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正在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聽我的一個好朋友說,從頭到尾讀完這部本的人好像不是很多,我自己也是斷斷續(xù)續(xù)讀了好多年,迄今還沒有讀完第二本。然而,這卻是我深愛的一部書,什么時候拿起來都能讀下去,說得上是百讀不厭。我甚至生怕讀完了再沒有了,就像小時候得到好吃的糖果不舍得一口吃掉一樣。這兩天正讀到普魯斯特和他的外祖母在海邊度假,每天期待著和包括阿爾貝蒂娜·西莫內(nèi)在內(nèi)的一群少女不期而遇。我喜愛他細膩飽滿的感受與筆觸,仿佛跟著他和他外祖母一起在法國某個海邊度假。這種閱讀的感覺是相當美好的,就像真正的旅行一樣愉快。
從小學二年級開始認識了足夠的漢字,閱讀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漸漸地,閱讀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我在一篇文章中寫過這樣的話:“一樣的時間過去了,我的體會是一個人讀書和不讀書是不一樣的,一個讀書的人和一個不讀書的人也是不一樣的,一個讀這一類書和讀那一類書的人同樣也是不一樣的?!钡拇_,因為讀書改變了我很多,甚至可以說,把我變成了完成不同的一個人。我不敢說如今的這個人和原本的那個人孰好孰壞,但我可以說現(xiàn)在這個人比原來的那個人對世界的看法更生動,也更寬容,這對我來說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幸福。
讀書實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曾經(jīng)見過這樣一道測試題:如果去荒島生活一年,你會帶上哪些書?還有類似的題目,比如:如果去荒島,只能帶一本書,你會帶上哪本書?我認為這些說的都是一回事,就是,如果去荒島,你最好帶上書,而且,最好要帶上你喜歡的書。其實不用去荒島,手上有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在喧鬧中可以獲取寧靜,在孤寂中可以得到慰藉,我想這大概是熱愛讀書的人共有的體會吧。
記得是在上世紀90年代,我們家分到了房子,有了第一個書房。書房里有寬大的敞開式書柜,于是我無論到何地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買書。那是我購書的黃金時期,我總是不遠萬里把一本一本的書背回來,就像辛勤的螞蟻積累秋后的食糧一般。我經(jīng)常站在書柜前,滿懷陶醉之情地看著那一排排的書脊,就像剛剛發(fā)財不久的財主看著后院里新栽的小樹。那種心情我總是記憶猶新。如今,當年的新書已經(jīng)有了近20年的歷史,那些銳利、厚重、智慧、溫情的文字在這近20年的時間里給我了深刻的影響,它們像清泉一樣注入我的靈魂,在我的心中匯聚成滔滔江湖,最后是百川歸海,成為人類思維活動的組成部分,或者說成為人類智慧活動的某朵微小的浪花。
閱讀給我們智慧,閱讀把我們和普通的動物區(qū)分開來,閱讀使我們即使生活在荒島上還有一盞心靈的燈縣點亮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