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重現(xiàn)】
2010年5月7日,一場暴雨突襲廣州。廣州天河區(qū)中海康城,由於洪水漫過一米多高的圍墻,倒灌入社區(qū)涌入地下車庫,不到一個小時車庫中近400臺車幾乎全部遭遇洪水沒頂。
廣州叁防總指揮部5月11日的統(tǒng)計顯示,暴雨后有1409臺車輛受淹。截至5月10日,廣東省保監(jiān)局接到的「水浸車」車險報案超過1.3萬例,預計損失賠付1.39億元(人民幣,下同)。
面對被積水長時間浸泡后面目全非的「泥水車」,眾多車主心痛不已,趕忙向保險公司求救,不少保險公司快速出臺各種措施,加快對車輛的查勘定損工作;但仍有不少車主遭到保險公司拒賠。
「車泡水,保險公司到底賠不賠?」一時間,眾說紛紜,猜測滿天飛。
全險≠全賠
「我買了全險,為何得不到保險公司的全賠?」部分車主感到鬱悶。
事實上,「全險」這一說法,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僅僅是一些銷售人員對一些「主流」險種的概括或是對一些「主險」的概括,與之相對應的是「附加險」。
「主險」,又稱「基本保險」,是指不需附加在其他險別之下的,可以獨立承保的險別;「附加險」則相對於「主險」而言,顧名思義是指附加在主險合同下的附加合同,它不可以單獨投保,要購買附加險必須先購買主險。
實際操作中,不少銷售人員對於自創(chuàng)詞語「全險」的解釋也大相徑庭。既有將車輛損失險、第叁者責任險及全車盜搶險包括在內的「全險」,也有將車輛損失險、第叁者責任險、全車盜搶險、車上人員險及玻璃單獨破損險等包括在內的「全險」。
實際上,現(xiàn)有的車輛保險險種遠遠超過銷售人員自創(chuàng)的「全險」,其中包括除常見主險之外的其他附加險險種,如涉水行駛發(fā)動機損失險、車身劃痕險、自燃損失險、新增加設備損失險、全車盜搶附加險、高爾夫球具盜竊險等,因此告誡車主在購買保險的時候,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究竟購買了什麼保險,以及每個險種的保障范圍及保額。
車損險不賠發(fā)動機
目前,大陸人保、平安、太平洋、安邦、天平等多家公司的「汽車損失保險」(車損險)都規(guī)定,因雷擊、暴雨、洪水、雹災、海嘯等造成被保險機動車的全部損失或部分損失,含車輛遭遇水浸事故后造成的零件、電路損失,保險公司將負責賠償。但是,車輛發(fā)動機進水后導致的發(fā)動機損壞,車損險通常不會賠償。
具體到「涉水」這一事故處理上,保險專家稱,對於車輛損失險的賠償范圍,保險條款中明確規(guī)定了一些責任的免除,其中包括保險車輛因遭水淹或因涉水行駛致使發(fā)動機損壞的,屬於責任免除。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發(fā)動機」這叁個字。換句話說,就「車泡水」是賠還是不賠,并不能一概而論,更不能把「不賠發(fā)動機損失」和「不賠其他損失」混淆。
另外,「賠不賠發(fā)動機損失」這一問題也不能一概而論,這需要看車主是否投保了涉水附加險。「車輛在行駛中涉水造成的發(fā)動機損失在車損險中屬於除外責任。如果要對這種意外進行保障,需要購買車損險的附加險——涉水損失險?!?/p>
「涉水損失險」屬於車損險附加險種,車主必須先投車損險,才能再投「涉水損失險」,該保險每次賠償會實行15%~20%的絕對免賠率。一般10萬~20萬元的車輛,保費在幾百元左右。「保險公司還會對投保涉水險的車輛使用年限進行規(guī)定,使用年限在六、七年以上的車子保險公司一般是不接受車主投保涉水險的?!股嫠U一般保障車輛發(fā)動機在行駛中涉水意外受到的損失。一個發(fā)動機多則幾十萬元少則幾萬元,賠付數(shù)額如此巨大,保險公司的風險不小。
除了「涉水險」這種專門針對涉水風險開發(fā)的險種可以賠償涉水后的發(fā)動機損失外,一些公司的「發(fā)動機特別損失險」也可以賠償因涉水行駛或在水中啟動導致的發(fā)動機損失。
