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
人,特別是現(xiàn)代人,應(yīng)該具有一定的信仰。信仰的有無,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發(fā)展的好差。沒有信仰的人,會失去主宰自身命運的力量,其發(fā)展的可能性會大大降低。有信仰的人,會為自己的信仰調(diào)動自身的一切力量,集中到既定的目標(biāo)上,其能力和內(nèi)心世界都會得到提高和充實,從而推動個人甚至社會的發(fā)展。
其實,信仰并不神秘。除了宗教信仰,你也可以把真、善、美、良知、道義作為自己的人生信仰。而你有著怎樣的信仰呢?
還在很小的時候——大概是剛從陜西遷來不久吧,母親就對我說:“當(dāng)你想要做壞事,或者有什么壞念頭的時候,一定要在心里告訴自己‘抬頭三尺有神明’。天上的神會看見你的一舉一動,也能窺見你心中的想法。如果你不善良,他們會懲罰你的?!?/p>
那時,年幼的心靈尚不能理解那些深奧的“因果報應(yīng)”的道理,但母親的話卻在我心中烙上了深深的印記。從那時起,我便知道了,只有好孩子,才可以得到神的庇護。
小時候的我的確是個很乖的孩子。那時候,父親還在陜西工作,母親在一家百貨商場上班,很忙,少有時間照顧我,我就一個人待在家識字、練琴,不讓母親擔(dān)心。那時燕子還常見,我便常常在南窗陽臺上撒些饅頭碎屑,作為它們的口糧。偶爾隨母親出門,也會帶上幾枚硬幣施舍給沿途的行乞者。
或許母親早已忘了曾對我說過的話,然而她卻不知道,那番話對年幼的我有多大影響。就是那番話,讓那顆童心越發(fā)顯得澄澈純真,透明如水。
后來我長大了些,也就漸漸明白了所謂“抬頭三尺有神明”只是一種謬論,是迷信,是科學(xué)社會所應(yīng)摒棄的東西,是唯心主義觀點,因為世界上根本就沒什么鬼神。所謂鬼神,只是那些善良而虔誠的人們所臆造的虛幻的信仰。于是,似乎只是一夜間,母親驚奇地發(fā)現(xiàn),她的女兒變了,曾經(jīng)的那個小乖乖、那個善良的小女兒正悄悄走遠,變成了一個叛逆的“另類女”:自以為是,我行我素。她心急了,卻怎么也找不到原因。她只能無奈地說,女兒大了……其實她不知道,不是因女兒大了就如此,而是因住在女兒心中的上帝走了,女兒的心靈荒蕪了!
就是那時候,我發(fā)現(xiàn)自己變得殘忍而冷漠起來。夏季的時候,我會捉上很多螞蚱,或是把它們?nèi)舆M水里,或是把它們壓在大石塊下,讓它們在掙扎與窒息中痛苦地死去。寵愛我的大人們讓我的錢袋一天比一天地鼓起來,但對于街邊的行乞者,我卻再也沒有絲毫的憐憫與關(guān)愛,而是首先想到行乞者是在弄虛作假騙錢,說不定比我還有錢。和同學(xué)有了矛盾,甚至還會在心中詛咒對方。
選文1 遺失的信仰何時歸
抬頭三尺有神明
□肖文華
是的,心中的上帝走了,再也沒有誰來教我善良。
直到一年前的某一天,母親很嚴(yán)肅地對我說:“早上給你帶的雞蛋,你如果不吃蛋黃,可以剩回來,但一定不可以扔掉。記住,抬頭三尺有神明,你可以糊弄媽媽,但你一定不可以糊弄上帝!”猛地,心底一顫,我仿佛看見了童年的自己,看見了那個遠去的時代以及那顆遠去的童心。驀地發(fā)現(xiàn),這么多年來,我以一顆殘忍的心去傷害身邊的人和物的時候,自己也早已是傷痕累累。這正是上蒼給我的報復(fù)?。?/p>
此后,我又想了很多。為什么在那個迷信而又落后的封建社會,人與人,人與自然都能和諧共處,而在這個文明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我們卻一再傷害自然和別人,最終又讓自己受傷呢?“抬頭三尺有神明”是一條天理啊,而當(dāng)人類觸犯了這條規(guī)則,給予懲罰的不是社會不是上帝,而是人類自己!他們覺得對不住自己的良心,而這比挨100下鞭刑更為嚴(yán)厲。因為這鞭子不是打在身上,而是打在心上啊!
