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6月23日表決2012年政改建議方案,引來社民連、公民黨、「80后反特權(quán)青年」等組織到場抗議。香港近年來因為政治制度安排產(chǎn)生的爭拗,表面上看是選舉制度速度之爭——有人不滿普選速度,要求提前實現(xiàn)普選。實際上是選舉制度和遵法與棄法之爭。
眾所周知,香港在英國統(tǒng)治百年期間,從來沒有所謂民主派,1997年香港回歸前,香港的行政、立法兩局議員都是委任的。隨著香港回歸臨近,港英政府開始在香港安排直選議員,為香港九七回歸后的社會發(fā)展進行鋪墊。香港回歸后,中央政府看破了港英政府「臨別秋波」,但為了順應(yīng)時代發(fā)展,還是按照英國人鋪設(shè)的政治軌道向前發(fā)展,并且在《基本法》中對香港的民主模式進行了約定——從港英政府時代的委任制,逐漸過度到:(1)立法會議員從「部分選舉+部分功能組別」,再到全部選舉,最終時間點為2020年;(2)特首選舉從港英政府的派遣制,過度到「逐漸擴大的選舉委員會」,再到全民普選,最終的時間點是2017年。這個被稱為「雙普選」的政治安排,是經(jīng)過全國人大討論制定的,旨在循序漸進拓展香港民主進程。
一些自稱是民主派的組織和人士認為,這樣安排太過緩慢,要求2012年就必須進行「雙普選」,不提前普選,就是「不民主」、就要進行抗爭。
人們不禁要問:民主派的抗爭,真的是為了提前「雙普選」時間嗎?民主派有交代提前進行「雙普選」對香港的利弊嗎?
只會抗爭 不是真民主
所謂的香港民主派在爭取「民主」的同時,閉口不提他們熟悉的英式民主或美式民主。因為所有人都清楚,英國議會採用的是上、下議院制度。上議院曾是一個世襲的貴族議院,雖然目前英國正在對上議院進行重大改革,但現(xiàn)時的上議院成員仍有部分還是世襲貴族,其他則是委任議員。上議院有權(quán)審查下議院通過的法案,并通過必要的修正案,還可以要求推遲它不贊成的立法。下議院全是分區(qū)直選產(chǎn)生的議員。英國議會存在著選民政治權(quán)利明顯的不平等。
而在美國,國會的參、眾兩院議員均由民主選舉產(chǎn)生。參議院議員100名,來自50個州,每州2名。眾議院議員435名,按人口比例選舉產(chǎn)生。這表明美國國會也存在選民政治權(quán)利的不平等現(xiàn)象。而香港的民主派們,除了要求普選外,對香港政治制度提出過任何建設(shè)性意見嗎? 考慮過普選可能為香港社會帶來弊端的解決方案嗎?
香港是個自由社會,任何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要求,但是,這個要求必須符合香港社會整體利益。如果把個人喜好強加給社會,這不僅不符合民主原則,也背離普世價值。儘管外界無法猜測主張改變「雙普選」時間人的真正動機和目的,但是,最明顯的事實是,如果按照所謂民主派的要求改變「雙普選」時間表,就是明顯違背《基本法》,同時也是對人大常委會決議,即中央權(quán)威的公然挑戰(zhàn)。香港有多少人愿意見到這種結(jié)果?又有多少人愿意香港在法制軌道上脫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