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雖是常見癥狀,但卻頗令人煩惱。人們在生活中也積累了不少止咳的小偏方、小竅門,比如聽說冰糖燉梨可以潤肺止咳,有的孩子一咳嗽,家長就立即做這道食療方給孩子吃。但實際上冰糖燉梨只適用于干咳、無痰的時候,一般適合在秋季服用。
臨床上,有些人咳嗽用西藥治療效果不佳時,往往走入自己找點中藥或采取食療方法處理的誤區(qū)。然而,中醫(yī)治咳嗽的精髓在于辨證論治,不一樣的咳嗽證型所用的治療方法也不一樣。
比如,有些人用自制的枇杷葉來煮水喝,看似方便,但效果恐怕適得其反。因為,作為中藥用的枇杷葉都是經(jīng)過特殊工序制成的,自行采摘的枇杷葉上,有大量細(xì)小的茸毛,沒辦法完全清洗干凈,水煮過之后,枇杷葉的茸毛會殘留在藥液中。服用之后,茸毛附著在呼吸道,會剌激氣管壁上的纖毛,容易加重咳嗽。
治咳嗽有寒熱之分,需對證施治。風(fēng)寒咳嗽時,往往有流清涕、怕冷、痰白而稀等癥狀,治法在于疏風(fēng)散寒,宣肺止咳??捎眯尤?0克、生姜3片、白蘿卜100克水煎服,每日早晚兩次?;蛘?,在生姜紅糖水里加2~3瓣大蒜,小火煮10分鐘,把大蒜的辣味煮掉,有祛風(fēng)、散寒、止咳的功效。
有發(fā)熱、口干、吐痰不爽、咽喉痛者,則屬風(fēng)熱咳嗽。治療方法是疏風(fēng)清熱、利咽止咳,可服中藥桑菊飲,也可用鮮藕、脆梨榨汁混合,早晚各1杯治療。還可以將白蘿卜洗凈,切下5~6片,放入小鍋內(nèi),加大半碗水,大火燒開后再用文火煮5 分鐘,涼溫后服用,有順氣化痰、消食健胃、清熱生津的作用。
在夏季,如果出現(xiàn)干咳,可用百合煮粥或用百合與蓮子、白木耳熬煮,以潤肺止咳,補(bǔ)肺氣。
另外,夏季不要常喝冷飲、含糖分多的飲料。因為甜的食物、飲料容易生濕、生痰,吃了非但不能有效補(bǔ)水,反而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咳嗽。
中藥也不可濫用,更別指望所謂“秘方”能包治百病。一旦用藥不當(dāng),會貽誤治療,導(dǎo)致病情加重,引起并發(f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