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臨渭區(qū)南塬雜果林建設成效顯著,柿樹是其規(guī)模較大的主栽品種,是臨渭區(qū)重要的經濟果樹。新鮮成熟柿果色澤艷麗。味道甘甜多汁,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是當地果農增收的重要途徑,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1 品種與貯藏特性
柿子品種很多,果實的耐藏性差異較大,一般認為晚熟品種較耐貯藏。如:陜西的火罐柿、雞心黃柿;河北的磨盤柿、蓮花柿,山東的牛心柿、鏡面柿等都是品質好耐貯藏的品種。大部分品種為澀柿,需要脫澀后方可食用。
2 采收及包裝
用于貯藏的柿果應該在果實成熟而果肉仍然脆硬、表皮由青轉為淡黃色時采收。澀柿因不能在樹上脫澀,宜適當早采,一般在9月下旬左右。采時要輕拿輕放,盡量避免機械傷害,最好使用手或采果夾采收,每個果實要保留較短的果柄和完好的萼片。使果實不受損傷,然后輕輕裝入簍、箱等包裝容器中。放在陰涼通風處。剔除病蟲果、軟果及傷果,分等分級,進行包裝,包裝筐或簍內襯干凈稻草、蒲包或2~3層包裝紙。每件裝20-25千克。注意遠銷的柿果不宜進行脫澀處理。
3 脫澀方法
3.1 溫水脫澀法
將柿果放人35~40℃溫水中。保持水溫,一般經1~2天可脫澀。此法脫澀的果實易變質,應小規(guī)模進行。
3.2 氧化碳法
目前大量供應柿子的銷售地,多采用高濃度二氧化碳處理。方法是將柿子裝箱或裝筐碼垛,用塑料薄膜大帳密封,向帳內充入60%以上的二氧化碳,在室溫下,2~3天即可脫澀,且果肉質地保持脆硬。
3.3 混果法
將柿果與易產生乙烯、乙醛、乙醇等物質的果實(如蘋果)混放在密封室內,室溫下約5~7天即可脫澀。
3.4 乙烯脫澀法
在密封的容器內,通人0.05%~0.1%濃度的乙烯,在24℃左右和85%的相對濕度下,2天后取出,再放置2~3天。即可完全脫澀。此法效果好、成本低,軟化速度快。
3.5 乙烯利脫澀法
實踐證明,使用濃度為0.025%~0.1%的乙烯利,田間噴果或采后蘸果。經3~5天,即可達到脫澀的效果。
3.6 酒精脫澀法
方法是將柿果放入大缸等容器內。每放一層,將酒精或燒酒噴灑在果面上,放滿后,密封起來,室溫3~5天就可脫澀。
3.7 石灰水脫澀法
將柿果浸泡在10%左右澄清的石灰水溶液中。密封起來。在室溫下2~3天方可脫澀,且果實質地保持脆硬。
4 貯藏保鮮技術
柿果適宜的貯藏溫度為-1~0℃。相對濕度85%~90%,柿果能忍受較高的二氧化碳,適合氣調貯藏,氧2%~5%,二氧化碳3%~8%的氣體配比比較適合。
4.1 冷藏和氣調貯藏
從實際生產中證實。柿果硬度的變化。與溫度和氣體成分組合有關,且氧濃度越高,柿果硬度下降越快。在0℃下,將柿果置于濃度為8%的二氧化碳。和濃度為3%-5%氧的環(huán)境中,“富士”甜柿品種能夠貯藏3個月;而澀柿品種果實。在濃度為3%的二氧化碳中貯藏品質較好。但當二氧化碳濃度為3%時。氧濃度的高低對硬度的變化無影響。在0℃以下,用0.06毫米聚乙烯薄膜包裝,“富士”柿果可以貯藏150天左右;在5℃以下;用薄膜包裝的可貯藏110天;20℃左右,用薄膜包裝的可貯藏50天左右。
4.2 室內堆藏
選陰涼、干燥、通風的空室或窯洞,掃凈。鋪15-20厘米厚的谷草或稻草,將柿果輕輕擺放其上,以3~4層為宜,數量多時可進行架藏。初期注意通風散熱。
4.3 自然低溫凍藏
將柿果放在陰涼通風處。搭架或挖溝。利用自然低溫。任其凍結貯藏。上面覆蓋一層席子,以防日曬和鳥害。一般是在1月份完全凍結時??申懤m(xù)銷售。銷售時裝運過程中勿受傷,以免引起變色和傷口發(fā)霉。此法在我國北方或高寒地區(qū)較常用。
4.4 凍藏
將脫澀后的柿果放在25℃以下,低溫凍結1~2天。然后放在-18℃下凍藏。較好保持柿果色澤和風味,并可較長時期保持品質不壞。甚至做到周年供應。從冷藏庫取出后,如氣溫升高,須及時銷售,否則果實會迅速變軟、變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