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這個不是我的出生地,卻是我故鄉(xiāng)的城市,有著讓我割舍不斷的縷縷情絲,綿綿牽掛……
在我的記憶里,北京的符號不是人們說的故宮、長城、天安門??陀^地說,它們的確是,但在我心目中,那些建筑過于莊嚴,過于呆板,將北京的勃勃生機抹殺了。
在我的眼中,北京的符號莫過于胡同、四合院、北京話,甚至各種小吃……
胡同,是老北京的符號。它筆直,像極了老北京人的性格——耿直爽快。每當認識的人在胡同里碰見,總會彼此打招呼:“早啊您吶!”“您吃了嗎?”那種熱情豪爽,令人一天都會有好心情。
四合院,是老北京的符號。院子里,是連排圍圈的平房。古樸的大門里面,有一個動人的世界。種點兒樹,澆澆花兒,養(yǎng)幾只鳥兒,放幾只鴿子。廚房里,面團兒正放著,餃子餡兒和好了,搟面杖正勤快地在面劑子上滾來滾去。正房里,幾個大老爺們兒舉著酒杯,就著花生米,一仰脖子一大杯,還不時地發(fā)出響徹云霄的大笑聲。等到了秋天,銀杏葉兒鋪滿了臺階,屋子里的火爐,烈火正旺著……
北京話,也是老北京的符號,淘氣是“猴兒在馬上”,害怕是“肝兒顫”,形象生動。北京人說話特愛用“X得慌”,夏天是“熱得慌”,甜了說“膩得慌”,心里不自在是“瘆得慌”……
北京,最讓我鐘情的,是那香得讓人流哈拉子的各種小吃:豆汁兒、炸焦圈兒、炸醬面、果木烤鴨、蕓豆卷兒、豌豆黃、褡褳火燒、蛤蟆吐蜜、驢打滾兒、艾窩窩兒……
這些,都是老北京的符號。但,北京正日新月異地發(fā)展著。國貿(mào)大廈、西單、王府井、中關村是現(xiàn)代北京的符號,是現(xiàn)代北京的代名詞?,F(xiàn)在,鳥巢、水立方等建筑,也成了北京的符號與代名詞。
北京,是一個面向世界與容納古今的城市。它不排斥歷史,所以西四胡同與鄰居西單購物中心并存;它不摒棄過去,所以圓明園與國貿(mào)大廈同在。它有著令世人矚目的奧運場館,也有著最古老最平凡的胡同、四合院兒。
北京的符號,不是具體的東西,而是一種內(nèi)在的靈魂。它是“海納百川”的兼容情懷,是熱情好客的待人方式,是樂觀曠達的處世態(tài)度。
北京,正用平和的心態(tài),努力的態(tài)度,在中國的史冊上,書寫著濃墨重彩的篇章;北京的符號,正在其中熠熠生輝……
【作者系浙江省黃巖市第二高級中學星辰文學社社員,指導教師: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