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眼里,水手是一個充斥著雄性魅力而又浪漫無比的職業(yè)。而《日照重慶》中,老林(王學圻飾)這個昔日的水手,帶給我們的卻是一個背著行囊的沉重背影。
這似乎是王小帥第一部明確以“父一輩”視點介入當下生活的作品。當年以叛逆姿態(tài)躍上影壇,肆意張揚地為“子一代”命名的第六代們,隨著年歲的增長做出這種視角的轉換并不奇怪。但王小帥并未因此而輕率倒向“父一輩”的價值立場,而是執(zhí)拗頑強地架構了一條父尋子的線索,努力讓父親向這個曾經被他忽視而變得面目模糊的兒子(子義飾)靠近。
影片前半段,頗似《羅生門》式的各說各話——前妻拒而不見,兒子生前摯友不盡友好,父親原本就對兒子記憶淡薄,此時兒子的眉眼變得愈發(fā)斑駁。但顯然,王小帥并無意通過這種形式獲得某種懸疑和探秘的敘事快感,而更多在意于狀態(tài)呈現(xiàn)。無奈之下,父親只得借助于兒子事發(fā)超市的監(jiān)控錄像,通過截屏的方式得到一張最為新近的兒子側影。當這張原本就分辨率不高的照片一次又一次地放大,“讓我看清你的臉”,成為父親最執(zhí)著的念想。
此一來,影片又令人輕易地聯(lián)想到安東尼奧尼那部著名的《放大》。盡管照片經過一再放大已快鋪滿半面墻,卻仍然只呈現(xiàn)出片片模糊的色塊,無濟于“讓我看清你的臉”這個簡單的訴求。但一個偏執(zhí)而敏感、內心極度渴望父愛的兒子已然在觀眾的心底漸漸顯影。同時,與兒子生前好友昊子(秦昊飾)的幾番交往,也為父親提供了一個進入兒子曾經生活過的世界的切口。
用王小帥的話來說,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是“一個父親在接近永遠不能接近的事實”。接近收尾,隨著兒子形象的漸次豐滿、謎底的臨近揭曉,影片卻幾乎要放棄掉那種執(zhí)意地追尋。通過昊子在自己父親住院后于醫(yī)院的長廊上從手足無措到涕淚橫流的那個長鏡頭,清晰地表露出“子一代”不屑之下深埋著的失父恐懼,溝通與和解的意味已經昭然若現(xiàn)。最終,父親在通向大海方向的內陸江邊,燒毀了那張依舊模糊的照片,這是對從未得到過父親蔭護的兒子的祭奠,也是對自身過往失責的省思。藍色布魯斯還飄蕩在重慶的天空,父親已選擇回到日照海邊的新家庭里去,自我救贖之后的一縷陽光將灑在他的歸家路上。
《日照重慶》被宣傳為王小帥的商業(yè)轉型之作?;乜茨菑垖⒔俪趾脱E刻意“放大”,并將“青少年殺人事件”和的副標和“血案揭秘”字樣清楚印上的海報,滑稽之余也些微覺得一絲悲涼。為了博眼球、贏票房,逼得“王小帥”們頂著騙觀眾入場的壓力向市場妥協(xié)。在章家瑞那部稍帶驚悚色彩的影片硬生生被包裝成“綠眼女鬼”恐怖片之后,《日照重慶》再次使出這類與影片氣質大相徑庭的宣傳伎倆,難道不悲涼嗎?觀眾在選擇一部電影時,“讓我看清你的臉”恐怕是最不過分的要求?!度照罩貞c》最終能在市場上走多遠或許并不重要,早日形成差異化的、分層次的市場機制,為這樣的影片多創(chuàng)造些面世的機會,是更令影迷們期待和興奮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