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為楊柳科楊屬植物的通稱。為高大喬木,在我國有50余種。是用材林、防護林和四旁綠化的主要樹種。但在種植過程中其病蟲害的防治也尤為重要。
一、楊樹的病害防治
1、楊樹腐爛病的防治:包括干腐和枯梢兩種類型,其中干腐型較為常見,多發(fā)生在西南向的成年樹主干、大枝及樹干分岔處??萆倚投喟l(fā)生于幼樹的主枝、側(cè)枝和一些不抗寒、易受凍的群體上。初期出現(xiàn)暗褐色水腫狀病斑,皮層腐爛變軟,后失水下陷,有時龜裂。病斑有明顯褐色邊緣。在適宜條件下,病斑不斷擴大,縱向擴展較橫向快。當(dāng)病部包圍樹干一周時,其以上部分即枯死。皮層腐爛,纖維分離如亂麻狀,易自木質(zhì)部剝離。有時木質(zhì)部邊材也變色。后期病斑上生出許多針頭狀小突起,既病菌分生孢子器。潮濕天氣時,自分生孢子器孔口擠出黃色、橙黃色或橙紅色卷絲狀分生孢子角。
防治方法:對感病輕微的在治療時先用釘板小刀將病斑刺破,劃破的范圍,應(yīng)直到病斑與健康樹皮交界處,然后涂抹或噴灑梧檸霉素進行防治??蛇x化學(xué)藥劑有10倍的食用堿水,或20%農(nóng)抗120水劑10倍液,50倍40%福美砷、50%退菌特100倍、5%托布津、多菌靈等,連涂2-3次即可。
2、楊葉銹病的防治:癥狀特點:楊葉銹病又名黃粉病,主要為害葉片,也為害葉柄、嫩梢和冬芽。初期害葉片上出現(xiàn)橙黃色粉狀斑點,黃粉(夏孢子)日益增多,成為再侵染的病原中心。夏孢子借風(fēng)傳播,再侵染新葉。5、6月間最為嚴(yán)重,葉片病斑相連成片,常造成焦葉、落葉。冬芽受害后不能展葉或收縮加厚,向葉背卷縮。葉柄、嫩梢被害形成條狀病斑。雨季發(fā)病較輕,8~9月又進入第二次發(fā)病盛期。這時苗圃地極易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1)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0倍噴霧;(2)65%代森鋅500倍液;(3)敵誘鈉200倍液噴灑,每隔15天噴1次;(4)發(fā)病時噴灑1∶1∶125~170波爾多液1次,以后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防治。
3、楊樹黑斑病的防治:癥狀特點:病斑先出現(xiàn)在葉背面,后正面葉產(chǎn)生。初生針刺狀凹陷小點,兩天后變黑達1mm。5~6天后,病斑中央產(chǎn)生灰白色突起小點,后多數(shù)病斑匯合為多角斑或大圓斑,病重時全葉變黑枯死。一般5~7月靠雨水傳播發(fā)病,7~8月為發(fā)病盛期。高溫多雨、重茬地、苗木生長不良、低洼地和苗木過密濕度大的情況下,病害發(fā)生重。
防治方法:(1)每10~15天噴灑1∶1∶125~170波爾多液1次進行預(yù)防;(2)噴65%可濕性代森鋅、福美鐵250倍液;(3)噴25%多菌靈200倍液,雨季噴藥加0.3%的膠(或豆粉、豆汁等)增加粘著性,防沖刷;(4)噴托布津500~1000倍液防治。
二、楊樹的蟲害防治
1、楊枯葉蛾和柳毒蛾的防治:幼蟲為害楊樹和柳樹,猖獗時,短期內(nèi)能將整個林木葉片吃光,嚴(yán)重影響林木生長。幼蟲形似洋辣子,全身被剛毛。白天多棲伏在枝干上,與樹皮緊貼在一起,顏色與樹皮相同,夜間取食為害,蠶食葉片。幼蟲一般4月即開始活動,6月老熟幼蟲在被害樹皮縫、樹下土內(nèi)、枯枝落葉或其它縫隙中化蛹。7~8月上中旬為第1代幼蟲為害盛期,9月第2代幼蟲孵化稍食后即開始越冬。
防治方法:(1)幼蟲期噴青蟲菌劑400~800倍液或蘇云金桿菌劑600倍液、10億/ml的松毛蟲桿菌。(2)1000倍50%殺蟲螟松乳油,1200倍80%敵敵畏乳油。(3)燈光誘殺成蟲。
2、潛葉蛾類害蟲的防治:分楊白潛葉蛾和楊銀潛葉蛾兩種,也是楊樹的主要害蟲之一,不僅危害歐美楊,而且危害毛白楊。楊樹葉片被潛食后變黑、焦枯,嚴(yán)重時滿樹枯葉,提前脫落,對樹木生長影響很大。
該蟲1年發(fā)生3代,以蛹結(jié)繭在被害葉片或樹皮縫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楊樹放葉后成蟲羽化,成蟲有趨光性,卵一般產(chǎn)在葉片正面,成塊狀或條狀。幼蟲孵化后從卵殼底部蛀入葉肉,幼蟲不能穿過主脈,老熟幼蟲可以穿過側(cè)脈取食,蟲斑內(nèi)充滿糞便,因而呈黑色,幾個蟲斑相連形成一個棕黑色壞死大斑,致使整個葉片焦枯脫落。幼蟲老熟后從葉片正面咬孔而出,生長季節(jié)多在葉背吐絲結(jié)“H”形白色繭化蛹,越冬繭大多分布在葉正面、樹皮縫等處。
防治方法:(1)成蟲產(chǎn)卵期和幼蟲發(fā)生期噴1.8%阿維菌素2000~2500倍液或20%綠保素1500~2000倍液,也可噴25%滅幼脲3號500~600倍液。第3代幼蟲防治適期在8月下旬。(2)冬春季節(jié)清除林內(nèi)落葉,集中消滅越冬蟲蛹,減少蟲源。
3、楊樹黑絨金龜?shù)仁橙~害蟲防治法:楊樹截干苗秋季造林是目前林業(yè)生產(chǎn)中效果較好的方法,但是由于在春季萌芽期受黑絨金龜?shù)仁橙~害蟲為害,嚴(yán)重影響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
防治方法:在春季苗木萌動前4月上旬左右,用工具把新植苗周圍培土撤掉,露出2厘米左右的根部,把預(yù)制的長14厘米、徑7厘米左右的塑料袋套上,袋口覆土壓實。待周圍草木變綠時,害蟲可取食植物增多,楊樹幼樹長出2-3片葉子后,及時撤掉套袋。這種方法基本上可以躲過害蟲集中為害。
4、楊樹黃刺蛾蟲害(又名:洋辣子):主要以幼蟲為害,幼蟲食性較雜,七月中旬幼蟲出現(xiàn),小幼蟲只吃葉肉,4齡幼蟲取食全葉,嚴(yán)重時僅剩葉柄和主脈。
防治方法:黃刺蛾以蟲繭越冬,越冬期長達7個月,根據(jù)越冬時間長的生活習(xí)性,可采取利用秋冬季采蟲繭深埋或現(xiàn)場擊碎的方法,可有效地減少蟲口密度,在幼蟲期(七月下旬)可使用1.2%苦·煙乳油稀釋800-1000倍噴霧防治。
(作者單位:156335 黑龍江省建三江分局濃江農(nóng)場林業(y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