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選文段】
羊都凍死了,兩只羊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我的朋友發(fā)現(xiàn),在井底有一些綠草,那是冬天來臨之前最后的綠色吧,大概母羊是為了吃到這些綠草才掉到里面的,然后生了小羊。井口旁邊有母羊的足跡,很顯然母羊上來過,一米多深的井,身子高大的母羊是能上來的,可是它最后又回去了。只有一個解釋,我的朋友含著眼淚說,它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于是它又回去了,它們母子是死在一起的。
(選自《最后的溫暖》,有改動)
【點擊精彩】
學生:多么崇高的母愛呀!真令人感動。
老師:你是從選段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呢?
學生:母羊本來是能從井底逃生的,可是“它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于是它又回去了”,最后和孩子死在了一起。
老師:選段中用“我的朋友”解釋羊的死因,運用的就是畫龍點睛的手法,襯托出母羊的高大形象。
【技法指導】
老師:你明白為什么選段中的母羊讓你感到強烈的震撼了嗎?
學生:明白,“我的朋友”的解釋在文中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展現(xiàn)了母羊對小羊不離不棄的愛,令人感動。
老師:嗯!畫龍點睛就是在文章關鍵的地方加上一兩句提醒讀者的重要的話,起強調(diào)作用,它能使文章的中心更加突出,引起讀者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