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為期7天的2010上海書展在上海展覽中心圓滿落幕。本屆書展以“我愛讀書,我愛生活與世博同行”為主題,共推出15萬余種圖書,舉行文化活動420余項,吸引了全國470余家出版單位參展,200多位名人大家親臨書展現(xiàn)場,25.2萬申城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讀者參加了這一文化盛典。走過七年的上海書展,作為上海重要的大眾文化節(jié)日,作為全國公共文化服務平臺的品牌展會,成為這座城市亮麗的文化名片。數(shù)字統(tǒng)計顯示,2010上海書展堅持繼承歷屆上海書展形成的傳統(tǒng)特色和成功經驗,進一步提升了上海書展的社會影響、文化品位和經濟效益。
與往年相比,2010上海書展呈現(xiàn)以下新特點:
與世博同行——凸顯世博特色
“游世博,看書展”在本屆書展得到了完美詮釋,多姿多彩的世博元素成為本屆上海書展的最大亮點。書展序館的紅色“書塔”,讓讀者一進展館就感受到世博的氣息,“外地游客憑世博門票和身份證免費游夜場”的優(yōu)惠舉措,為外地游客提供了一個感受上海“文化夜生活”的好去處。
與大愛同行——凸顯人文關懷
8月15日是全國哀悼日,組委會在書展現(xiàn)場舉行了向甘肅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難同胞表示深切哀悼的儀式。書展全體工作人員紛紛自發(fā)捐款,向災區(qū)同胞獻上一份愛心。在書展的序館和中央大廳分別設立了捐款箱,接受廣大讀者和社會各界的愛心捐贈。書展組委會的安排得到了各參展單位和出席活動嘉賓的積極支持和自覺參與。學者錢文忠、作家貝拉、主持人曹可凡等將上海書展簽售圖書所得款項10萬余元全部捐給甘肅舟曲災區(qū);當天很多活動都對內容進行了調整,增加默哀環(huán)節(jié)或改為義賣行動,如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的重頭活動“我與冒險小虎隊共成長——2010年中國小虎迷成長見證會”的歌舞表演臨時改成了圖書義賣,《大江入海流》首發(fā)式等都增加了肅立默哀環(huán)節(jié)等等。
與閱讀同行——凸顯閱讀風尚
1.布局更合理。本屆書展首設少兒館和辭書工具書專題館,進一步打破了過去單純以出版社為單位的布展方式,使書展的圖書分類更清晰明了,方便讀者比較和選購。
首次設立的少兒館集結了全國29家專業(yè)少兒出版社和由10家非專業(yè)少兒出版社組成的中國童書聯(lián)盟,網羅了來自全國的優(yōu)秀少兒讀物,開展了近30項適合少年兒童的互動活動,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熱烈歡迎,成為書展中孩子的樂園。辭書工具書館也是本屆書展的首創(chuàng),集中展銷全國24家專業(yè)出版社出版的各類辭書和專業(yè)類圖書,更好地滿足了專業(yè)讀者、中高端讀者的需求,提高了上海書展的專業(yè)學術品位。
2.功能更拓展。
(1)本屆書展特設版權產業(yè)館,吸引了30多家境內外出版機構、版權代理公司以及20多家動漫原創(chuàng)企業(yè)、版權授權企業(yè)和各類版權服務機構參展。
(2)特設數(shù)字出版館,全方位展示了上海乃至全國在數(shù)字出版方面的探索和成果,“辭?!?、EDO、漢王、盛大的電紙閱讀器產品在書展中集中亮相。書展期間舉行的2010中國(上海)電子書高峰論壇上,業(yè)內人士、專家所傳遞出的最新閱讀理念和對產業(yè)發(fā)展的思考,不僅對整個數(shù)字出版產業(yè)的發(fā)展大有啟迪,同時也昭示了未來圖書閱讀的新趨勢和新走向。
(3)成功打造國內圖書團購平臺。上海書展是在原上海圖書交易會基礎上轉型,從業(yè)內轉向業(yè)外的大眾文化活動。作為書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圖書交易會與書展同期舉行,今年圖書交易會的功能定位從以訂貨為主向團購為主轉變,全力打造國內重要的團購服務平臺。
(4)三個“十佳”新鮮出爐。首次推出三個“十佳”評選,即“最有號召力的十家出版社”“最有影響力的十本新書”“最有創(chuàng)造力的十位編輯”。這是本屆上海書展一次新的探索和嘗試。這一舉措得到各大出版社和出版工作者的熱烈響應。
3.品質更提升。本屆上海書展在突出“全國”“首發(fā)”“大家”概念的基礎上,在活動的策劃和組織上更加注重社會、經濟、文化發(fā)展的引領作用,更加突出文化的品位。除了文學界的作家,還邀請科技、金融、建筑、教育、醫(yī)學等其他社會領域的名人、大師、學者和專家,精心策劃了一系列主題活動,讓名人大家牽手百姓大家,引領閱讀風氣,進一步提升書展的文化內涵。
與文明同行——凸顯人性化服務
今年的上海書展遇到了百年一遇的高溫天氣。面臨高溫的考驗,上海書展始終堅持并體現(xiàn)“服務第一、讀者至上”的辦展理念。為了更好地服務讀者,本屆書展以問題為導向,巧花心思,下大力氣,進一步細化服務讀者的各項措施。除了進一步完善書目信息查詢、圖書快遞、失物招領、醫(yī)療急救、餐飲、法律咨詢等常規(guī)服務外,還針對以往書展場地擁擠、活動安排密集的問題,在中央大廳和西二館之間,搭建1000平方米的“陽光篷”,增加書展的物理空間,并有效實現(xiàn)“動”“靜”分離,這些小細節(jié)充分體現(xiàn)出了主辦方“以人為本,服務讀者”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