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人們在果樹苗木繁育的嫁接過程中,習慣采用春季枝接或者夏、秋季芽接的方法。但由于這兩個季節(jié)的適期時間短。而且又受技術(shù)人力的限制。所以利用果樹休眠期嫁接,經(jīng)實踐證明完全可行。此舉不僅緩解了人力和時間的不足。而且提高了成苗率。即:休眠期為主,輔以春秋嫁接。提高了砧木的成苗率。
1 嫁接材料的準備
首先將夠嫁接粗度的砧木(包括沒接活的砧木),在上凍前從苗圃地挖出來,距根頸15-20厘米處剪斷:同時也將選用的接穗分品種綁成捆。在貯藏窖沒準備好之前,先暫培在濕沙內(nèi),或者吊入井內(nèi)水面上。防止水分蒸發(fā)。
2 建窖及貯藏
在朝陽坡挖深50厘米、寬50厘米、長依砧木和接穗數(shù)量而定的溝,然后將砧木和接穗并排垂直放人溝內(nèi),為防止貯藏期霉爛,可每隔50厘米放1草把。以利通風。苗木排滿之后填入濕沙(濕度以手握不出水而松散為宜)。埋沙厚度約占溝深度的40厘米(5:4),上覆10厘米壤土(5:1),根據(jù)冬季氣溫可增添土量。注意排除窖周圍的積水和積雪,防止增加窖內(nèi)濕度。
3 嫁接場地和時間
嫁接可在室內(nèi)進行。如有塑料大棚或溫室更好,場地不可過于干燥。嫁接時間,冬季和樹液流動前均可進行。如有條件,嫁接之后,就地移植在塑料大棚或溫室內(nèi)??商崆俺雒?。
4 嫁接技術(shù)和措施
嫁接方法可采用通常用的枝接技術(shù)(切、劈接;舌接;根接;帶木質(zhì)部芽接也可試用)最好嫁接后對接穗頂部用蠟封好剪口,或者用石蠟保水劑涂抹。以保水分。從窖內(nèi)取砧木,接穗時,一定要現(xiàn)取現(xiàn)用,接完后立即再放人存窖內(nèi)(沒有塑料大棚和溫室定植條件的)以防止失水和凍害。
5 出窖前后的技術(shù)措施
對窖內(nèi)的嫁接苗要防止積水,保持通風。嚴禁過于干燥,化凍后逐步撤窖上覆土。并及時整好移植圃地。圃地施足底肥、作好壟。將嫁接苗按40~50厘米行距,20~30厘米株距分品種定植其內(nèi),培土1~2厘米(不露接穗)。踩實,灌足水。
6 成活后的管理
嫁接苗萌發(fā)至5~10厘米后,解除束綁物(以免影響苗木發(fā)育);根據(jù)土壤水分情況及時補灌水。適時追肥、鋤草及病蟲防治;對沒成活的苗木及時補接,以保持苗木的出苗率。
此種方法,也可利用地下夠粗度的殘根。進行斷根嫁接,效果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