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周末走進孤兒院、走進孤殘孩子家的人們看來,利用自己的閑暇時光,做些幫助別人的事,這和崇高扯不上關系。其實,反倒是自己獲得了更多快樂
9月3日,周五。雖然第二天是公休日,但晚上韓冰還是給自己定了鬧鐘。
周六早上7點15分,韓冰來到了大望路地鐵口,作為今天活動的召集人,他比其他“隊友”早到了些。
21歲的男孩韓冰現(xiàn)在一本大學生雜志任職,此外,他還有個身份——民間公益組織“鴻雁志愿者服務隊”的資深隊員。就像別人選擇周末登山、出游、逛街一樣,4年來,每個月韓冰都會通過“鴻雁”的網上論壇發(fā)帖,召集一支10人左右的“業(yè)余隊伍”,選擇在月初的一個休息日去位于燕郊的“生命樹”孤兒院看望那里的孤殘孩子?!懊看稳サ娜瞬⒉还潭ǎ麄兒芏嗖⒉皇恰櫻恪某蓡T,只是看到帖子后自發(fā)報名的。有公司白領,有教師,有學生……各行各業(yè)都有。”韓冰說。
8點20分,韓冰和“隊友”們到達“生命樹”。公交車上,他和今天來的兩個新人講了一天的活動安排。“生命樹”中大多是腦癱兒童,為了讓孤兒院的專職護理能有一天休息,韓冰一行人主要是代替他們照顧孩子們的一日三餐,幫他們穿衣、洗澡,陪他們做游戲。
一進“生命樹”大門,韓冰就看見了那個因為皮膚白被大家叫做“小白臉”的男孩?!靶“啄槨币灰婍n冰,舞著雙手蹦出兩個字“姐-姐-”。
韓冰一笑,抱起“小白臉”說:“好,早餐時間到!”
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他們的笑
“會叫姐姐,對他來說真是大進步?!表n冰說,“小白臉”原來只會發(fā)一個音——“不”。高興時點點頭,不遂心意時噴出一個“不”。有天,和韓冰一起來“生命樹”的一個女孩對“小白臉”說:“叫姐姐?!?/p>
“當時完全不抱希望?!表n冰說,可沒想到的是,“小白臉”竟然艱難地把“姐姐”兩個字吐出來。之后,一笑。從那以后,“小白臉”逢人便叫“姐姐”,嘴邊總是掛著笑。
“笑”,是韓冰提起“生命樹”的孩子們時最常說的一個詞。4年前,韓冰第一次走進那里,沒一個孩子沖他笑?!八麄儧]見過生人,害怕?!笨梢驗轫n冰每個月都要露上一面,因此成了孩子心里的“紅人”。每次他進門,準有孩子坐在椅子上沖他手舞足蹈,眼睛笑成了彎月亮。
“無論你做什么,他們幾乎都在沖你笑。那種發(fā)自內心的純粹的笑,特別凈化心靈?!碑斎?,打動韓冰的不光是孩子們的笑,還有那些弱小生命對健康、對正常的執(zhí)著渴望?!斑@些7、8歲甚至4、5歲的孩子,身體本身處在一種我們無法想象的痛苦中,但他們卻很努力地去糾正自己的缺陷。我眼見了他們4年來一點點康復的成果。就像聽到一個只會用‘不’表達情感的孩子,忽然會說‘姐姐’了,我們心里都會替他鼓掌,說聲‘孩子加油啊’。”
加油的,又何止是孩子們?“他們笑,他們希望自己好,看著他們,你工作上、生活上的所有煩惱都被沖淡了?!表n冰說,這些年他從殘疾孩子或是殘疾朋友身上,獲得了一種心靈的寧靜,還有對生活的堅定。
2007年,韓冰最初接觸公益時結識了一位殘疾人朋友劉偉。劉偉沒有雙臂,與韓冰年齡相仿,鋼琴彈得極好,自己開酒吧,曾給劉德華伴奏。韓冰和劉偉成了無話不談的朋友?!扒皫滋?,他在QQ上和我講,進了《中國達人秀》總決賽。我說,‘真行啊你。’他回的還是經常念叨的那句‘沒有手,我用腳一樣能彈鋼琴’?!表n冰說,和劉偉認識這些年,看似是自己在生活上幫了對方些忙,其實剛好反過來。“我從他身上看到了‘向上’的東西?!?/p>
