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健將
一大清早,太陽剛從遠處的沙漠里鉆出頭,就有一只長相酷似鴕鳥的動物,在沙上漫步。沒錯,它就是鴯(ér)鹋(miáo),一種類似鴕鳥的動物,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鳥,也是它們的象征性動物之一。
鴯鹋雖然是鳥,卻是一種“笨鳥”,它和鴕鳥一樣,根本不會飛行。瞧,它披著一身褐色羽毛,在草原上、森林里,還有沙漠中,嘶鳴著奔跑。“咚咚咚咚”,鴯鹋的雙翅雖然已經(jīng)退化,但腿長而結實,奔跑起來快速有力,每小時可達70公里,連續(xù)奔跑上百公里不在話下。
曾經(jīng)在1932年,因為鴯鹋的數(shù)量太多,影響了澳大利亞居民的正常生活,澳大利亞軍隊和鴯鹋開戰(zhàn)。他們用兩挺機槍和1萬發(fā)子彈向鴯鹋掃射,沒想到鴯鹋們以每小時50公里的速度輕巧地躲著子彈,戰(zhàn)爭持續(xù)了一周,軍隊的彈藥耗盡,而鴯鹋僅死傷了幾只,此次戰(zhàn)爭以鴯鹋的勝利而告終。
泅水能手
鴯鹋雖然不會飛,但它會泅(qiú)水,而且泅水的本領還不錯呢,它可以從容地渡過寬闊湍急的河流。瞧,它正往河岸跑,因為河對岸有它喜歡的美食。
鴯鹋對吃并不講究,野草、種子、果實等,以及昆蟲、蜥蜴等小動物,都是它最愛吃的美食。咦,水邊有一只小蜥蜴,哪里逃!鴯鹋猛沖過去,準確地叼起小蜥蜴,美滋滋地吃了起來。
友善大使
鴯鹋看起來脾氣暴躁,其實它們非常友善,當然前提是不要激怒它們。瞧,它們自由地游來蕩去,悠閑極了。
尤其是野生動物保護區(qū)里的鴯鹋,對人類并無戒備,如果游人喂它們面包、香腸等食物,它們會毫不猶豫地狂奔過來,叼起便吃。甚至,對停在路邊的汽車,它們也毫不害怕,反而踱步過去,把頭伸進車窗,討要好吃的東西。
父愛滿滿
鴯鹋從不愿意形單影只地出來活動,它們往往出雙入對,或者成群結隊外出游蕩。
哦,看吶,那邊有一只鴯鹋,正坐在那兒孵卵。嘿,它一定是只負責的雄鳥。因為鴯鹋孵化幼崽的重擔都是“爸爸”來承擔的。
這些敬業(yè)的爸爸們,在孵化期間不吃不喝,表現(xiàn)出極強的“父愛”。在長達兩個月的時間里,完全靠消耗自身脂肪,來維持生命。等到小鴯鹋出生,鴯鹋爸爸的體重會下降很多很多。
出生后的幼鳥依然離不開父親,要由慈愛的父親照料近兩個月,才能獨立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