國寬松的貨幣政策使得未來通脹的擔憂仍然存在,這也是維系金價能長期上漲的基礎。另外,一些全球主要的黃金ETF在金價下跌時并未有減持行為,表明專業(yè)投資機構對長期金價的看好。
央行成黃金需求主力
亞洲以及遠東素來有收藏黃金的喜好,歷史上亞洲和遠東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黃金,西方人更是形象地把亞洲和遠東稱為“黃金墓地”。因為黃金通過世界貿易流入亞洲就不再流出,西方人得到東方的絲綢和陶瓷,東方人得到西方的黃金白銀?,F(xiàn)實是亞洲這些國家擁有最多的外匯儲備和最少的黃金比率,黃金納入央行的資產儲備中是近一兩年的事情,前10位最大的外匯儲備國家中前8個國家位于亞洲,所以增持空間巨大。原因是在這些巨額外匯儲備的背后,亞洲國家央行對于美元貶值無能為力和深惡痛絕。大量儲備美元貨幣,而美元指數(shù)從120起一直跌跌不休,讓持有美元資產的新興市場國家央行“深度套牢”,目前的美國經(jīng)濟和宏觀政策都無法讓這些外匯大國看到希望,所以增持黃金行為將會此起彼伏。
貨幣的國際化和貨幣的話語權是發(fā)展中重要考慮的問題,而每個強勢貨幣的背后都是有很強的黃金儲備作為支撐的,美國有8000噸黃金、歐元背后有5%的黃金儲備、瑞士法郎有25%的黃金儲備支撐,甚至出售黃金要實行全民公決。
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的央行最有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增加黃金儲備,包括中國、日本、俄羅斯、印度、新加坡、巴西和韓國央行等。目前國際儲備中黃金所占比例不到10%的央行具備增持黃金頭寸的動機。如果位于亞洲的前8個外匯儲備國家增持到5%,需求將會有4300噸,而如果增持到10%將會需要11600噸。這將是全球不消耗任何一盎司黃金的情況下整整5年的黃金新增產量。未來在全球貨幣的貶值態(tài)勢下央行增持預期很大,將會導致對黃金價格上漲預期極大。中日4萬億外匯儲備,如果將黃金儲備增持至10%(世界平均水平),那就是2010年全球黃金產量的3.5倍,屆時黃金價格起碼每盎司3000美元。
據(jù)世界黃金協(xié)會(WGC)的數(shù)據(jù),歐洲各國的央行減少黃金出售,再加上俄羅斯與中國等新興市場體大量購入黃金,使得去年全球央行從最大賣家轉身成為最大買主。央行的黃金出售對于黃金供應是僅次于礦產金和舊金回收的第三大來源,按照目前每年黃金產量與需求之間的差距,大約在200噸—400噸。如果央行從出售方轉入購入方將會導致供需不平衡的加大,黃金價格還要大幅度上漲。
新興市場的強勁需求
事實上,2008年中國已經(jīng)超過美國和南非成為世界第一大黃金生產國。2008年,中國自產了282噸,又進口了112噸,但是,國內黃金現(xiàn)貨市場仍然出現(xiàn)了持續(xù)的供不應求。隨著黃金產量增加,中國消費市場對黃金的需求量也在急劇增加。世界黃金協(xié)會發(fā)布的報告稱,2009年中國已經(jīng)超過印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金消費國。
我國近年來開始逐步開放黃金市場,并且鼓勵民眾購買黃金(藏金于民)。我國的黃金需求從1992年開始便穩(wěn)步上升,2009年的需求占全球的11%。世界黃金協(xié)會(WGC)認為未來10年這種需求將會翻倍至140億--290億美元區(qū)間。未來,隨著中國國內居民財富的增加和人民幣的升值,中國的民間黃金需求也將快速上升。
強勢的美元曾經(jīng)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替代了黃金的作用,減少了世界貿易與儲備對黃金的需求,而在目前及可預期的未來,黃金作為價值儲藏和價格尺度的功能正在重新被認識。2009年10月19日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發(fā)布公告稱,可以接受以黃金作為一般等價物,用于所有大宗商品交易的保證金抵押。這些動作與擴大SDR(特別提款權)作用等等改革一樣,是黃金貨幣屬性的一種重新認識。
綜上所述,對于國際金價的未來走勢,當前的上漲趨勢將在中期之內持續(xù)下去,因為無論歐洲解決主權債務危機,還是歐美經(jīng)濟證明其可持續(xù)性復蘇能力,都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此之前,市場上的投資避險情緒仍將保持一定的熱度。在避險情緒和結算貨幣匯率走低之外,來自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強勁需求,也將對國際金價的中期走高趨勢提供支撐?;谕瑯拥睦碛?,多數(shù)市場人士對年內國際金價的峰值價位預期集中于1260美元至1300美元/盎司區(qū)間內。最樂觀的預計,到2010年底,國際金價將飆升至1500美元/盎司。
此前,世界黃金協(xié)會發(fā)布報告稱,受中、印需求驟增及全球金融市場動蕩背景下投資者避險心態(tài)驅使,今年全球黃金需求將十分強勁。此外,全球金幣、金條和EIT購買量近期的激增趨勢和未來上漲預期,也有望成為國際金價“再上層樓”的堅實基礎。
對黃金投資者的建議
一、對于投資者來說,實物黃金價格高、保管難、不生息,適合作為資產保值增值為目的的長線投資品種。
二、對于博取黃金價格波動收益為目的的投資者可選擇賬戶金。短期金價維持強勢,有望繼續(xù)上行,歐元區(qū)債務問題仍存支撐金價。操作建議:高拋低吸。
三、投資者關心的購買時要問題。對于家庭資產配置的一部分,什么時候購買都合適?,F(xiàn)在這種市場階段,如適逢金價大幅回調應該是買入時機?,F(xiàn)在國際經(jīng)濟發(fā)展趨勢還未完全明朗,多重因素的影響之下,今年黃金價格有望再次攀高,建議客戶逢低吸納是不錯的投資選擇。同時需提醒客戶,黃金市場短期波動較大,想通過黃金投資一夜暴富的可能性不大,黃金投資適合從中長期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