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陳發(fā)樹:空口慈善?
福建首富陳發(fā)樹深陷輿論漩渦。
2009年10月陳發(fā)樹在北京宣布設立——新華都慈善基金會,同時捐出自己持有的價值83億元的股權。近日,福建省民政廳負責人證實,新華都到雌的資全不是所謂的83億元,“新華都當時的注冊資全1億元已到位,后來又補充了6000萬元進來,用于捐助閩江學院?!毙氯A都基金會實際到雌資金僅為1.6億元,消息一出,輿論大嘩。
陳發(fā)樹1995年開辦第一家百貨公司,15年后的今天,他已成為涉獵百貨、礦產、旅游、IT、醫(yī)藥、啤酒、地產、酒店等諸多行業(yè)的民企集團掌門人。2010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陳發(fā)樹以34億美元的個人財富位列第277位,為福建首富。
這個“國內最大的個人慈善基金”建立之初,由于恰逢陳發(fā)樹減持紫金礦業(yè)股份,有評論認為基金會成立的時機與逃稅風波有關聯(lián)。隨后有人質疑陳發(fā)樹“晦捐”——其捐款組成很快由最初宣稱的青島啤酒、云南白藥和新華都集團的股份,變成只包括青島啤酒和紫金礦業(yè)的股份。如今新華都慈善基金會成立近一年,但在慈善領域乏善可陳。較大的舉動之一是宣布捐資5億元建設閩江學院新華都商學院,但這筆資全并非一次性到位。
新華都董秘龔嚴冰對“空口”慈善事件解釋說,83億元有價證券,是指陳發(fā)樹的承諾捐款,但他并未提及“承諾”的具體期限和時間。福建民政廳官員則說“基金會的注冊資金必須是貨幣資金,目前暫時沒有條文規(guī)定危許我們接收有價證券。”在相關條文未出臺前,所謂的捐股83億元只是“門面話”。
善言
“企業(yè)公益事實上已變成了企業(yè)的貞操,變成了一件必須做的事情。”
——萬通地產董事長 馮侖
關注
“草根”公益在尷尬中堅守
由民間志愿者發(fā)起的“草根”公益活動曾一度生機盎然、有聲有色。然而目前,這種狀況卻在悄然發(fā)生變化。注冊難、資金缺乏、組織管理非正規(guī)等一系列困擾,使“草根”公益度日艱難。
2004年,民間公益組織在西安剛剛出現(xiàn)時,對市民來說還是個陌生事物。隨后的兩三年間,西安的“草根”公益開始萌芽,一些大的公益組織紛紛成立。進入2007年,大大小小的公益組織迅速發(fā)展壯大,市民的參與熱情持續(xù)高漲。然而,2009年1月以后,因為各種因素,西安的“草根”公益進人停滯階段。一些知名的民間公益組織,活動開始大量減少、人員不斷流失。一批名盛一時的民間組織紛紛解散,其他一些團隊已經完全停滯,“無活動、無發(fā)展、無消息”。
面對難以逾越的門檻,當年風生水起的組織正逐步萎縮。多數(shù)面臨生存困境,而資金缺乏、人員流失、管理松散是“草根”公益發(fā)展的三大軟肋。一方面公益組織性質類似,進行的公益活動大致一樣,力量分散且志愿者資源浪費。另外受經濟發(fā)展程度、意識觀念的局限,企業(yè)參與公益的積極性并不高,相比之下,它們更愿意參加那些由政府主導的大型活動。公益組織中普遍存在過于依賴發(fā)起人的作用、組織架構松散等司題。發(fā)起人一旦退出,則滿盤皆輸。
動態(tài)
英國發(fā)起“大社會運動”
英國首相卡梅倫7月19日上午在利物浦正式發(fā)起他倡導的“大社會運動”,以將更多的權力和資金由政府下放給社區(qū)、慈善機構和公眾,轉變政府的管理方式,進一步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水平。根據(jù)卡梅倫的建議,政府將通過專門的“大社會銀行”,把“休眠”期不低于15年的銀行雌戶內的數(shù)億英鎊撥給社會組織和慈善機構,后者可以自主管理郵局、圖書館、酒吧以及交通服務設施,制定住房建設計劃,還能招聘志愿者為博物館等公共機構服務。不過批評人士認為,此舉是政府在千方百計削減預算赤字之際大幅度減少公共服務的“遮蓋布”。為社會組織和慈善機構提供資金的“大社會銀行”可能只有6000萬英鎊,無法為公共服務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
北京出資億元購買NCO服務
7月12日,由北京市民政局、社會建設工作辦公室主辦的“北京市政府購買社會組織公益項目推介展示暨資源配置大會”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北京市將出資1億元,購買由北京社會組織申報的社會公益服務民生類的300個項目,每個項目將給予3萬至30萬元的資金支持。這種政府大規(guī)模地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的新模式在全國尚屬首例。改革開放前30年,政府主要通過各種手段培育市場,未來30年,中國最主要的任務是政府來培育、健全一個好的社會。
首家非公募救助專頂基金成立
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7月22日宣布成立全國首家非公募救助專項基金,將其救助范圍確定為“救助突發(fā)事件或貧苦人群”,對依靠自身能力無法維持正常生活的群眾以及為遇到緊急突發(fā)和有特殊困難的群眾提供基本幫助。作為全國首家非公募救助專項基金——香江社會救助基金會在教育、扶貧、救助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