來“生命樹”,幫孩子們喂飯并不是韓冰的強項,他更擅長拖地板、擦門窗,“途經”之處總能遇到孩子的“笑”。這樣一來,韓冰反倒成了一行人里接觸孩子最多的那個。“有些孩子喜歡撥弄幫他喂飯的姐姐的頭發(fā)玩,頭發(fā)劃過他的手,他就樂開了。有時他們沒吃飽,用眼神看看你,再看看碗,那個小勁頭,特別惹人疼?!?/p>
除了干些“體力活”,有時韓冰還會到廚房幫忙,不過他覺得自己手藝比女朋友差得多。韓冰和女友是通過來“生命樹”認識的。按他的說法,在孩子們心里,女友是比他還紅的“紅人”?!八龅酿W餅、豆粥特別合孩子胃口。我們每次都把餡餅切碎泡在粥里喂給他們。”韓冰說,只要女友來,孩子們一到吃飯時間就坐不住了?!捌綍r不流口水的,都流。有時,一個大人要同時喂兩個孩子飯,沒輪上第二個時,那個小家伙會坐在椅子上使勁往前探,盯著人家飯碗,著急啊。”
孩子們盼望美味,來“生命樹”的大人們則更盼望下午的那段“親子時光”。下午三點,午睡后的孩子被韓冰他們一個個抱出來,固定在小椅子上坐好。吃點水果算是下午茶,補充營養(yǎng)。之后,孩子們被帶到花園,大家坐在墊子上圍一圈,講童話、做游戲、唱兒歌,韓冰他們幫孩子用自己的小手打節(jié)拍,抱著他們在陽光下旋轉舞蹈?!捌鋵?,有些孩子并不懂在做什么,更像是我們一幫大人自己對自己唱。但你沖他們笑,他們會回你一個笑。這讓我越發(fā)覺得,他們特別想好起來?!?/p>
韓冰說起這些身體殘疾的孩子時,不是眉頭緊鎖一副愁苦樣。他口氣稀松平常,臉上還掛著微笑?;蛟S在他看來,孩子們不諳世事的純凈與純粹,和出自生命本真的堅持與毅力,在不經意間化解著他們自己的不幸,同時,也化解著別人的苦悶與煩惱。所以,和韓冰聊,你看到的總是“笑”——他的“笑”,穿過他的眼睛,你也看到了孩子們純真的“笑”。
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
“在自己的閑暇時光,做些幫助別人的事兒,這和崇高扯不上關系。其實,反倒是你獲得了更多的快樂和滿足?!表n冰一直記得自己的“公益引路人”、“鴻雁志愿者服務隊”創(chuàng)辦者郝悅說的這句話。
目前在北京市殘聯(lián)工作的郝悅曾獲得2005年北京十大志愿者稱號。從2002年11月開始,還在讀大學的郝悅就利用周末時間,在各個高校舉辦免費手語講座,傳播與聾啞人交流的手語知識。
2002年,郝悅第一次走進孤兒院看望那里的聽障孩子。此后,她堅持每周末抽出一天時間,去孤兒院看望他們?!叭绻恢懿蝗?,就特別掛念。因為你總記得,每次要離開時,孩子們一聲聲的‘阿姨,下次還來,還來’?!?/p>
在這些盼望郝悅的孩子們中,有一個名叫大巧的聽障孩子。郝悅第一次見他時,14歲的大巧仍不會手語,孤兒院的阿姨根本沒有辦法跟他溝通。于是,郝悅制作了小卡片,畫上實物圖,下面寫上單詞,同時用手語來教他怎樣表達。“這孩子跟別人不一樣,很挑食,不吃西紅柿、白菜等。”郝悅說,當時為了了解大巧的飲食,她還買了一堆食物卡片,讓他挑自己喜歡吃什么。
最讓郝悅動容的是,當年,有一次郝悅到學校接大巧放學,聽老師說他和同學打架了,郝悅批評他,大巧根本不理,一點表情都沒有。于是,郝悅嚇唬說:“你再這樣,我就不管你了。”郝悅至今仍記得,她話音還未落,大巧就哇哇哭起來。那時,郝悅意識到孩子已經把她當成親人了。之后有一次,郝悅送大巧上學,他一直抓著她的手,到校門口有同學問他:“拉著你的是誰啊?”大巧用發(fā)音不準的話大聲說:“這是我的媽媽?!蹦且粍x那,郝悅覺得,心頭五味雜陳,激動、快樂、滿足無法言說。
如今大巧將近20歲了,自然不能再管大他不到10歲的郝悅叫媽媽。有一天,郝悅收到了大巧這樣一條短信:你能當我一輩子的姐姐嗎?
