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女事業(yè)有成,子孫順利入學,操勞了大半生的老人,也到了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這時,孝順的兒女們常常會將老人以前的任務全部取消,買菜、帶孫、做家務……都不再是老人的“專利”。兒女們或親力親為,或請保姆代勞。原本忙得很充實的老人,漸漸涌起了陣陣空虛感……
70歲的楊老太就遇到了這樣的事,原本常逛菜市討價還價的她,幾個月前“光榮下崗”了。退休后的女兒和女婿承擔了所有的家務活,楊老太也漸漸變得“無所事事”。然而,閑得了身體閑不了心,看似在享清福,實際卻加重了失落感。楊老太坦言,這幾個月感覺自己老得特別快。干慣了家務,習慣了每天逛菜場買菜,忙碌著準備一日三餐,忙得很充實?,F(xiàn)在女兒讓她每天坐在家里什么也不做,她感覺自己變得越來越沒用,有時悄悄嘗試做家務,也不再像以前一樣得心應手了,覺得自己漸漸不能照顧自己了。
統(tǒng)計數(shù)字也顯示,就老人在5年內最基本的日?;顒幽芰Χ?,非獨居老人與獨居老人、不幫助子女料理家務的老人與幫助子女料理家務的老人、不照顧孫輩的老人與照顧孫輩的老人相比,前者自理能力的下降均更明顯。據(jù)調查,80歲以下的獨居老人因為平時需要打理自己的生活,他們的自理能力反而比較強。
針對這種現(xiàn)象,專家指出,子女們應該關心愛護老人,但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這份愛應該有個度。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未必是老人想要的生活。孝順子女的這種特別“寵愛”,也不利于老人維持自理能力。因此,應該倡導老人自愿和適度幫助子女料理家務、照顧孫輩。子女們也應讓老人一起參與各種家庭活動,這樣才能讓老人心情愉快,促進身體健康。
編輯/李宇杰liyujie@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