涉水險有玄機
買了涉水險是不是就高枕無憂了?非也。
涉水險保障的是車輛行駛過程中涉水造成的損失。但是如果車輛在停放的狀態(tài)下進水,進水后車主強制發(fā)動車輛,導致發(fā)動機損壞,這屬於車主操作不當造成的損失,不屬於涉水險保障范圍。另外,車輛在涉水行駛中熄火,如果再次啟動發(fā)動機導致的損失,涉水險也無法正常賠付。因為熄火表明駕駛人已知道發(fā)動機進水,再次啟動后的發(fā)動機故障屬於駕駛人故意行為導致的損失擴大,這在保險中屬於除外責任。
目前南方地區(qū)汛期已到,在夏季暴雨發(fā)生率比較高的地區(qū),車主可以考慮購買涉水險。同時,最好再去購買一份不計免賠險,因為有的保險公司對於涉水險可以免賠10%到20%,購買了不計免賠險之后就可以彌補這10%到20%的損失。而且不計免賠險的價格一般并不貴,用戶沒有必要因小失大。
另外,車主在平時駕車時,首先要防患於未然,在每年颱風或者是暴雨季節(jié),儘量不要把車輛停在排水不好的停車場所。一旦車子被水淹到,不要隨意發(fā)動汽車,最好是通知專業(yè)修理廠或4S店用拖車將車拖去修理,如果有一定修理技術,還可以將電瓶斷開,以防損失擴大。如果是在車輛行駛中遇到水坑,在不知道積水深淺的情況下寧愿繞開走,不要有僥倖心理。
【相關鏈結】
在臺灣,泡水車如何理賠?
現(xiàn)行汽車車體損失險,也將天災所引起的損失列為除外不保項目,在車體損失險這張主保單上,再額外加保包括「颱風、地震、海嘯、冰雹、洪水或因雨積水險」的附加保險后,才可獲得理賠。不過民眾投保車體損失險時,常忽略附加此保險,根據(jù)歷年統(tǒng)計資料顯示,投保比例只有3%左右。主要是颱風洪水險的保費不便宜,且必須先投保上萬元以上的車體損失險才能附加投保,因而降低民眾投保意愿。
一般來說,投保30萬元(新臺幣,下同)天災險,每年保費約為2460元。若車主考慮保費預算,也可選擇投保較為便宜的泡水車補償損失險,依照車子價值可投保5萬元至20萬元,補貼維修費用。以一輛保險金額80萬元的車為例,1年保費僅約1610元,不過只有賠泡水損失,若是車子被壓毀則不理賠。
由於天災險是由保險公司直接賠款給車廠,因此保險公司將主動核對車廠開出的估價單,是否使用原廠零件,再決定理賠金額,不過這樣理賠速度較慢,因此建議車主直接送回原廠,最有保障。
車主若投保該項附加險,理賠的方式是以車輛修復的實際費用為原則,例如汽車因招牌掉落砸傷、排氣管進水熄火造成引擎損害,都可能得付出20~30萬可觀的修復費用。但若總修復費用高於車輛當時的實際現(xiàn)金價值時,例如整車泡水、被沖走,或被倒塌建物壓垮等損失較嚴重的情形下,則車輛已無修復的價值,已達汽車的實際價值(保險金額扣除保單規(guī)定之折舊率)的3/4以上時,則比照全損方式賠付車輛當時的價值,即扣除折舊后的實際車價,則保險公司將以車輛的實際價值為理賠金額直接進行賠付。
另外,附加颱風洪水險的費率計算,多是依據(jù)以往颱風行經路線,區(qū)分為3級,例如基隆、宜蘭、花蓮、臺東與屏東等地,容易受颱風影響,費率當然高,保費相對較高;臺北及桃園則緊隨在后,較低則是新竹、臺中及嘉義。
產險業(yè)者表示,另一個原因是保險公司對颱風洪水險的審核相當嚴謹,包括車主居住地是否處於低洼、容易淹水區(qū),或汽車車齡超過5年以上、過於老舊者,保險公司幾乎都會拒保。
部分產險公司針對因颱風、海嘯、洪水或因雨積水所致的泡水車,設計出「汽車保險泡水車補償損失險」。所謂的「泡水的毀損滅失」,是指被保險汽車因積水滲入,導致車體內部機件及內裝部分的毀損滅失,因此承保范圍不包含被保險汽車因承保事故所引發(fā)碰撞、傾覆、刮損或擦損所致的車體外部毀損滅失。
保險金額:
(一)、須先投保車體損失保險后,加保颱風洪水險;
(二)、保險費計算以車價乘以0.79%。
賠償額度:該車受損狀況自負額限制,但不得超過推定之理賠價值3/4。
(資料來源:上海御宗律師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