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兩省交界處。西昌有著月亮城、航天城和小春城的美譽(yù),更重要的是:西昌四季燦爛的陽光,讓無數(shù)游客心懷向往。
世代生活在邛海邊的西昌人,會等到夜晚來臨時(shí),搖著木船前往湖心,趁著一片寂靜迷離的月光撒網(wǎng)捕魚。
在邛海之南,瀘山形如一折張開的屏扇,為湖泊和西昌城擋住了高原上襲來的冷空氣,成為這里四季暖陽的最大保障之一。
位于川滇高原交界地帶的西昌,是一塊獨(dú)得大自然青睞的傳奇之地。它所在的安寧河平原,首先賜予了這座城市無比豐饒的愜意生活。隨之,那鑲嵌在城畔的邛海、瀘山和螺髻山,更是為西昌調(diào)節(jié)出一個(gè)常年保持在18℃的局部小氣候,讓西昌城宛如全年置身于四個(gè)春天的輪轉(zhuǎn)之中,于是人們將西昌封為中國的“小春城”,尤其是到了冬天,即使被白雪覆蓋,西昌也始終擁有10℃左右的恒溫,令人宛如置身于“冬有降雪卻無苦寒”的暖冬春意之中。因此,冬春成為西昌最佳的旅游時(shí)節(jié),同時(shí),西昌也成為“攀西陽光”線上最詩意瑰麗的集合,而它所涵蓋的眾多景觀與六大“冬春陽光之旅”的板塊也都圍繞著“冬日陽光”展開……
邛海瀘山
鑲嵌在城畔的東方明珠
美麗的邛海湖,緊鄰西昌城,從主城沿著東南方向走5公里就能看到茫茫湖面,湖泊寂靜地沉臥在三面環(huán)繞的山巒之中,舒展著自己30平方公里的遼闊水域。在高原暖陽的愛撫下,整片湖泊水面明澈光潔,如一面青綠中夾織著金線的綢緞,華美而凝重。邛海古稱邛池,至今已有180萬年的漫長歷史,是四川第二大天然淡水湖泊。由于地處海拔1500米的高原地帶和半封閉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邛海的水域充分調(diào)節(jié)著局部小氣候,讓包括西昌在內(nèi)的區(qū)域,年平均氣溫始終保持在18℃左右,夏無酷暑而陽光如織,冬有降雪卻無嚴(yán)寒,一年中仿佛擁有四個(gè)春天,因此,人們將這一帶稱為“攀西陽光”,而西昌也被封為中國“小春城”,人們更是習(xí)慣在隆冬和料峭的初春,來到西昌享受冬春的暖陽。
邛海雖屬高原湖泊,但卻有著不遜于大海的氣魄,它兼具了壯闊激昂與靜謐恬淡兩種迥然不同的自然氣質(zhì)——風(fēng)雨來時(shí),湖面波痕頓時(shí)化為白浪向著岸邊的山巒滾滾而來,聲勢轟隆如天邊落雷,整個(gè)湖面似要破山滿溢而出,此時(shí)的邛海完全褪去了湖泊的溫婉氣質(zhì),因此當(dāng)?shù)厝吮銓⒁粋€(gè)“海”字贈給了這個(gè)湖泊為名;然而,當(dāng)風(fēng)雨一收,湖面瞬間就被撫平,幽靜的水面仿佛凝固成另一片晴碧的天空,薄薄的水煙從無邊無際的湖面上漫卷而過,朦朧中現(xiàn)出漁舟和鳥禽被暈染的身影……這就是西昌邛海的醉人一幕,700多年前,曾經(jīng)在邛海邊流連而過的馬可·波羅,就將心底反復(fù)回味的美好贊嘆寫給了后世——這真是一處閃著珍珠般秀色的碧水,物產(chǎn)之豐充滿誘惑,美景亦不可勝收,其氣候與恬靜,甚至遠(yuǎn)勝地中海,堪稱為一顆東方明珠……像馬可·波羅一樣,大凡有幸見過邛海之美的人,注定都會一生銘記。
與白日暖陽下的湖景相比,邛海的月夜則更加詩意空朦,是月亮在大地上最美的一處倒影,古往今來,多少游人墨客從千里之外來到邛海邊,只為一睹這入詩入夢的“邛池映月”。你看,暮色初臨,湖天相接之處,山巒隱隱起伏,色澤暗如眉黛,一輪澄月驀然從山后騰起,一路穿過星云,升上中天。此時(shí),天地間霎時(shí)變得空蕩蕩,入目的只有那懸起的皓月,和山間湖水中浮起的一面月影……“月出邛海夜,空明徹九宵”,在前人留下的詩句中,邛海的月夜幻化為人們心底一束最澄澈思舊的情懷。除了詩境中的美景,邛海的夜晚更是富有情趣的!世代生活在邛海邊的西昌人,會等到夜晚來臨時(shí),搖著木船前往湖心,趁著一片寂靜迷離的月光撒網(wǎng)捕魚,捕上來的邛海特產(chǎn)魚蝦和巴掌大的貝類,直接架在船上的炭火上燒烤,不久就冒起了油滋滋的鮮味兒,這樣活色生香的“月下漁歌”是這里風(fēng)土人情中的一絕。