因此,那些信教的人們悲天憫人,為天下的苦難而感懷落淚,但他們活得最幸福,因為他們活得坦然!
“抬頭三尺有神明?!逼鋵崳癫⒉辉谔焐隙谛睦?。它是一種精神力量,是真、善、美的凝聚,亦是一種精神約束。只是如今,這個住在我們心中的神正悄然遠去,不知不覺從我們的世界黯然退出。于是,社會也變得蒼老,蒼白,千瘡百孔。
我常常在想:那個離去的神何時才能回來呢?是多年之后?抑或是永遠?
(選自《肖文華文集》,有刪改)
含英明華
這篇文章有灼見,有反思,有針砭,有呼喚,有啟迪,使讀者得到了心靈的洗禮,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意義。是的,人只有有信仰,有敬畏,才能控制欲望,守護良知,與他人和自然和諧相處。其實,有神沒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信仰,有敬畏。事實證明,人類沒有信仰,沒有敬畏,就會為所欲為,急功近利,害人害己。我們時常遭到大自然的報復(fù)就是明證。
思考練習(xí)
1.找出文中閃爍著思想火花的語句。
2.作者心目中的“神明”指的是什么?
3.你的信仰是什么?請寫一段文字,敘述你自己的信仰。
選文2 有幸為文惜如命
信仰文字
□佚名
一個叫小白菜的網(wǎng)友在我的空間里留言說:“信仰文字的孩子,都不是壞孩子,因為沒有一個壞孩子會耐得住寂寞去寫那些無關(guān)痛癢的東西?!蔽一厮骸暗拇_,文字不能吃不能喝,甚至也換不來什么錢,任你妙筆生花也沒準(zhǔn)兒是‘筆底珍珠無處賣’,但即便如此我仍執(zhí)著于文字。無他,因為這是我的信仰。有信仰的人起碼是精神上的富翁,而且既然把文字上升為信仰也就必須態(tài)度虔誠!”
真的,我愿意相信,在那些或昂揚、或沉郁、或凄美、或平實的文字背后,定是一顆顆閃著金子般光芒的心,也唯有善良和至誠才能匹配得起文字的神圣和高貴!
文字是閃爍在茫茫黑夜中的一抹光亮,照亮你生命中最敏感、幽暗的角落。歲月的長河潺潺流淌,文字是沉淀在河底的鵝卵石,任光陰打磨,愈圓潤晶瑩。文字是一只龐大無形的巨手,你感受不到它的撫摩,但它卻時常觸到你的靈魂。文字是你案頭的山水風(fēng)月,你可以恣情地寫意抒懷。
記得最初被那些如花般芳香、如水般靈動的文字感動時,那澎湃的心潮,還在洶涌著。我想,我不該做永生的看客,我想要自己的心之律動讓更多人聽見,我想與更多的生命一起去感受和贊頌這人間的至真、至善和至美,我要用文字溫暖生命,描繪人生!
生命是一匹錦緞,用筆尖刺繡,編織出繁花朵朵;人生如一卷宣紙,用文字著色,鋪陳出五彩斑斕。人生的霜寒露冷,用文字去慢慢溫?zé)?。有了文字,生命便有了顏色,有了韻味,有了詩意。有了文字,?dāng)我們撫今追昔,總有可說可憶可想的過往;當(dāng)我們舉目回望,總不至于滿目荒涼。
文字似乎解決不了什么事情。但在這物欲橫流的世間,還有什么能為生命保留最后一點點的優(yōu)雅和深刻?在這舉世漠然中,又有什么能輕輕敲開那一扇扇塵封已久的心扉?只有文字!只有文字擁有這樣直指人心的力量!
為文之人,須信仰文字,視文字為神圣。當(dāng)你落筆之前,請雙手合十,感謝祖先為我們留下了如此豐碩的遺產(chǎn),感謝他們創(chuàng)造了美麗到無法再美麗的語言。然后你再鄭重地拿起筆去寫,寫人生、世事,寫大智、大愛,寫寧靜恬適、深摯款曲,寫出一個花團錦簇、溫暖正派的美妙世界!
