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吸煙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據(jù)史料記載,最原始的吸食方法是“嚼煙”。在云南滄源佤族自治縣翁丁村看到佤族婦女們津津有味地嚼著旱煙葉的時候,我便知道旱煙在這個民族心中的地位。
佤族男青年相約到某家“串姑娘”時,通常是邊談話邊吸煙。若對姑娘有愛慕之意,便唱起小調(diào),讓姑娘為其裝煙、點煙,以試探她是否也有情意。若姑娘視其為意中人,便找一借口為其裝煙、點煙。
佤族姑娘也吸煙,這是我原來沒有想到的。2009年5月到滄源過摸你黑狂歡節(jié)時,不時會在沿途路邊看到佤族婦女一邊吸著旱煙一邊干活的情景。
佤族婦女們吸煙往往出于落寞與無奈,是打發(fā)精神生活困乏的一種方式,她們在自個兒營造的煙霧繚繞的氛圍中解除疲勞、放松身心。在人生路上,煙與她們朝夕相伴,已經(jīng)與她們的生活融為一體了。
佤族人吸煙已逾千年,在蠻荒的世紀,這個民族的先民們發(fā)現(xiàn)了旱煙,并且知道旱煙有種成癮的成分,于是他們陶醉于吸煙時的迷醉。煙草開始被稱為“圣草”,每逢節(jié)假日、結(jié)婚、生日、葬禮以及拜訪各部落首領(lǐng)時,都要把煙草作為最珍貴的禮物互相贈送,以示和平、友誼、尊重、和睦相處。這一風(fēng)俗代代相傳。
在滄源佤族自治縣大部分山街,差不多都會有一條小巷出售旱煙葉。每逢晴天,煙攤前便會聚集許多消費者,他們蹲在一個角落里,從煙主那里取下一小片紫紅色的煙葉,在自己手里揉捻著,剔除煙筋葉骨,再找一片紙將其卷起來,在陽光熱辣辣的街面,舒坦地吸起來。煙圈緩緩上升,煙香久久不散。
滄源佤族女子都喜歡吸煙,而且是旱煙,就是那種掛在屋檐下曬制而成的褐色的煙葉,有的弄碎了用煙袋抽,有的則用剪刀剪成條狀,卷起來抽,味道濃烈而獨特。佤族婦女們無論置身何處,想吸的時候,她們便會從自己的圍腰里拿出煙袋,熟練地把煙絲安放到煙鍋嘴里吸起來。佤族婦女自己也種點旱煙,但更多的是到集市上購買。她們成群結(jié)隊地背著背簍和挎包,聚集在煙攤前討價還價,并一家一家地試吸。她們品煙的方式比佤族男人特別,她們把揉捻過的煙葉放到嘴里嚼,辛辣無比的煙葉在她們味蕾里泛起的卻是濃烈的香味,當她們臉上浮現(xiàn)出興奮的神情,說明這煙她買定了。
旱煙可以驅(qū)除蚊蟲以及蛇。滄源地處亞熱帶,蚊蟲很厲害,在村寨,蚊蟲就更多了,尤其是有水田的地方,一到夏夜,蚊蟲鋪天蓋地,成團狀在你面前奏著蚊響樂,佤族同胞對付蚊蟲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用煙熏?;鹛吝吷v起濃烈的煙味,才能保證自己片刻安寧。我想,佤族同胞吸煙的源起,也許有這方面的原因吧,想不到千年之后,煙仍是他們離不開、丟不下的吸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