除了大巧,郝悅對孤兒院中另一個孩子天愛同樣印象深刻。“我認識天愛時,他4歲,不合群,不愛講話。有天我逗他說:‘五一節(jié),和阿姨一起回家吧?!焙聬倹]想到的是,平時不怎么愛理人的天愛竟然點頭同意了,膩在她身上讓她抱?!澳菚r你會覺得,那些小生命是如此需要你的關愛,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啊?!焙聬傉f。
如今的郝悅自稱“老大姐”,她把更多精力放在了帶出像韓冰這樣的“公益青年”上。比如,她帶著一幫年輕人走進殘疾兒童家里,讓他們在周末變身家庭教師,教孩子讀書寫字?!坝袀€女大學生特別聰明,她先和孩子玩橡皮泥,之后捏數(shù)字,一個個教孩子認。孩子馬上就有了精神,提起了興趣。”而郝悅帶出的這些“公益新人”則總會跟“老大姐”提起殘疾孩子的父母,“他們特別寬容,或許我們教的并沒什么效果,但他們總會感激地說一句:給你們添麻煩了?!焙聬傆X得,這種人和人之間的互相感念,特別打動人?!皬闹心銜佣檬裁词菒?,什么是感恩?!?/p>
通過做公益,郝悅也認識了不少朋友,比如同為2005年北京十大志愿者的張大諾就是其中之一。郝悅說,張大諾的“絕活”是利用業(yè)余時間“發(fā)明”了一種讓盲人聽到“聲音”的方式?!氨热绮妊?,張大諾會用文字將它這樣形容:它的聲音很脆。什么是脆呢?可以這樣感受一下——先吃一個有點濕、有點面的餅干,然后吃一個新鮮的,后者一口咬下去,它立刻爆裂開,那種感覺就是脆了……”
郝悅說,他們這些“公益同好們”時常會有聚會?!坝袝r,我們也會拉著殘疾人朋友們搞個郊游,或是聯(lián)歡會什么的?!焙聬傆X得,做公益對他們而言,也算是個交友的圈子?!耙苍S我們在一起,80%的時間不是在說公益,我們說上班、說戀愛、說衣服鞋子。但有20%的時間我們會說,哪個殘疾孩子會叫人了、哪個孩子會唱歌了、哪個孩子總是笑呵呵。我們沒覺得自己多高尚,我們只是覺得快樂?!?/p>
9月18日,由郝悅組織的公益手語課在人大校園開課了。談起這些,郝悅開心地伸出食指,然后豎起拇指,擺動著。她說,這就是“你好”的意思,“以后若是見到聾人朋友,可以跟他們這樣打個招呼。你會發(fā)現(xiàn),你的收獲遠比你的付出大得多?!焙聬傂χf。
“和那些孩子在一起,你會覺得,那些小生命是如此需要你的關愛,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啊?!?/p>
公益休閑活動的五大魅力
NO 1.讓人以更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 60.3%
NO 2.學會感恩,并思考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回饋社會 52.5%
NO 3.有意思,有意義 52.4%
NO 4.獲得某種人生經驗和體驗 32.5%
NO 5.給人以一種看世界的新角度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