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中學生英語教學大綱提出要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理解,作為考查學生直接運用英語能力的主要題型,在近幾年來的中考試題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該題型要求考生必須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及相當?shù)臏蚀_理解能力。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個目的。目前,課標對閱讀理解教學和檢測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實際上,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中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與水平普遍較低。針對這一現(xiàn)狀,提高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勢在必行。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首先要研究影響學生閱讀理解的障礙,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影響學生閱讀理解的障礙
1.詞匯量問題
影響學生閱讀的第一關是詞匯量。一個人掌握的詞匯越多,閱讀時所遇到的障礙越小;反之,掌握的詞匯少,容易曲解詞匯含義,誤解整個句子,甚至整篇文章。擴大詞匯量的方法有多種,在此列舉如下:①注重學習與積累。詞匯的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學期初確定一個目標,除牢固掌握課文中的單詞外,還要記憶一定量的課外閱讀材料中的單詞,每月歸納,積少成多。②掌握構詞法。構詞法能幫助學習者擴大詞匯量,而且有助于記憶。
2.詞法問題
近年來,由于中考英語語法試題分值減少,有人提出教學中要淡化語法的觀點,學生也就片面理解為學不學好語法無所謂,其實“學生如果對英語各種常用結構或篇章結構等語法知識掌握不夠好的話,通常會導致他們對英語句子或段落進行語法分析的能力較差,從而影響閱讀理解”。
3.文化背景知識對閱讀理解的影響
許多學生認為擴大詞匯量并掌握英語語法知識是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唯一有效途徑,其實造成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差的另一原因也不可以輕視,那就是對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缺乏了解。學生對于一篇閱讀材料不理解或找不到正確答案,有時并不是英語語言水平問題,而是缺乏對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所造成的。如:“Manwasmadeattheendoftheweek’swork,whenGodwastired.”有的讀者盡管熟知這句話中每個單詞的意思,但卻不能理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其實它講述的是“上帝造人”的圣經(jīng)故事。再如,在一篇介紹“禽流感(BirdFlu)”病毒知識的科普文章中,學生如果對禽流感這個背景知識缺乏了解或知之甚少的話,閱讀理解能力就會受到抑制,很難準確解答文章所提出的問題。因此,學生最好擴大閱讀范圍,增強閱讀量,增加各種文化背景知識的積累。
4.不良閱讀習慣對閱讀理解的影響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大部分時間進行的是精讀教學,因為精讀是學習語言知識的重要來源,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往往對閱讀材料中詞匯、語法、修辭、中心思想、寫作特點等進行詳細的分析,殊不知學生在閱讀中也形成了過多進行語法分析、過多依賴詞典、復讀次數(shù)過多等不良習慣。而這些習慣極易導致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解答不完所有的試題。
二、要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平時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課文進行閱讀訓練改革課堂教學結構,使精讀與泛讀緊密結合,強調獨立閱讀課文,旨在形成能力。每教一篇新課文前,先讓學生用10-20分鐘進行快速閱讀,同時做課文的理解題;然后,再按精讀要求,給學生指定段落,讓他們自己研究主要語言點,鼓勵他們提問和討論,以求弄懂。泛讀也全是由學生自己去研讀,改變了那種課堂中從泛讀到精讀全由教師包講到底的局面,使學生自學能力得到提高。
2.開展課外閱讀活動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自學能力,只進行快速閱讀訓練是不夠的。以每周1000個詞來計算,學生一個學期只能完成1-1.5萬個詞的閱讀量,不足以使學生從中獲取到獨立閱讀英語文章的基本技巧。所以除快速閱讀訓練外,還應開展課外閱讀活動,目的在于增加閱讀量。向學生提供較多而且題材較廣的短小成篇的閱讀材料,并要求學生相互交換各自的不同閱讀材料,要求每人每天課外閱讀600個詞的短文,這樣,既增加了閱讀量,又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3.認真選好讀物讀物的選擇對閱讀的效果起著重要作用。如果讀物選擇不當,就會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因此,在選擇讀物時應盡量選一些內容健康、思想性強的文章,使學生在發(fā)展閱讀能力的同時,受到潛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所選讀物應內容廣泛、新穎,體裁和題材多種多樣,語言質樸生動、引人入勝,讓學生寓學習于消遣之中,令學生讀起來愛不釋手,從而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最重要的是所選材料應適合學生的實際知識水平,難度與課文相當,內容盡可能與課文相聯(lián)系,生詞率控制在2-3%,使學生讀得輕松愉快,在快樂中獲得知識,增強他們搞好閱讀的信心。
4.把閱讀的輔導落到實處閱讀基本上是在課外進行,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導為輔,但是沒有得力措施就很難保證持續(xù)地開展。為了扎扎實實地搞好閱讀,除對讀量、讀速嚴格要求并記錄在案進行評比以外,還應對學生的閱讀方法和技巧進行指導。
(1)指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往往帶有一些不良習慣,如有的學生閱讀時愛出聲;有的學生用筆和尺之類的東西指點著助讀;有的學生用眼不科學,每次只能看到一個單詞;有的學生咬文嚼字,邊讀邊查詞典,一詞一句地分析;有的學生“回視”的現(xiàn)象太嚴重,在閱讀時,眼睛常常往回看,重讀前面的詞、短語、句子,不僅影響讀速,而且不利于把握整個句子、段落、全文的意思。我們應幫助學生改掉這些不良習慣,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默讀習慣,幫助他們盡量減少停眼次數(shù),擴大視幅范圍,在單位時間里捕捉更多的語言信息。
(2)指導學生閱讀時抓住文中重點段、段中主題句和句中的關鍵詞。教給學生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句意義的辦法。閱讀中難免碰上生詞,這時不必驚慌,因為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以根據(jù)構詞法、同義詞、反義詞或上下文暗示猜出詞義的。指導學生“依綱”閱讀。這個綱就是文章的理解題,每篇材料都配有相應的閱讀理解題,既可以作為理解檢查題,又可作為閱讀的提綱。
總之,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高低是一個人英語綜合水平高低的重要體現(xiàn)。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是一個長期、艱巨的工程,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只要找到了影響學生閱讀理解的因素,平時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傳授正確的閱讀理解方法,就會大大提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責任編輯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