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產地貯藏蘋果的好處
(1)能夠充分發(fā)揮國家、集體和專業(yè)戶、家庭的作用,可廣泛地開展群眾性貯藏,大幅度地增加蘋果貯藏量,增加產值,起到提質增效作用。
(2)通過簡易的貯藏設施和技術,達到接近或不亞于中小型冷藏庫的貯藏效果。經濟上節(jié)能節(jié)電。投資少,效益大。
(3)蘋果采收后,經過田間大量散熱,入貯及時。可減少許多中間環(huán)節(jié),能夠保證果實入貯質量,且貯藏時間較長,獲得較好的貯藏效果。
2 果實預處理
2.1 果實的挑選
選擇管理較好。舍得投資,樹體健壯,光照條件好,病蟲害較輕的果園蘋果進行貯放,8月份控氮、穩(wěn)磷、補鉀、補微量元素,對貯放的果實要進行嚴格的挑選,剔除病蟲害、刺、劃、碰、壓傷果以及小果,選擇個頭大而均勻,完整無損,著色程度較好的蘋果進行貯藏。
2.2 果實的消毒處理
蘋果的消毒有以下幾種方法:(1)將選好的蘋果放進1:1:200倍等量式波爾多液中浸泡5-10分鐘撈出。(2)將選好的蘋果放進1:400~500倍的多菌靈藥液中浸泡5~10分鐘撈出。(3)將選好的蘋果放進綠云金甲托800倍溶液片刻撈出。(4)將選好的蘋果用2%~4%的氯化鈣浸果3~4分鐘。(5)將選好的蘋果用400~500倍佑果蔬浸果4~5分鐘即可。
2.3 果實的預冷處理
預冷是盡量利用夜晚進行低溫進行,防止日曬和雨淋。具體做法是選擇陰涼高燥處,將地面加以平整,把經過處理的果實堆放起來,高5~8層,最高不能超過1米。寬4~5米,四周用土或磚培起,防止蘋果滾動。白天遮陰,夜晚揭開降溫,遇雨時覆蓋。到霜降以后氣溫降低,即可貯藏。
3 介紹3種簡易貯藏方法
3.1 地溝貯藏技術
地溝貯藏是蘋果貯藏最為簡便的一種方法,適合于晚熟耐貯品種。
地溝可選在果樹行間或選擇地勢高而干燥的空閑地。挖寬約1-1.5米,深0.7~0.8米,長視貯量或地形而定的長方形溝進行貯果。如若在沙地挖溝,應上寬下窄,防止溝壁倒塌。挖出的土方可堆放在溝沿外兩側作埂。
果實挑選好后,先在陰涼處堆放,白天蓋草簾。遮陰,夜間揭草簾,通風降溫,待溝溫降至5℃以下時人貯。
入貯前溝內先鋪墊玉米稈或麥草。果實裝筐或散堆于溝內,每隔7~8米果堆中間插1把玉米扎成的捆把。高出地面10~15厘米左右,以利透氣、通氣。此時仍然白天蓋草簾遮陰,夜間揭簾通風,直到溝溫下降至0~2℃,然后于表層加覆蓋物,再用土埋嚴,防止果實遭到低溫危害。覆蓋物層應高出溝沿,呈屋脊形,防止雨雪滲入。開春氣溫回升后應適當在夜間通風,防止溝內溫度回升過快,根據(jù)果實貯藏品質變化情況或市場需要及時銷售。
3.2 改良地溝貯藏
改良地溝貯藏是地溝貯藏改進的一種貯藏方法。做法是,選擇房屋或院墻北側等背陰的場所,開挖一條橫截面積1米見方的地溝,長度視場地或貯量而定。如若土質不好,可在溝壁上用磚砌成護溝墻。用壓實的草簾材料作厚10厘米左右的溝蓋。白天覆蓋,夜間暢開,充分利用夜間天氣形成的低溫,使溝內快速降溫。
改良地溝結合塑料包裝貯藏??色@得較好效果。果實采收后,通過預冷處理,即可人袋。置于陰涼處,早晨果實冷涼時,需將覆蓋物靠墻蓋溝表面。溫度繼續(xù)下降需將覆蓋物更加蓋嚴實,防止冷空氣侵入,引起凍害,其它管理均與一般地溝貯藏相同。
3.3 土窯洞貯藏技術
為了貯藏蘋果對土窯洞窯門進行改造。加設通氣孔,加長窯身長度,使之利于通風,能加快秋季庫體降溫,較長期的保持O℃左右的低溫期。翌春氣溫回升時,室內溫度回升較為緩慢。在土窯洞內保持這種低而溫的庫溫條件下,能夠提高蘋果的貯藏效果。加上土窯洞的建造費用低廉。節(jié)能節(jié)電。管理方便,更適合于我省渭北地區(qū)果農專業(yè)戶產地貯藏。
3.3.1 入窯前期的溫度管理秋季果實入窯至窯溫降至0℃左右,這段時間叫入窯初期。這一階段外溫變化的特點是:白天高于窯溫,夜間低于窯溫。隨著夜間低于窯溫的時間逐漸延長,抓緊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外界低溫進行通風降溫。
降風的具體方法是:在外溫等于窯溫并出現(xiàn)下降趨勢時。打開窯門、通氣窗,掀開棉門簾進行大通風,讓窯內熱空氣盡快隨通氣孔排走,使外界冷空氣從窯門順利進人窯內。
在外界溫度等于窯溫并出現(xiàn)上升趨勢時,要把土窯洞所有的通氣設施(窯門、小氣窗、通氣窗、棉門簾)全部封閉,盡量減少外界高溫對窯溫的不利影響。
3.3.2 土窯洞的濕度管理 實踐證明,蘋果貯藏期間的最適相對溫度為90%~95%,窯身四壁的土層需經常保持濕潤為好。窯底土的濕度以手握住成團,松手后不會自行散開(含水量一般在13.5%~19.5%)為好。
防止干襲情況發(fā)生,則要采取以下4條加濕措施。
(1)冬季降雪時,要抓緊時機將窯洞外大量積雪送至室內,使其吸熱逐漸融化滲透,對增加窯壁土層的濕度和降低窯溫都有明顯好處。
(2)蘋果貯藏期間,窯內地面要經常灑水,保持濕潤狀態(tài)。
(3)封窯前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在窯內適量灌水和噴水。土層太干的窯洞,可先用噴霧器向窯頂和四壁噴水,然后在地面灌小水或噴水,灌水時千萬要注意,水不能直接流到窯壁根基部,以防塌土,因此,在兩側窯壁基部分別空出約30厘米的干土帶修起土埂。為使水在窯內滲透均勻,兩埂中間最好筑成小畦,依次灌水,通過水的滲透和水汽的擴散逐漸增加整個窯壁的濕度。
(4)后期管理。外界溫度回升時(外溫高于窯溫時),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盡可能減少庫內冷源的散失,封嚴窯門和通氣孔,保持窯內的低溫條件,適時出庫銷售。
果實出庫后。將窯內徹底清掃。然后灌透水。將窯門封嚴。以保持窯內的低溫,減少夏季高溫對窯內的影響。以便下年再貯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