今生有幸為文,自當(dāng)惜之如命!信仰文字,不亦快哉!
(選自《齊魯晚報》2010年6月3日)
含英明華
本文立意很新穎。其實,在一般人看來,作為工具性的文字有什么值得敬仰和贊美的呢?但作者卻洋洋灑灑,淋漓盡致地抒寫了自己對于文字的感知、感動和感嘆,其感受獨特而深刻,其表達流暢而生動。由此看來,感悟深切,方出佳作!文中修辭手法的恰當(dāng)運用,使文章文采斐然。
思考練習(xí)
1.本文運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
2.找出文中你認(rèn)為最生動的語句,并加以簡要賞析。
3.作者為什么信仰文字?用自己的話加以概述。
選文3 信仰之盾堅如鐵
信仰的力量
□季風(fēng)
在我的房間里,有一株小草,那是房子的前主人留下的。雖然只有一株,但它卻勇敢地活著。每當(dāng)我感到孤獨無助時,我就來到小草跟前。這在迷茫時給我勇氣的小草,就是我的信仰。
每當(dāng)我感到無聊時,我就來到小草面前凝想。小草只有一株,我從湖南大老遠跑到云南來,也是孤獨一人,它的命運和我是多么相似啊。我來自湖南,而小草來自哪里呢?有時候我又想,為什么房子的前主人只在花盆里栽一株小草,而不是兩株、三株?難道他也是一個陌生的外鄉(xiāng)人嗎?我在腦海中竭力搜索著這個外鄉(xiāng)人的形象。他為什么不把小草帶走?難道他能肯定房子的下一任主人能像他一樣愛小草嗎?想到這里,我不禁有點恨起他的輕率來。
我每天給小草澆水,然而在人生的歷程上誰又在給我“澆水”呢?想到這里,我心里不平,有時候故意不給小草澆水,但最終不忍心。和小草生活這么久,可惜我閱歷不廣,至今仍叫不出它的名字,但在浩瀚的宇宙中,又有幾人能叫出我的名字呢?不管怎樣,小草還是頑強地活了下來。那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地活下去呢?
我沒有想過假如沒有小草這一信仰,我的生活將會是什么樣子。當(dāng)我心灰意冷時,小草讓我振作;當(dāng)我變得軟弱時,小草給我力量;當(dāng)我彷徨后退時,小草促我向前。
時間在生命的長河中流逝。困苦在我的生命中作梗,我尋求過幫助,但我沒有找到。我尋找過朋友,但在異鄉(xiāng)的土地上,朋友聽不見我的聲音。幸好我在靜靜凝想時,發(fā)現(xiàn)了小草。其實,信仰就在每個人的心中,重要的是你得去發(fā)現(xiàn)它。你將看到,它將是我們困難時的慰藉,失望時的希望,黑夜中的明燈。
上帝在生下我們的同時,一面又在想盡辦法剝奪我們生存的權(quán)利。我不知道自己走哪一條路順利過,或者是哪一次決定不后悔。我剛有希望,馬上又面對失望。
在每天早晨,我發(fā)現(xiàn)小草都在給我指明道路,引我走上自我拯救之途。它常常教我忍耐,于是我忍耐著;教我堅強,于是我承受著;教我堅持,于是我咬緊牙關(guān)。當(dāng)我面臨的困難越大,我心中的信仰也越強大。
我認(rèn)為,我的信仰就是我的支柱??恐也拍苄械谜?,坐得穩(wěn)。如果摔倒了,我會馬上爬起來。我的信仰就是我的盾牌,歲月之箭會射向我,但不能射中我;時光之刀也許會刺向我,但不能刺中我。
到你的內(nèi)心深處去尋找信仰吧,它將使你更加強大。
(選自“榕樹下”2006年11月26日)
含英明華
本文由草及人,由人而言及信仰的力量,層層遞進,使主旨步步升華,順理成章地表達了自己獨特的觀點。本文以小見大,闡明了信仰的積極意義和價值。語言樸實而不乏出彩語句。
思考練習(xí)
1.作者從小草那里得到了怎樣的激勵和啟迪?用文中的話來回答。
2.作者心目中的信仰的意義和價值是什么?
3.作者心目中的“信仰的力量”指的是什么?
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