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太過倉促的時代。街頭巷尾熙熙攘攘的人群個個行色匆匆,把全副精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數(shù)碼產品上。在這個心浮氣躁的年代,自然科學家開始引導大家找出一條生活的出路——閑適。這是一種幾乎被人遺忘殆盡的生活藝術。
手機屏幕又開始持續(xù)閃爍紅光,我們的大腦自然而然地開始轉動、興奮起來。德國《經(jīng)濟周刊》曾報道過一位因遺失了手機而陷入虛脫的管理者的事例。手機一丟失,好像生活中的一大部分也隨之丟失了,他全身發(fā)冷,最后不得不被送去醫(yī)院接受鎮(zhèn)靜劑注射?,F(xiàn)在,科學家們已經(jīng)開始考慮將“手機依賴癥”列入疾病之列。
從一項研究來看,美國60%的手機擁有者早上剛一起床就會查看手機短信,10%的人在晚上睡覺時把手機放在床頭,甚至還會在凌晨三四點答復別人發(fā)來的消息。我們創(chuàng)造的工具改變了我們自己。我們讓自己的生活節(jié)奏去適應數(shù)碼電器的節(jié)奏,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在工作的時候,手腳越來越慢,反應越來越遲鈍。僅在美國每年就因此浪費掉280億小時的工作時間,合計損失5880億美元。
要想集中精神好好思考一件事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難。外面的世界總是不自覺地促使我們去參與其中。誰在等我的電話?這一問題遠比人們現(xiàn)在是不是真有打電話的欲望更重要。我們的精力全都用來滿足別人的需要。
家長們依然會教育孩子不要在大人談話時插嘴??烧沁@些家長,在孩子們眼前就中斷和他人的談話,僅僅因為他們的手機響了。研究表明:在被打斷之后,再想集中精神回到之前的事情上,就要比被打斷的時間花費更長時間。被打斷的時間加上在那之后人們重新集中精力所需的時間就占到了每天工作時間的28%。
現(xiàn)在,我們可以在上班時間離開辦公室而毫不影響工作進程。因為在今天這個社會,每個人都處在一張巨大的網(wǎng)絡之中,幾乎能夠隨時通過電子郵件和電話聯(lián)系到。也正因為這樣,家長可以在上班時間去幼兒園接送孩子,等晚上回家后再將耽誤的工作時間補上。工作與私人生活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這可真是太棒了!但這同時也是一場災難:如果能讓人隨時隨地聯(lián)系到的話,那這個人就不再擁有真正意義上的空余時間,也就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閑適生活。
問題并不是出在我們創(chuàng)造的工具上,我們無法放棄給我們的生活以及整個社會帶來巨大改變的進步科技,歷史發(fā)展的潮流不可逆轉;問題是出在我們對待機器以及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上。無論是手機、電腦或是其他的數(shù)碼產品,無一不在透露它們的使用者究竟有多忙。我們所生存的這個社會欣賞忙碌的人卻對全心享受閑暇的人心存猜疑。著名作家奧根·羅斯就把這一結果用詩句描繪了出來:“他滿懷驕傲地說/要把自己完全獻身于他所應盡的義務/可是沒過多久/他就不再活潑不再開心/他逐漸消失在自己的義務之中。”
今天,我們生活在不斷工作的壓力之下,已經(jīng)不懂得如何去享受生活?;蛟S,我們反倒應該向動物們學習。和人類基因有98%相同的黑猩猩即使是在饑荒年代也只會每天用7小時去尋找食物,剩下的時間它們都在和同伴互相捉虱子、互相愛撫或者懶洋洋地打瞌睡。按自然科學家的觀點,進化論會讓那些能很好地處理付出與收獲之間關系的動物受益。舉例來說,生活在東非熱帶草原上的鼴鼠每天用來覓食時間非常少,但它們卻能活30年左右。而整日忙忙碌碌的家鼠平均生存期限不過短短3年。
閑適是一種值得追求的生活狀態(tài),但它更是一門深奧的藝術。它是一個和無聊、無所事事、游手好閑完全不同的概念。無聊所代表的是對事情提不起任何興趣,而閑適則意味著在完全平和的心態(tài)下不抱任何目的地去做自己喜歡的事,這一行為可以給你帶來全身心的快樂。從這一點來看,閑適其實和行動這一概念更為接近。也正因為如此,在古希臘語中,閑適才會有多重意思:既意味著安靜平和,也代表著進修學習。
美國作家威廉·帕沃斯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家工作。他坐在電腦前,寫一些批判性的專欄社論,但他會有規(guī)律地感受“無網(wǎng)絡生活”。他和妻子、兒子一起安排了“無電腦周末”。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在家中已經(jīng)無法坐在一起聊天談心了,每個人只想坐在自己的電腦前做自己的事。帕沃斯承認第一個“無電腦周末”過得很艱難,因為他們覺得空虛無聊,心煩意亂??墒锹兀麄兊呐笥押屠习彘_始習慣只在非周末時間聯(lián)系他們?!暗搅酥苣?,我們的房子就像一個遠離外部世界的寧靜小島?!迸廖炙拐f。
50歲的美國作家約翰瑟·弗朗茨堅持用一臺異常老舊的電腦寫作,那臺電腦惟一的功能只是打字。這種生活方式雖然不是閑適,但至少是一個反對分心的決定——那是閑適的前提。僅有少數(shù)功能的電腦有可能成為未來電腦的發(fā)展模式。以復古為主題的家電制造商“Manufactum”最近就推出了一款這樣的電腦并且要價不菲。一些美國酒店會為客人提供沒有手機信號、沒有網(wǎng)絡,全然不受打擾的度假行程。世界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不少“慢城”,即追求慢節(jié)奏生活的小城市。同時也出現(xiàn)了和“快餐”相對的“慢餐”。那是一種對慢的全新詮釋,也是一種與自然的全新結合。慢節(jié)奏或許并不等同于閑適,但它可以成為一條通往閑適的道路。
閑適對每個人的意義有所不同。對一些人來說,它可以是彈奏一首鋼琴曲,對另一些人來說,它也可以是一段輕松愜意的散步之旅。如果閑適真是一些個性化的事物,那么數(shù)碼時代的出路也應該個性化。意大利冒險家卡薩諾瓦曾經(jīng)說過:“生活是無比美妙的。人們只需要具有足夠的勇氣去過自己想要的生活。”
當我們買下手機時,店員曾叮囑說,不要經(jīng)常關機,那樣對手機不好,會讓蓄電池耗電過快。對手機不好,沒關系。我們的心靈比它更需要安慰。現(xiàn)在就關了它!
[編譯自德國《明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