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層言論
李源潮: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要促進和保證中心任務完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李源潮指出,創(chuàng)先爭優(yōu)重在干事,要以實現(xiàn)科學發(fā)展任務為中心,推動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確保取得科學發(fā)展增動力、人民群眾得實惠、基層黨建上水平的實效。(《組織人事報》2010年6月15日)
馬凱:今年做好糾風工作要重點抓好四個方面
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強調,做好糾風工作對實現(xiàn)2010年改革發(fā)展各項任務意義重大。一是加強對政府強農惠農資金的監(jiān)管,確保廣大農民得到更多實惠。二是堅決清理涉企收費和各種攤派,切實減低企業(yè)非經營性成本。三是大幅度減少慶典、論壇等活動。四是堅決糾正民生領域的各種亂收費、亂加價問題,著力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經濟要參》2010年第22期)
部委動態(tài)
國辦緊急通知:對因工作不力引發(fā)拆遷事件官員追責
國務院辦公廳下發(fā)《關于進一步嚴格征地拆遷管理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緊急通知》,要求嚴格征地拆遷管理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因工作不力引發(fā)征地拆遷惡性事件,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人將被追究責任。要堅決糾正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的問題,切實加大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決心和力度。(《經濟要參》2010年第26期)
中組部要求與縣委書記作“公信度”談心
中組部要求各省區(qū)市黨委組織部負責人于今年7月底前,以“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風、進一步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為主要內容,與縣(市、區(qū)、旗)黨委書記普遍開展一次專題談心談話活動,重點了解縣委書記所在縣整治用人上的不正之風、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工作情況和下一步打算,并對干部群眾在選人用人和廉潔自律方面有反映的縣委書記進行提醒或告誡。 (《組織人事報》2010年6月10日)
審計署審計項目跟隨經濟熱點
審計署今年的審計報告除了中央部門預算審計這樣的常規(guī)項目外,還有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審計、保障性住房資金等民生項目審計,以及節(jié)能減排等能反映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狀況的審計。按照審計署的說法是,每年的自選動作,審計都要力求反映當下的經濟面。(《中國青年報》2010年6月24日)
五部門聯(lián)合制定兩證據新規(guī)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五部門聯(lián)合制定《關于辦理死刑案件審查判斷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和《關于辦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對政法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特別是死刑案件提出了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中國青年報》2010年6月25日)
問題探究
多數(shù)黨政干部平均閱讀時間比國人少
人民論壇雜志組織的當前黨政干部的閱讀狀況調查,得到80多家單位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共發(fā)放問卷11000份,回收有效問卷10047份。在“您每周讀書的時間是多少”的調查中,33.4%的受訪干部每周的讀書時間為0-3小時,27.6%為3-6小時。也就是說,有六成多的干部每周閱讀時間是在6小時以下。而據最新一項調查結果表明,中國人每周閱讀時間是8.1小時。大多數(shù)黨政干部比國人平均閱讀時間還少,這種現(xiàn)象值得思考。(《組織人事報》2010年6月8日)
政府網站的建設水平有待提高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政府網站在政府與公眾的溝通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調查顯示政府網站存在的問題:“網站內信息陳舊更新緩慢”(72.7%)、“網上政務形同虛設難以使用”(71.9%)、“網站內容不完整,查詢不到所需要的信息”(68.8%)、“網上意見反映難以得到回復”(62.6%)、“缺少官員信箱、在線交流等互動內容”(49.4%)、“網站設計不合理、查找瀏覽信息困難”(40.5%)。有關專家認為,政府網站建設中之所以出現(xiàn)上述問題,首先是因為我國政府整體電子化水平不高,更習慣于傳統(tǒng)的面對面工作方式,這種狀況在基層政府尤為明顯;其次,目前還沒有一個針對政府網站的完善評價體系,即便已經有一些評估,也沒有作為政府的考核項目,很難對政府形成壓力。(《中國青年報》2010年6月29日)
一些領導干部文風問題嚴重
當前一些領導干部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以講話落實講話現(xiàn)象普遍存在。講話虛話套話泛濫,內容重復,在結構上玩花樣,在文字游戲上下功夫。不問群眾想聽什么,愛聽什么,脫離群眾實際,疏遠了與群眾的距離,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不良文風形成的原因復雜,如:黨八股、洋八股的影響;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存在;缺少獨立思考,習慣向上負責;不注重修辭,不注重錘煉語言,等等。(《組織人事報》2010年6月8日 )
專家觀點
財政收入激增,但民生投入尚不能滿足百姓需要
著名經濟學家、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陳志武指出:近年的經濟發(fā)展過程,政府成為最大受益者,收入增幅遠在民眾之上。從1995年到2007年,去掉通脹成分后,政府財政收入增加5.7倍,而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加1.4倍,農民人均純收入才增加1.2倍。在中國,超過76%的資產是政府擁有的,民間只有不到25%的資產。單純從理論角度理解,政府財政收入多了,國家宏調能力必然增強,有利于集中力量辦大事,也有利于改善民生。遺憾的是,現(xiàn)實語境中我國財政收入浪費現(xiàn)象極其嚴重。一方面,不少納稅人的稅款被揮霍;另一方面,社會保障則相對處于萎縮狀態(tài),醫(yī)療、教育、住房等民生投入,尚不能滿足百姓需求。(《中國青年報》2010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