如果你來到邛海邊,可以駐足在邛海北岸的月亮灣一覽湖光日月。月亮灣占地面積3.6萬平方米,因蜿蜒曲折的湖岸線勾勒出一彎新月的形狀而得名,整個(gè)湖灣完全面向湖面,開懷迎納著湖上的煙雨月輝。月亮灣里有一條建造奇特的步道,它全長198米,彎彎地浮在湖面,好似一道描在水中的柳煙眉,是湖灣中最著名的景致之一。行走在月亮灣,除了湖景,還能觀賞到上萬只候鳥一同飛入晴空的壯觀一幕。這樣野趣盎然的觀湖景點(diǎn),除了月亮灣之外還有新沙灘、觀海灣、青龍灣、蓮池、觀鳥島濕地公園、邛海公園、老海亭遺址、陽光度假村等,眾多各具風(fēng)情的景點(diǎn),沿著邛海湖濱繡起了一條珠璣般的景觀帶。每逢閑暇時(shí)光,西昌城里及遠(yuǎn)道而來的人們就會聚攏在邛海邊,在這里,你可以享受暖陽下的各種水上運(yùn)動(dòng),也可以邀上三五知己,等待月下的茶意松風(fēng)或是燒烤暢飲。冬春季節(jié)的邛海邊更是格外熱鬧,各種圍繞“陽光”展開的旅游主題活動(dòng),讓西昌成為寂靜冬日最喧鬧的地方。
邛海之南的螺髻山
冰川傳奇和玄妙的五彩“天池”
在邛海之南,瀘山形如一折張開的屏扇,為湖泊和西昌城擋住了高原上襲來的冷空氣,成為這里四季暖陽的最大保障之一。因此,邛海和瀘山相互依存,賞邛海必定還要觀瀘山。
從湖畔拔地而起的瀘山,終年飽含著湖水的濕氣,從清晨到入夜,山上的植被都掛滿寶石般的露珠,使整座山峰濃翠欲滴,枝葉蔭蔭。這里分布著亞熱帶常綠針葉林和闊葉林,其中近千株的百年老樹、長達(dá)70~80米的亞熱帶古藤,及合圍超過10米的漢代古柏就深藏在山中,成為瀘山中最令人神往的古老隱者。另外,拖著蓬松尾巴的松鼠和野猴在這些斑駁的身軀上跳躍出沒,就像是一群藏在林中的奇?zhèn)b。
在幽謐的叢林里,間或冒出一角寺影殿閣。儒、釋、道三教并存是瀘山最為獨(dú)特的人文景觀,山中沿著一條石梯古道因地就勢、各據(jù)幽境地建有十余座古剎廟宇。其中瀘山第一古剎“光福寺”是山中最大的宗教建筑群。這座始建于唐貞觀十五年的廟宇,帶著來自遙遠(yuǎn)盛唐的雍容氣息,坐西向東呈階梯狀建有5層,遠(yuǎn)遠(yuǎn)望去,輝煌的琉璃瓦在一片綠海中灼人眼目。寺中還珍藏著一口清乾隆年間鑄成的重達(dá)一噸的青銅吊鐘,傍晚鐘聲響起,其聲渾厚綿長,直驚九天。此外,三教庵中三教一同供奉的罕見景觀,五祖庵里神秘的圣泉水,玉皇殿的雄險(xiǎn)和青龍寺腳下中國最大的高原湖泊沙灘等,共同組成了瀘山的綺麗玄妙。
或許是瀘山占據(jù)了邛海邊最開闊的觀湖高地,所以山上所有的建筑都修有一層望海樓,且根據(jù)各自所看到的湖景和意境取了雅名,如光福寺的望海樓便叫做“吟云閣”,遠(yuǎn)望去,是水天悠遠(yuǎn),漁舟蕩漾,而身后,則是梵聲隱隱,一山古韻,這紅塵俗世的一身之隔,造就了邛海瀘山以及毗鄰的西昌城,一派平和風(fēng)雅的生活情愫。
在邛海以南,距離西昌主城42公里的地方,神奇雄渾的螺髻山忠實(shí)地守護(hù)著湖與城,它用身軀阻住高寒,成為這塊陽光之地的南方守護(hù)神。
螺髻山南北綿延近100公里,占地2400平方公里,其主峰“也俄額哈”海拔高達(dá)4359米,人們遠(yuǎn)遠(yuǎn)望去,主峰的形狀盤繞上升,在群峰的簇?fù)碇袥_入云霄,威嚴(yán)中竟也露出一絲嫵媚之氣,酷似古時(shí)少女的螺形發(fā)髻,于是便有了“螺髻山”之名。而由于山體常年被云霧遮蓋,因此諸峰半浮在煙云中,若含仙氣,古人便尊奉螺髻山為“蓬萊仙島”。
螺髻山在中國的山系中雖然并不出名,但這里卻擁有一個(gè)罕見的世界之最——千年冰川。奇異的螺髻山冰川清晰而完整地保存著第四季冰川地貌,有“世界古冰川花園”的美稱。30多公里的冰川帶如巨龍逶迤,刻滿了地球的年輪和運(yùn)動(dòng)神力,在“龍脊”處,數(shù)百米高的角峰(冰川運(yùn)動(dòng)形成的頂部狹薄,兩側(cè)陡峭的懸?guī)r)列陣林立,形成了壯觀的山頂分水嶺。分水嶺兩側(cè)冰斗危懸,冰蝕、冰泉晶瑩透徹,山體仿佛變?yōu)檎麎K水晶。而山下山谷中氣勢磅礴的冰川刻槽則幽暗深邃,其中一條V形刻