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鶯歌燕舞的上午,乖乖虎高高興興地來到庫科奇虎國與修辭王國的邊界,站崗的衛(wèi)兵大聲說道:“先生,請出示您的證件!”
“證件?給!”乖乖虎爽快地掏出證件遞給衛(wèi)兵?;男l(wèi)兵放行了,可是修辭王國的衛(wèi)兵又攔住了他:“有了證件,還要回答我們修辭王國的問題?!?/p>
“請講!”乖乖虎大大方方地說。
“好!你看下面這幾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收獲的莊稼堆成垛,像穩(wěn)穩(wěn)矗立的小山。
2.幾對燕子飛倦了,落在電線上……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待演奏的春天的贊歌。
3.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這個?我……”乖乖虎心想:剛邁出國門就給我出難題,太不夠意思了吧!“都是比喻句吧!”
“你敢肯定嗎?”一個大個子衛(wèi)兵問道。
“不敢!”“想不想知道為什么?”“想!我就是到你們王國來學習的!”乖乖虎認真地說。
“好吧!我告訴你!”一個小個子衛(wèi)兵說,“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也就是用某一具體的、淺顯、熟悉的事物或情境來說明另一種抽象的、深奧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種修辭手法?!?/p>
“我有點明白了,可是,它們的形式為什么不一樣呢?”
“問得好!看來你真是一個認真學習的人呀!”小個子衛(wèi)兵笑呵呵地說,“我偷偷地告訴你!簡單地說,就是甲如(比喻詞:像、似、若、猶、好像、仿佛)乙。在形式上是相似關系,甲、乙、比喻詞都出現(xiàn)在句子中。如第一個句子;也可以是‘甲是(比喻詞:成、變成、成為、當做、化作)乙’的形式,是相似關系。甲、乙、比喻詞都出現(xiàn)在句子中。例如第二個句子;另外還有一種,就是‘直接把甲說成乙’,甲和比喻詞都不出現(xiàn)在句子中。例如第三個句子;還有……”
“打住!打住!”乖乖虎大聲喊道,“先讓我記下這幾種吧!”
“好!”大個子衛(wèi)兵說,“請!歡迎你到修辭王國來旅游!”
“謝謝!”
趣味小練習:
說說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2.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淚珠里。
3.我可不想成為你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